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99

第99章 置身事外的华夏

华夏诸国在这场战争中,除了贸易就是呼吁和平,让这些欧洲大国异常腻歪。关键是华夏诸国的外交官员在呼吁和平时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时时表现出一副你们欧洲人太野蛮,不懂得以和为贵的道理,只知道好勇斗狠。华夏军事顾问团对日本人的教训已经传遍整个协约国,同样哲国军事顾问对奥斯曼土耳其的鄙视也令同盟国集团难受异常。

华夏军事顾问团在为两个日本的中级以上军事将领授课时说,日本军队悍不畏死的作风值得肯定,但不能提倡。因为东方民族的高贵不是体现在体力上,而是体现在头脑的活跃程度及身体的反应上,我们不能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再说日本华族血统来自华夏,对于战术的理解应该深入基因(这也是华夏国家的新名词),除了正面对抗外,迂回、穿插更是正道。西方民族的军事战略大部分形成于阿尔卑斯山北麓法德边界,其正面最多300km,所以其对抗以正面为主,这一点并不奇怪。但我们在在战役行动中,小范围的迂回还是可能的,这个战术行动应该是我们的本能,怎么能把这个忘了呢?在中原大地,应该是我们大家的故土(听到这里,所有日本将领激动起来,终于承认我们来自华夏了),在两军对抗时,战线几乎是无限的,所以衍生了众多的战术手段,这是任何一个民族所无法比拟的,我们不能丢了祖先的荣耀,去附和西方的战略思想。在停战的几个月里,华夏军事顾问团为两个日本的几乎所有军官进行了二至三个月的培训,全面提高了日本军官的战役战术水平,后来几乎所有协约国西线军官要求参加培训,但顾问们的授课全部使用汉语,这一点日本军官没有问题(日本在这个位面没有人提脱亚入欧,而是提融入华夏,所以日本的官方文字、语言与华夏一致),新欧罗巴的军官也没有问题(汉语是他们的第一外语,基本上是唯一的外语),但欧洲大国的军官就不行了,没奈何,只好请新欧罗巴的军官进行翻译,效果大打折扣。

哲国的军事顾问、金国及新罗的教官在培训奥斯曼土耳其军官时说,你们的祖先当年何等风光,在没有归顺中原时,与高贵的天可汗打的有攻有守,应该具备极高的战略战术素养。后来在天可汗治下,接受华夏文化熏陶,应该与华夏并无二致,怎么到了西方,退步这么明显呢?难道因为血统混杂,导致民族基因衰退,不可能呀?即使有一点东方血统,也不该一点对抗之力也没有呀?看来你们忘记了祖先曾经的荣光,还融入西方?不知道你们的脑子是怎么想的?抛弃高贵的东方传统,去附和低劣的西方传统,怪不得屡打败仗。看来需要对你们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才能扭转,不过时间来不及,只能选最基本的进行培训了。对于三国教官的打击,奥斯曼土耳其人根本就不服,你们这些东方的失败者,还不是与我们一样,有什么资格看不起我们?但三国教官很快进行了反击,哲国教官指出,哲国主体民族是华夏的起源地居民,血统不容置疑,只是后来与你们一样,把作为宗教信仰的教义当成铁律,这才退化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华夏化进程,恢复了华夏传统,各方面才与你们拉开的距离,前段时间的以一敌二就是明证。金国教官指出,我国作为华夏种族最古老的一只,血统是没有问题的,之后的民族内斗没有什么可说的,打来打去都是自己人,之所以有那么野蛮的举动,都是混杂了外族血统而致。我们祖先能居中原二百余年,靠的不是混杂的其他民族的野蛮,而是源于华夏民族的智慧,只是后来由于血统不纯的混账倒行逆施,才被中原排斥。我们在西非立国后,全面恢复华夏传统,国势蒸蒸日上就是明证,要不然我们也不会被母族重新接纳。新罗教官提出,我们这一个分支一直都是中原一部,或为州县,或为属国,既有民族兴盛时期的荣光,也有低潮时期的困苦。我们一只的语言、文字延续数千年,虽然有落后、野蛮的原住民混杂,但一直主体未变。当时跟随天可汗征战天下,涌现的名将不少于其他省份就是明证。只是后来华夏大地未能统一,我们隔绝中原,才被当时的明朝太祖许可独立立国,即便如此,我们也未自外于华夏。后来在抵御外敌时(这个外地的说法后世一直被日本人抗议),皇帝派兵将抵抗,如中原完全一致。中间虽有部分野心家希望自立语言、文字,怎么可能?一直未能实行说明了我们对于华夏传统的坚守。

