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梦之吕布
3661400000080

第80章 定计

张杨入营,吕布跟入,众将也鱼贯而行。

吕布就将几日近况一一说于众人听,当说到烧了张燕粮草时,张杨忍不住喜上眉梢大声喊好,现在的境况太符合他的防守战略了。

众将领也是一片喜色。粮草,是一支军队的生命线,倘若不济?不攻自败。他们都仿佛已看到了胜利在即,张燕退兵。不过,有一个声音,似乎不合时宜的冒了出来,是穆顺。他说道:“贼兵粮草被烧,现在士气必定低落,我们如果趁此良机遣一支快骑偷过河去,一定可以杀他个七零八落!”

张杨摇了摇头:“穆校尉,稍安勿燥,破贼军不需心急,我们只要坚守在滹沱河沿岸,用不了几日,贼兵自退。”

“但是......但是......”穆顺鼓了鼓勇气,直言道:“几日后,贼兵既便退了,但是无损实力,一月、二月之后,依然可以卷土重来!与其等到那时再战,还不如现在趁贼兵慌乱之际决一雌雄!”

吕布将赞赏的目光投向穆顺,他黝黑的脸庞上虽然七分写着鲁莽,但是那对精光闪现的眼睛,却透析出三分智慧,说到激荡处,他单膝着地,乞兵请战。

这时,杨丑跳了出来,道:“将军,我们与贼军兵力相差悬殊,宜守不宜攻,千万不能主动出击啊!”

张杨心意,自然是一个“守”字,便对着穆顺说道:“现时天寒,加上大雪封路,想要偷渡过河,别说对岸戒备森严,单是一个“寒”字,怕也够咱们受的了吧!”

“这......这......”穆顺也确实想不出好的进攻策略,一时之间,涨红着脸,口干舌燥说不出一句话来。

“现在的天时、地利,对主攻一方都极为不益,可以说:谁主攻,谁就要失败。这是一场没法打的仗!看着吧,等雪停之时,便是贼军退兵之日。”张杨将语重心长的目光又从穆顺脸上移到杨丑身上,接着说道:“杨校尉,你要督促好沿岸驻防各部,密切关注对岸动静,切不可大意,我们也要预防贼军临退前的反咬一口。”

张杨的战术意图已很明了,就一个“守”字,吕布再也按纳不住,出声道:“张将军以为只要贼军退却,就是我们的胜利了吗?”

“奉先,有更好的对策?不妨说来~~”张杨对吕布非常的器重,听得此言,心头一喜,他并非不想在二军对决中彻底打败张燕,而是实在想不出制胜的策略。

“岂不闻~~”吕布缓缓道:“最好的防守莫过于进攻!”

“话虽如此说,但是......”张杨盯着吕布,看吕布心有成竹的样子,不禁心中一动,燃起一股豪气:“奉先若真有克敌良计,我愿倾尽上党之力以赴。”

“我们全军过河,去与贼军决一死战!”吕布说得斩钉截铁,仿佛已将胜卷握在手中。

张杨大吃一惊,举兵渡河?以弱欺强,疯了?此话若非出自吕布之口,任是何人,张杨怕已出声喝斥。但是吕布......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张杨虽然认为此举与疯子无异,但也耐心听闻吕布解说。

是的,张燕军,乌合之众,顺则还能众志成城,但是,逆则不堪一击!吕布以近日来的几番战事为例,阵痛利弊,二个时辰后终于说服张杨:主动出击。

其实,张杨还是有点犹豫,之所以同意吕布的战术思想,完全是缘于内心深处对于吕布的强大信心。不过,再怎么说来,兵力上的差距,总是客观存在。张杨的心,其实并不安定,从他闪烁的眼神里,透着一股犹如赌徒孤注一掷的决绝。这一切都令吕布非常感动,所谓士为知已,便不过如此吧。

“我们有多少骑兵?”吕布问。

“三千。”张杨答完,想了想之后,又补充道:“其中一千壶关义从,不似黑甲军一般具有强悍战力,他们大都出身于富庶之家,做做学问,风流附会,个个都在行,但是,上阵搏杀~~~~说句心里话,这一千人马自从组建以来,还从未历经战事,我的心里没有底。”

“无妨,等过了这一阵,他们都将变成英勇的战士。”吕布坚定的朝张杨重重得点了一下头,轻启自信的笑容,半开玩笑得说道:“就算他们是一群绵羊,但是在我的带领下,也会变成无往不利的雄狮,放心吧。只要有一颗勇敢的心,有这三千骑兵,就足以左右战局!当然......”吕布忽然想到,在百里之外的孟县,成廉的骑兵,不知训练得怎么么样了?倘若能得到成廉之助,那么自己就有十足的把握,在正面击败曾经遭遇过的张燕那支精锐铁骑。只要过了河,只要击败那支骑兵,张燕军必乱!这仗就胜了。

百里之地,轻骑疾行一日便可赶至。吕布急忙挥毫,修书一封,一骑斥候连夜出发,奔往孟县。

第二日,大雪依旧。

按照吕布计划,张杨派出使者,前去张燕大营下战书。战书中写道:连日大雪,实不宜轻启战端,当然,将军既然劳师移驾已来,也不能无所事事而返。并州张杨,愿举全军之兵与将军会猎于滹沱河东岸,一决雄雌,不知您敢应否?

战书下端,另有小注一二。一:将军若不能应,请即日拔营返还,并州军驻立南岸,恕不远送。二:将军若有一决高下之意,烦请接回已渡到南岸那一部残军,然后再烦请您驻扎在东岸的大军退后二、三里,让我放并州军跨过大河,来与将军会战。

张燕见到并州使者之时,正是他在滹沱河岸,进退维谷之际。进,飞雪连天,连行军都困难,更何况在防守森严的并州军眼皮底下横渡大河。退,劳师动众,搞得鸡飞狗跳的,却无功而返,实在是不符合自己的梦想。但是,严峻的事实却是:补给的粮草被焚,军中存粮即刻要告罄。最主要的是,天气恶劣,补给困难,数万大军的口粮已挨不到第二批的粮草到来。

一大早,张燕就亲临渡口,仔细探察了滹沱河南岸的并州军境况,对岸旌旗林立,工事坚固,士兵抖擞,防守到位。之后,在张燕心里,其实已下了撤军的念头。当突然看到士兵送呈上来的并州战书时,暗自窃喜,张燕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并州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