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乡村轶事
36525900000018

第18章 1109病房

(一)1109病房

(发表在《鹰潭日报》2016年9月10日)

大哥生病住院,住进了市人民医院内科11楼1109病房,我去做了几天陪护。

病房里有九个床位,全都住满了病人,有脑出血脑梗塞的,糖尿病胃病的。大哥是中风病人,全身瘫痪,属一级护理病号,吃喝拉撒需要精心料理,24小时全天候陪护非常辛苦。大哥的儿子儿媳妇从FJ打工地赶回来,在护理方面尽心尽力,喂饭喂药,料理大小便无微不至,有时候彻夜未眠,小两口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

我留意了观察了一下,大多数病人家属在陪护过程中都能做到尽心尽力。有人康复出院,又有人住了进来。其中,有几个不太寻常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

27床住进了一位79岁的脑出血病人,听说老人有三男四女七个儿女,子孙满堂,但是老人家仍然很勤快,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上花生地劳作突发脑出血,失去知觉没有自理能力属于输氧一级护理病人。主治医生特别叮嘱家属要精心照顾,一个小时就得翻身一次以免长褥疮。儿女孙辈轮流陪护,几天下来,我发现家属都不是很尽心,都好像是敷衍应付性的。有一次,我看到老人一个睡姿起码超过三个小时没有变换,老人醒来时露出痛苦的表情却口不堪言。再看两个陪护女婿,一个逛街去了,一个在专心玩手机游戏根本没有在意。有几次责任护士因为太忙未能及时换吊瓶受到家属责骂。老人身上长满褥疮,大小便也不能及时料理,床上一片狼藉臭味熏天。家属护理不周受到主治医生的好一顿批评。听说老人的二儿子一家人在XC做生意借口放不下没有回来,让大家颇有怨言。其中,一个外甥抱怨外公以前有过厚此薄彼一碗水没有端平的事,让他至今耿耿于怀。外甥的不满当即受到大姨妈的呵斥,由此引起口角之争以致情绪失控,要不是医院相关人员及时制止,病房里就可能发生一场家庭混战。后来,一家人在住院费摊派方面也一直争执不休,病房里的人都看出来了,这个家庭真是有一本难念的经。

几天之后,老人已经不在病房里,是出院还是转院不得而知。

29床住进一位70多岁的老人,是一个退休干部,得的是不太严重的胃炎,一入院就花钱请了一个陪护,但是几个儿女还是众星捧月似的全天候伺候在床前生怕有半点护理不周,忙前忙后端水送饭几乎是无事找事尽孝心,一个比一个积极。明眼人都看出来了,他们的热乎劲明显超乎寻常。但老人好像不怎么受用,一直不太配合。儿媳妇喂稀饭时老人嫌稀饭太稠负气把勺子摔到地上,儿媳妇连忙捡起回去重做稀饭。我心里有点纳闷,这老人确实有点牛气。

后来我了解到,老人每月有4000多元的退休工资,还有一笔数目不菲的存款,一切疑问就有了答案。

26床住进一个60多岁的残疾大婶,同样残疾的丈夫忙前忙后侍候在床前,夫妻俩一个腿部不便,一个右手伤残,没有儿女,难处很多。住院有一段时间了,也没见什么人来探视过,境况堪怜,其他人的床头柜上都堆满了人们前来探视留下的水果和各类营养品,唯独他们显得有点冷清寒碜。望着男人拖着伤腿来回侍候,大家都动了恻隐之心,有一次丈夫搀着大婶上卫生间时差点摔倒大家立即上前帮忙,人们纷纷向这对残疾夫妻力所能及地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我每天吃早点顺便给大婶带上一份早餐,有人给他们取水取药,一个做生意的患者家属送上一大袋苹果香蕉等水果,让老夫妻感激涕零。

25床是一个73岁的大妈,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医生说需要巩固疗效还要住一段时间才能康复出院。我们聊得比较熟了。大妈中年丧夫含辛茹苦将一儿一女抚养成人成家立业。儿子现在做理发生意,女儿在超市买卤菜。儿子说生意忙一月之间就来过两次,搁下1000元住院费再没露面,倒是女儿和几个外甥女前来陪护。住院费花了一万多,除了儿子1000元外全是女儿垫付。大妈向儿子催要住院费,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儿子没有再来过,老人生气了,声称儿子不出钱就马上出院。大妈的女儿背着母亲对我们说,老人的儿子在家做不了主全是儿媳妇说了算,儿媳妇和老人婆媳关系一直不太好,儿媳妇知道老人女儿手头宽裕,存心要算计老人女儿多摊住院费。

老人女儿表现大气,不想和弟弟弟媳计较,她拿出钱骗老人说是儿子送来的,老人又住了半个月康复出院。

(二)消息

2012年年底,县城白塔小区保障性住房即将竣工。

58栋309号和310号是对门邻居房,摇号分配前夕,两套房子兴高采烈地面对面打起了招呼。

310:“嗨,你好!”