三国教官的极端民族主义言语虽然刺耳,但并不是不能接受,因为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正是民族主义盛行的时期,这一次战争也是被各国的民族主义煽动起来的。旁听的其他同盟国军官有心反驳,但现在外来资源输送、兵员运输依仗华夏,只好装作没有听到。

后期分封的前六个王国中,均已完成了和平的王位更替。美国征服者(欧洲人给的称呼,下同)鲁王傅士勤已于黄帝纪年4600年(公元1903年)内禅,传位给太子傅语,并立王孙傅祥林为太子。巴西拯救者秦王林平和也于黄帝纪年4601年(公元1904年)内禅,传位给太子林启,并立王孙林毅明为太子。南美征服者郑王李青安也于同年内禅,传位给太子李坚,并立王孙李令峰为太子。太平洋上的巨人(在十国伐美时西部舰队没有对手)卫王傅士昌于黄帝纪年4602年(公元1905年)内禅,传位给太子傅雷,并立王孙傅祥明为太子。大西洋之王韩王林平云于次年内禅,传位给太子、乌拉圭征服者林飞,并立王孙林毅亮为太子。天空之雷梁王李青岩于于黄帝纪年4604年(公元1907)内禅,传位给太子李义,并立王孙李令越为太子。自此,华夏老一代的帝王均渐渐淡出视线,新一代年富力强的帝王开始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与此同时,第一个华人共和国---兰芳共和国也于黄帝纪年4610年(公元1913年)10月完成了第十次选举,选举出了总统和新一届国会,并且新一届内阁也已成立。原籍广东的胡汉民当选为新任总统,他的老乡孙文为国会议长,另外一个广东人唐绍仪任国务总理。另一个华人共和国—大夏共和国在前一年举行了第三次选举,原籍河南的徐世昌当选第三任总统,吴景濂为国会议长,福建人林森为国务总理。

中华大地于黄帝纪年4509年(公元1912年)选举了新一届政府,徐郙(在原位面中已于5年前去世,现在老先生还好端端的活着,非常健康)任第三届总统,伍廷芳任国会议长,李经义任国务总理。

海外华夏三个帝国的政府也进行了更迭,唐国首相为王纯一(字明心),长安大学政治学博士,师从知名教授、御前顾问林宜丰(字韵文,是傅哲的高级生化人顾问),礼部尚书为原清国移民阮忠枢(字斗瞻)。明国首相为秦玉河(字效禹),燕京大学哲学博士,师从知名教授、御前顾问皇甫嘉(字灏然,是李明的高级生化人顾问),礼部尚书为留学唐国的国际政治学博士姬运升(字天河)。宋国首相为汴梁大学历史学博士,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御前顾问田明义(字明礼,为林翼的高级生化人顾问),礼部尚书为东京大学哲学博士赵恒垣(字勤墉)。

为了给欧战增加火力,加强烈度,华夏诸国计划为参战国推出新一级超级战列舰杞国级,该级战舰满排38000吨,标排32800吨,航速27节,装载3座3联装380mm/45倍径火炮,续航能力9240海里/14节。之所以此时在战争开始不久推出杞国级,主要是因为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已经在战前服役,德国的拜仁级即将服役,这两级战列舰均装备380mm火炮,射程25-27km,杞国级的射程远超他们(当然是依靠雷达及计算机火控)达到35km,同等距离的破甲能力更是远超,由不得他们不买(由于华夏诸国对于冶金、大型压力机严格的限制,欧洲诸国对舰炮的开发比原位面强不了多少,且华夏两次外销战列舰也打断了他们的研发进程,他们得益于华夏比原位面进步的是轻工业)。当然外销的战列舰需要取消雷达、计算机火控,只配备光电瞄准装置及机械式计算机的火控系统,即便如此,也足以对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德国的拜仁级形成碾压了。

同时推出的还有鲫鱼级大型远洋潜艇,他的主要目标就是德国。水上排水量1100吨,水下排水量1320吨,潜深120m,水上17节,水下8节,舰员38人,6具533鱼雷发射管,配备12枚鱼雷。续航能力8640海里/8节(水上),120海里/5节(水下),装载1门100火炮。各项性能远超世界各国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