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来世今生
3615400000026

第26章 家庭会议

和刘安一起跑完步回来,陈静怡便找了上来,道:“谁让你想出来办学的?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有几个办得成!”来势汹汹,准备了要来吵架。刘聪避实就虚,笑着问道:“怡姐听谁说的?教佣工们识字的事您也不是赞成的嘛!”陈静怡道:“那是在辅子让他们空的时候学学,过段时间也就不用教了。你倒好,竟然还委托到徐先生那去了,教书又不是做儿戏,那是圣贤之事。”刘聪道:“找些人来读书又没这么严重,识字的难道个个当官了?做工也要识些字,以后教出来各辅子可以先挑些。”

陈静怡气道:“你以为别人这么愿意跟着你,学得好的都自己挣银子去了,还会来给你做工?读书人脑子里想法就多,给得工钱少了也是不愿意的。你看辅子里的那些帐房,比佣工的工钱高出了好多倍。佣工都会了帐房的活,辅子里怎么养得起?”这些麻烦自然也是有的,可读书识字又不一定当“白领”。刘聪道:“这事晚上大伙再合计合计,办学的事是一定要做的,很多事情没文化可做不好。”陈静怡道:“这事可不能由着你,小孩子家又懂什么?晚上叫老爷也一起过来,他骂你我可不管。”吵了一会,对着刘聪的笑脸也发作不得,无趣地走了。

洗过澡便坐到了饭桌前,蒋宁问道:“怎么,和大娘吵了?”刘聪笑道:“没有,我才懒得与她吵,就是反对办学校……梅香,也坐上来吃吧,一起吃饭热闹些!”房里十多个人,等两人吃完了再吃,做主子的味道真不错。蒋宁道:“一起吃吧,锦儿,你也来吃。红玉,叫外面再加两个菜。”刘聪道:“宁儿,晚上大娘还叫老爷子一起来说,你看老爷子会不会反对……我们喝点酒吧?”丫头开始盛饭,刘聪止住了说要喝酒。梅香道:“喝一点润润口……我看老爷会同意的。三思,怎么教书教上瘾了,辅子里已经开了三个灶,肥皂还是不够上,那晒场也太小了,我看五个一起烧,场院里一定晒不下的。”那肥皂厂原是做盐仓的,晒场已经不小了。

刘聪道:“现在还刚开始做,大伙乱七八糟的没布置好,过段日子就好了。晒场上弄得这么乱,连插脚的地方都没有,刘顺这人管理也真成问题。”小规模的制作,这些人还没有理出一套管理的方法来。蒋宁道:“比刚开始时好得多了,是得让他们读点书,学着动动脑子。”刘聪喝了一点酒便准备吃饭,向外面喊道:“传话出去,让刘安去把胜先生找来,晚上一起说说办学的事。佣工是得读一些书,以后在做事时也知道自己琢磨,什么事都自己出面管理,将来摊子大了可忙不过来。梅香,叫你收集的茉莉花有多少了,长顺那套蒸馏器拿来了没有?”香皂的制作一直挂念着,也不知能不能用蒸馏法采集香精。制作香精,酒精是必不可少的,香精靠酒精发酵应该没有错。

梅香道:“孙述跟人讲好了,还没采来,长顺那些铁管已经送来了,装在一个木箱里,明日过来帮您装。这法子能行吗?”刘聪道:“所以要大伙念书嘛,我也不知道,试试看吧!其它法子也想不出来,只有边试边想了。宁儿,苏州城里可有好的术士……”科学知识在民间便只有这些术士才感兴趣。蒋宁问道:“找术士做什么?平时也不交道,不清楚有没有。问问秀英吧,她倒是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刘聪哦了一声,道:“这丫头很有技术天份,得好好培养……”

“姑爷莫非喜欢上我家小姑姑了?”小老婆锦儿突然冒出一句来。

“你又要多嘴什么?动不动就喜欢不喜欢的!”蒋宁白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我就觉得秀英比锦儿漂亮得多,可喜欢跟喜欢上是两码事。比如我喜欢上了宁儿,却不喜欢她装模作样的充大……”刘聪又开始胡搅蛮缠,引得边上的丫头们不住地笑。

“姑爷喜欢的是梅香姐,大伙都知道的。可还要盛一碗?”丫头柳儿不识趣地插了一句。

“谁要你盛了……锦儿,帮姑爷打碗饭,以后再不胖起来,人家都还以为我们蒋家不给你吃呢!”蒋宁板起脸,没给丫头们好脸色,一个个吐着舌头缩缩头。

“蒋家是没亏了我刘聪,可你蒋宁做得有些过份,结婚也快三个月了……”刘聪一本正经地说。

“说什么说,这事我自有主张,别叫屈。你也不看看,才来我蒋家三个月,你便得了一妻二妾,还不知足么?快吃了出去吧!”蒋宁端起了主子的架子。

“三思,晚上跟夫人好好说,或许可以先把府里下人们的孩子招去上学,这样老爷可能会同意的。”梅香岔开了话。

“这是个好主意!宁儿,你让府里统计一下,十岁左右的小孩子有多少,识字的和不识字的都要。”刘聪虽然瘦了,饭量却增大了不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蒋宁是看好办学的,晚上一群人举行了家庭企业会议,一开始自然是由陈静怡的数落开头。蒋爷微笑地坐着,并不表态,听着各人的分说。蒋宁道:“办学是件好事,虽然亏些银子,可蒋家的声望一定会提高不少。再说人也知道报恩的,就算将来出息了各自谋活,可总会记得是在哪识得字。”陈静怡道:“我们生意人家,挣得便是银子。读了书心思便活泛了,有良心的人少。要想有声望还不容易,赶上哪年旱涝灾荒,多施些粥,百姓自然会记得你的好。”

