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奇幻鬼笛传奇
36604000000002

第2章 罕见洪水天上来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

远古传说,曾有共工因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地火蔓延,四海人民流离失所。

女娲看到子民们陷入巨大灾难之中,决心炼石以补苍天,解救子民脱离苦难。

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借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石将天补好。

女娲补天之后,天地定位,洪水归道,地火熄灭,四海宁静。人们在天台山载歌载舞,欢庆补天成功,同时在山下建立女娲庙,世代供奉,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为奖赏女娲补天有功,女娲和丈夫伏羲氏所生的女儿宓妃,被天帝封为洛神。

一日,洛神宓妃携仙童尼娜出宫游玩,来至九州腹地。尼娜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尼娜喷出的吐沫星子竟然在下届酿成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罕见洪灾。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尼娜台风罕见北抬,中国豫中南淮河流域暴雨成灾。连日的倾盆大雨,将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的里里外外变成了一片汪洋。

冷暖空气在阴霾天空形成的锋面,持续停留,白茫茫倾泄而下的暴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

特大暴雨,使沙澧河水位猛涨。河水早已超过安全警戒线,咆哮翻滚的河水几乎与护庄堤坝平行。

广袤的豫中南大地,被肆虐的洪水无情地蹂躏着。上游水库象多米诺骨牌样连续垮坝,石漫滩水库垮坝,袁门水库垮坝,田岗水库垮坝,澧河漫堤,沙河决堤,洪水连夜在平原上冲进田野和村庄,无情地卷走庄稼、牲畜和民房……。

此时,贾湖村村委办公室灯火通明。村委的高音喇叭里正播送着贾立宏村长嘶哑的动员声:“各位村民请注意,各位村民请注意。紧急通知,紧急通知。由于河水决口,洪峰已到达我村堤外。全村老百姓,18岁到68岁,不分男女老幼,立即拿上铁锹和编织袋,紧急奔赴护庄堤抗洪抢险。护庄堤是我们的保命堤。根据镇领导电话会议通知,要求各村必须动员一切力量保证护庄堤的安全。现在,涌到堤外的洪水在时刻威胁着我村护庄堤的安全。单靠青年民兵抢险队,力量已不够。老少爷们,为了保护我们全体贾湖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请全体村民立即走出家门,紧急上堤抗洪抢险!”

听到广播,贾湖村的群众纷纷从家里冲出,手电筒的光柱在夜空闪烁,一如夜空乱舞的银蛇。老百姓们有的手中拿着铁锹,有的拿着塑料编织袋,有的拿着箩筐,有的挑着担子……,他们一个个象勇敢的士兵,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保庄护堤的工作中去。

各村民组的组长在黑暗中清点着自己组里的人员,编组分派任务。全村一千多口群众,分散把控着庄堤,密切观察,严阵以待。对可能造成溃堤的险段,以基干民兵为突击队的抢险队员连夜用编织袋装上泥土,对堤坝进行垒筑加固。

村长贾立宏,一只手拿着雪亮的手电,另一只手提着扩音喇叭,和民兵营长贾国威一道,沿护庄堤对各村民组的护堤工作进行巡察。

突然,前面不远处的抢险工地上,有人高声叫道:“不好了!这里决口了!”

贾立宏和贾国威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决口处,看到堤外的洪水已经漫过堤坝,“哗哗”地向村内倾泄。周围抢险的群众闻声都涌向了这里。

贾立宏迅速组织群众封堵溃口。这才是一场与天博斗的壮观场面。附近所有的手电光柱都指向了溃口处,从四周汇集而来的编织袋一骨脑地朝决口处堆放,决口终于堵住了。人们稍微松了一口气。

贾立宏村长手持扩音器,不断向群众喊话:“全体村民请注意,全体村民请注意,水火无情人有情!大家千万不可放松警惕,大家要时刻观察水情,密切注意危险信号,发现管涌和溃口,要紧急汇报。吃饭要轮流吃饭,要做到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

