书城历史重城之觞
37104900000021

第21章 假扬佛法李宝寿窥得真相 破釜沉舟两住持力挽狂澜

李宝寿假意尊崇佛法,让觉慧大师和净慧禅师很是感激涕零,他们师兄弟两个竟然被李宝寿的假象所迷惑,尤其是净慧禅师居然和李宝寿在攀谈中说出了天宁寺舍利的来源和具体情况。

净慧禅师娓娓道来,重城西丹回村,在焦山脚下,这座山在传说中有舍利子(故名舍利山),但是到底什么时候有此传说?在重城的官方文书中找不到一点记载。没想到的是,龙恩忽降,时任重城军知军事东头供奉官谭延德奉旨亲去焦山寻访舍利子。因为是奉旨行差,所以此次寻访规模宏大,所带人马,年轻力壮的上山挖掘,年老体弱或身体有残疾的就到西回村探询有关舍利子的故事,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无所获。于是谭公便带领人马在传说中有舍利子的地方虔诚挖掘,将那些沙土捧到山下泉水之处,精心淘洗,选出其中最好的五万颗又圆又白又有光泽像宝玉一般的美石替代舍利子,用银器盛装。然后派教练使董淘前往皇宫进献。同时,还挖到佛骨一具,一并上报等候安葬办法。不久,在西回焦山挖出舍利子和佛骨的事就开始传开了。随后,就传下圣旨给谭延德并赏赐白银壹百两,另其妥善安葬佛骨和舍利子事宜。一时间,黄河以北地区来访求、赎买舍利子的人摩肩接踵,布满道路,不可计数。至道元年(995)正月廿三日,重城的官吏、僧徒、士民百姓等都备办了各种旌幡、纸花等执事仪仗,将挖掘到的舍利子和佛骨奉迎到天宁寺。就在当日午时焚香燃灯举行供养仪式的时候,突然灵异大现,在寿宁寺正南天空出现五彩祥云,而且在此后的三天内在巳时到午时之间,都有灵光出现。当时来此观看祥云和跪拜舍利子、佛骨的人特别多,连起来就像城墙一般。有对佛信仰的,有乞求佛祖保佑想得到恩惠的一批接一批。知军谭公、监押尚公、邑民张能经常做与舍利子、佛骨有关的梦,而且还有很多灵祥出现。当年二月丁丑十五日辛卯,在东头供奉官知重城军事谭延德主持下,在天宁寺西南角十余步的地方建塔,安放佛骨、舍利。

李宝寿反问道,这么说天宁寺至今还存有大量舍利的传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可是怎么我听人说碑文上也记载着天宁寺藏有大量舍利的史实呢?

净慧禅师回答道,那就弄不清楚了。我的师兄觉慧大师时我师傅罪信任的徒弟,他应该会对舍利的事情更有发言权。

李宝寿拜别西丹回寿圣寺,来到重城天宁寺。天宁寺住持觉慧大师正在和徒儿松明子和玄中子下棋博弈。听到有人进来禅房,赶紧抬头注视,一看是知府大人登门,立即停下下棋,起来迎接知府。

李宝寿解释道,大师尽管博弈,我没有什么事情,今天路上渴了,顺路来讨杯茶喝,你们师徒博弈吧,我在一旁坐一会儿就走。

觉慧大师客气地说,那哪里行,知府大人光临小寺,一定有重要事情,但讲无妨。说着把松明子和玄中子屏退下去。

李宝寿看到禅房内只剩下他们俩个,就兴冲冲地问道,我们天宁寺的舍利自从进献给慈禧太后做了六十大寿的贺礼,那可是出尽了风头。现在光绪皇帝要推行维新变法,可是没有别的宝贝法器镇殿,已经下了谕旨让我寻找一批,不知道大师肯不肯帮这个忙?

觉慧大师看看李宝寿,一边思忖道,李宝寿的话究竟是真是假,如果要不是光绪皇帝下了谕旨,那就是李宝寿想假传圣旨私吞舍利。可是前一阵李宝寿亲自来天宁寺焚香祭拜,足以杀灭李宝寿是一个吃斋念佛的大善人,自己就没有必要再妄加猜测了。于是他意犹未尽地说,舍利山是西丹回村主山。这里山深林茂,古木参天,山顶有寺院一座。寺内僧侣众多,每日晨钟暮鼓,诵经念佛。寺下有一泉眼,清水潺潺,顺洼而下。此洼至今还叫顺水洼,山后石缝中有一种石子,形如蛇卵,小如豆粒,晶莹光亮。盛夏三伏天,含在口中满口生津,能消暑解热。此石子就是舍利子,此山因此得名。寺中有镇寺之宝聚宝盆,此物不方不圆,无棱无角,是采天地之精华,自然生成的石盆。有此宝山宝刹,真乃修行参禅的佛地圣境。