309:“你好!”

“我们马上就有主人入住了,我心里很兴奋,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主人入住本户呢。”

“我也挺好奇的,不过我们都属于保障房性质,保障对象都是那些低收入无房的贫困家庭,过几天就知道结果了。”

摇号结果出来了,58栋309号迎来了本小区第一户入住居民,一家三口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儿子。男人身体健硕,做烧烤生意,女人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儿子是中学生。

这是一户比较困难的家庭,男人天刚亮就匆匆出门做生意,很晚才回家,女人拖着生病的身子洗衣做饭忙家务,孩子就读县一中。

310的主人是一对七旬老夫妻,老人的儿子是县城一个重要部门的科级干部。儿子开着小车带着老两口来看房,随后运来装修材料叮叮当当地进行装修,一个多月以后,70多平米的经济适用房装修得豪华亮丽,简直可以与五星级宾馆媲美了。老两口隆重入住,经常有人前来探视问候,可谓人气旺盛。

有一天,两家主人都不在家,309和310就聊上了。

309有点纳闷:“看起来你们家主人条件很好,很有来头啊,这样的家庭也符合分房条件吗?”

310眉飞色舞地说:“这你就不懂了吧,老人的儿子在县城是呼风唤雨的人物,权钱交易玩得得心应手,这次他只是在房管部门轻松地活动了一下就把我弄到手了,而且花重金装修,让我拥有了一流的‘颜值’,有这样的主人我感到很庆幸。对了,说说你家主人吧,我怎么看起来有点寒碜啊!”310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309神情有点黯淡,他语气幽幽地说出了自己主人的情况,这是个比较特殊的家庭,男主人在市场做烧烤生意,女主人患了一种慢性病,长期需要看病吃药,不能工作只能在家从事家务劳动,儿子乐乐正上高一,一家人全靠男主人的收入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以前,一家三口挤在棚户区一间不足40平米的低矮瓦房里蜗居,条件极为窘迫,大人勉强还能对付过去,只是苦了儿子乐乐,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会受到干扰,让大人们心疼而愧疚。孩子乖巧懂事,学习努力成绩优秀是好苗子,老师和家长都看在眼里。现在,全家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男主人吃苦熬夜倍加辛勤地做生意,淡季时就到建筑工地做工,日夜连轴转,力求为妻儿改善生活条件。这次幸运中签分到房子,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凑钱买下房子后简单地改造装修了一下就把那些陈旧的家具搬进入住了,虽然简陋,但比较以前居住条件已是极大的改善,一家人非常满足,尤其是乐乐,终于有了独立的学习空间,小家伙高兴得象过节一样。看到他们母慈子孝天伦温馨的场面,309虽然素面朝天颜值欠佳,但也深受感染,从心里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亲情温暖和情感慰藉!

310居民入住之后,时常有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开着小车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前来看望问候两个老人。老人成了小区内令人瞩目的人物。

每天很早和很晚,单元楼道里就会响起309烧烤男人来去匆匆的脚步声,他从310门口经过时,偶尔也会伫足观赏,面对里面热闹而豪华的景致,他那沧桑而带着倦意的脸上也会露出几许惊羡的神情,但匆忙的脚步不会停留太久,沉重的家庭负担让他难以多做他想,一辆沉沉的烧烤车承载着妻子的康复希望和儿子的学业前程!

日子在平平淡淡中过了几年。

最近一段时间,309总觉得310情况有点异常,他奇怪地问道:“310,你们家以前总是人来车往的挺热闹,这段时间好像没什么动静了?”

310哭丧着脸无精打采地说:“别提了,告诉你一个坏消息,我们家主人的儿子被苍蝇拍拍中双开了,还面临着牢狱之灾......”310再也说不下去了。

看着310伤感失落的样子,309本想安慰几句,又不知从何说起。

这时,楼下传来乐乐兴奋无比的叫喊声:“爸,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乐乐兴冲冲地“咚咚咚”上楼一把推开房门:“我考上BJ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