天逐渐放亮了。堤外的漫漫洪水一望无际,不见消退。

村庄里面,虽然村子池塘已是水满为患。可是,家家房顶的烟囱都冒出了袅袅炊烟。

男人都上堤抢险护堤去了,妇女们在家为一家人准备着早饭。尽管洪水时刻威胁着全村人的安全,但是日子还得照常过,饭还得照常做和照常吃。

妇女们用饭盒饭罐给男人盛上饭菜,包上烙好的烙饼或蒸熟的红薯,急怱怱给大堤上忙活的男人们去送饭。

男人们此时正抬着石夯,对新垒的堤土进行夯实。

“赶快跑呀,开口子啦!”不知谁的一声惊呼,象平地一声雷,惊动了打夯的汉子们,也惊动了大堤上抢险和吃饭的人们。大家争相向发出呼喊的方向望去,只见洪水把一段十多米的护庄堤整段冲开了一个口子,刹那间,大堤失守了。庄外的洪水翻腾着巨浪向庄里奔泻。大堤上的人们一个个都惊呆了,眼睁睁看着洪水冲进村庄,冲倒了房屋,冲走了家具,冲跑了牛羊……。

男人们开始趟着齐胸深的水返回村里,转移着家里尚能抢出的财产。女人们则嚎啕着,呜咽着,边哭边扯着孩子们向护庄堤的高处转移。基干民兵们挨家挨户搜寻着困在家里的老人,把他们从家里强行背出。从洪水中脱逃出来的人们都陆续聚集在护庄堤残存的高地上。

只一袋烟的功夫,村里村外,皆成了一片洪水的世界。

村长贾立宏的娘是最后一个被民兵救上护庄堤的。她交待儿子道:“立宏呀,这可是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呀。我今年九十九了,从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么大的洪水,你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子,全村老百姓的安全还全靠你呐……”。

贾立宏告诉母亲说:“娘,您放心。有我们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有我们全村三百多名群众的努力,我们一定能战胜这百年不遇的洪灾!”

日近中午,天空突然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村民们抬头往天上一看,只见一架安2型侦察机在上空盘旋。显然,飞行员已经看到了站在护庄堤残段上的人们。

飞机超低空盘旋了几圈,投下了一些红黄青绿的传单,群众纷纷伸手去接传单。村长贾立宏也捡起了一张传单,展开一看,上面印着市政府给灾区人民的一封慰问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同胞们:

大家好,758尼娜台风北抬给我地造成了百年不遇的连续强降雨,水库溃坝,河水决口,给我市部分地区农村带来了严重洪涝灾害。你们的家园被淹,良田被毁,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领导高度关注此事,迅即指挥和调动各级政府机关人员、公安干警、特警、交警、民兵预备役等多种社会力量,迅即投入到抢险救灾,安置灾民的工作之中。

……………………

一方受难,八方支援!我们和灾区人民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政府会竭尽全力想灾区人民所想,急灾区人民所急,帮灾区人民所需。我市310万人民将和你们一道,帮助和支援你们克服目前的困难,战胜洪灾,重建家园!

贾立宏看到这里,已是热泪盈眶。他拿起扩音器,向群众喊道:“乡亲们,飞机给我们带来了市政府的慰问信。有关心我们的人民政府,有我们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群众,我们一定能够克服目前的困难,战胜洪灾,重建家园!”

安2型飞机飞行员从低空拉起操纵杆,向北方某空军机场飞去。

随机视察灾区的的空军某飞行部队大队长顾从军从机舱舷窗向外望去,只见北部未遭水淹的村村寨寨,人民群众都在响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政府号召,烙饼的烙饼,捐衣的捐衣,各村各捐助点都排起了长长的人龙。而村外道路上,向灾区挺进的部队,向灾区开进的救援车队,更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抢险救灾风景线。

辽阔的舞阳大地上,一艘艘部队的冲锋舟在洪水中来回运送灾民向安全地带转移

蔚蓝的天空上,安2型飞机运送来了救灾食品、药品和衣物,正用洁白的降落伞将救灾物资从天空向灾区空投。

灾民物资发放点的工作人员,正在各高地上有序地为灾民发放空军空投的各种救灾物品。

一顶顶蓝色救灾帐篷,象蓝色的牵牛花一样绽放在贾湖的护庄堤上。群众在村长的有序组织下,情绪安定,生活得到了合理安排。

北舞渡镇政府办公室内,镇长张廷继正向各村村长紧急传达市委《关于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生产自救的通知》,部署灾后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

贾湖村,这个受灾严重的穷乡村,洪水过后,在村长贾立宏带领下,组织群众在村内倒埸的废墟上重新盖起了一座座的新房,在被洪水淹过的田地里,重新补种上了一块块的绿豆和乔麦。

这就是20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发生在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大地上的历史画面。让我们的镜头在这里定格吧,让我们为贾湖人的勇敢和勤劳点赞吧!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洪水过后,舞阳县的贾湖村村民在重修护庄堤坝时,竟在筑坝工地发现了一桩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大事件!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