李宝寿心急如焚地说,可是西丹回究竟和天宁寺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觉慧大师慢条斯理地说道,西丹回的舍利子后来辗转来到天宁寺,天宁寺西塔成为我国有史以来发现舍利子最多的一座古塔,无论是当时的历史背景还是所发现的佛骨舍利的数量,都足以震惊佛教界和考古界。天宁寺西塔地宫,在1.3平方米的地宫内,考古专家发现了陶质釉面净瓶、熏炉以及瓷质的茶盏、瓷碗、瓷碟等供品容器18件,石棺一副,棺内葬有完整的佛骨一具、丝织帷帐一件、唐宋铜币数十枚、银质錾花盔顶方盒一个。在地宫的墙壁上,仍残留有宋代的护法金刚像壁画,画中人物生动威武,气宇轩昂。绘画线条简练,色彩明快,手法娴熟。在塔身的二层部位发现小石函一副,石函内装有银壶一件。最令人震惊的是:在银壶和盔顶方盒中发现了形如米粒大小、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的舍利子!总数达一千粒整。数量如此之大令人惊讶。然而,当我们看到地宫内一块石碑上《大宋重城军葬舍利佛骨塔铭并序》一文时,才知道地宫内总计有伍万余颗舍利子!它们分别存放于花盔方盒中和集中在地宫门口周边大小1平米的范围内,大如黄豆,小如小米粒,红、黄、黑、白五颜六色光彩夺目。按照佛教的说法,红色的是肉舍利,黑色的是毛舍利,白色的是骨舍利。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主持释妙江在对舍利子和佛骨进行调研后,亲笔写下了“舍利灵光重现”的墨宝。揭开了好多未知之谜。其中,宋至道元年(公元995年)瘗于西塔地宫的一通古碑再次证明了西回舍利山其历史的久远。也证明了是山是村是寺与皇家国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由此得知,重城在宋初和宋之前的几百年间,已经成为北方佛教最兴盛的地区之一。皇帝亲下圣旨督办及西丹回村附近有如此众多的高僧墓地就是佐证。

李宝寿高高兴兴地说,谢谢大师提醒,希望大师能够顾全大局,将天宁寺的舍利子显出来,我好进献朝廷,帮助光绪皇帝顺利推进维新变法。

于是觉慧大师带着李宝寿很快探囊取物,取出了一百颗舍利。

李宝寿安慰觉慧大师,佛主有眼,一定会理解大师的良苦用心。

觉慧大师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有利于皇帝推行维新变法,即便就是把天宁寺的所有镇寺之宝都献给朝廷,我都义不容辞。维新变法为的是天下苍生,舍利子护佑一方平安,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李宝寿双手合十,我佛保佑维新变法取得圆满成功,幸甚至哉,万民欣慰!

李宝寿为了骗过觉慧大师和净慧禅师,还亲自组织了知府侍卫护送舍利子进京的仪式,两个大师看到李宝寿的举动,终于可以把心放下了。

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走到半路上的松树山,护送舍利的车却被一伙山匪劫掠。侍卫惊慌失色地跑回重城府衙禀报。

李宝寿牛气冲天地嚎叫,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想不到这伙山匪如此不顾朝廷大局,干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终将官得令,这就上松树山捉拿山匪。

觉慧大师和净慧禅师听说舍利子在松树山被劫掠的信息后十分震惊。

觉慧大师说,净慧师弟,你分析一下这其中是不是另有蹊跷?

净慧禅师忧虑重重地回答道,可是据我所知,那伙山匪并没有伤害护送舍利的侍卫,侍卫也没有拼死抵抗,看来这舍利不是被劫,而是假装被劫。

觉慧大师说,那么,这舍利被劫是李宝寿故意演给外人看的,实际上他想私吞舍利。

净慧禅师点点头,如今之计,只有咱们师兄弟两个可以抢夺回舍利,让它完璧归赵重回天宁寺。

觉慧大师摇摇头,可是我们两个真的能够抵得过重城府衙的兵差?

净慧禅师回答道,我们的飘影剑法也许可以把主卧门完成任务。

飘影剑法要求双剑合璧,可是师弟你还没有掌握剑法?

净慧禅师回答道,你只要把剑法秘笈让我看半个月,我悉心修炼即可娴熟掌握。

觉慧大师从身上摸出来秘笈交给师弟,这就是,请师弟尽快依照图谱勤学苦练,争取在半个月后我们可以默契配合,打败府衙侍卫,夺回舍利子,还我佛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