开始就她们娘俩说得热闹,别人都是听得份。书房里今晚来了好多人,外面的帐房掌柜,坐馆的胜火,还有孙师爷,孙述带了几个学徒也来了。两位小姑站在蒋竹山身旁,都和刘聪一样静静地听着。这时蒋爷发了话,说道:“孙师爷,胜先生,你俩肚中多一点墨水,看看我家办学对生意可有哪些好处?”大伙都静了下来。

孙师爷笑道:“要说读书识字,应该是件好事。可真如夫人如说,我们做生意的,也养不起这么多帐房。少东家让我家小子教了那么多算帐的,也不知派什么用。五十多个人,现在刚学还好说,将来翅膀硬了,给的工钱少了可就呆不住。那些佣工识了字其实也没多大用处,不就干干活嘛。大伙说是不是?”孙师爷自然顺着陈静怡说话,这么多读书人,将来有几个出息了,还不是来抢自己的饭碗。

刘聪笑了笑道:“这些帐房自然会拿到他们应得的工钱,不是我瞎吹,一年后他们的工钱可能会比府上的高得多,因为做的这项生意就是算银子的。至于那些佣工识字,对辅子可大有好处,做生意只有越做越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虽然府上的生意已经做得很大了,可是如停滞不前,最后一定会让别人抢了去。生意场如战场,你不去争,别人就抢了,让佣工识字读书,是为将来发展作准备。现在新鲜玩意起来越多,辅子也越开越多,这些人过些年便能独挡一面,做一个掌柜,帮府上挣更多的银子。可我们不知道哪些人有用,哪些人只是虚套,所以要在做工的同时去发掘这些有用人才。”刘聪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大套。

陈静怡道:“那要到何年何月了,缺人手,缺掌柜还不好办,张个告示来的人不要太多。”胜火慢吞吞地说道:“话虽这么说,可外头招的总不如自己拉扯起来的人可靠。做生意的人名声虽然不太好,可还是要看人品的。刘少爷办学的事确实是件新玩意,教的人也不用想着将来他们有什么大出息,而且也有针对性。不如算叫做佣工学校吧,辅子里想要他们做什么事,就教他们怎么做这些事……”孙师爷道:“胜先生,这个你就不知道了,辅子里本来就有不少学徒,边做事边学生意,哪有让他单独在学校里学的。”

刘聪道:“这叫技术职工学校,教出来的人可以让他们去别人的辅子打工,学校可以跟他们收取培养费。我办的学可不是这一种,教出来的人都想自己用的。学的东西很多,算术,匠作,生意经……应人施教。学生对哪些感兴趣,就引导他们向哪条路上走,根据这些人的专长,让他们到各个辅子去,也要开很多新的辅子。比如这肥皂制作,里面还有很多学问,现在只做了一种产品,有了这些人,我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出来。这个学校我是一定要办的,过些日子我再拿出一个新产品来,你们就知道办学的重要性了。”

蒋爷问道:“小三子,你做的肥皂生意已经很红火了,还想做什么新东西?说说看,老爷子也想知道些新行当。”陈静怡插嘴道:“还不是什么用来洗浴用的香皂,到处收集茉莉花。哪有这么容易的事,真能造出来,还不是发大财了!”刘聪笑道:“造届来也不一定很快就发财,而且还不至香皂一样产品。就香皂这一类也有很多种类,所以需要很多人来帮我开发。以后还要试验做洗衣粉,花露水,洗发水,沐浴露,胭脂什么的,多了去了。等肥皂厂有一些积累,我要办一个日化实验室,就让他们研究这些东西。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很多机器也要研究,比如印书用的,收谷子用,做衣服用的……就我们常用的马车也得好好地改进,这车太笨重了,坐起来也不舒服……”蒋竹山哈哈笑道:“年青人想法就是多,这可是件不容易的事啊!那你办学就是为了养一批术士了?苏州城里也有不少术术士,也不见他们捣鼓出什么新鲜玩意来。”

孙师爷也笑道:“前次那个叫顾恺的,拿一个新制的水车,到处找东家,也不见哪个去产来卖的。这些人靠不住,挣不了大钱,挣银子的买卖,在苏州还是丝绸这行当。”刘聪道:“这些术士其实很有用的,但也要好好引导,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古自今,我们所用的东西,哪个不是靠他们改进了?织布机,水车,农具家具什么的,没他们动筋,怎么会成现在这个样子。”胜火道:“这倒也是,这些机器越做越好使,其中少不了他们的功劳。”

说到这一点,大伙倒是都认可,陈静怡道:“话虽如此说,可办学校的事,我就是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