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61

第61章 丁戊奇荒

三国得到这69万km2的土地是意外之喜,因为在出售军舰前根本就没有想到能够收获土地,看来三国对于土地的痴迷已经深入人心,知道这样可以投三国所好,三国根本也不会拒绝。

三国拿到这块土地,正好可以在安排三位亲王,分别是唐国卫王傅士昌、明国魏王李青岩、宋国韩王林平云,三国面积分别是23万km2。不过三位亲王自有想法,都争取与乌拉圭相邻,情愿减少面积,最不想分在中间,即使在最北部也行。三位陛下在电报中也知道几位御弟的想法,毗邻乌拉圭有扩张的机会,即使最北部也有可能(给予巴西的安全保障是唐宋明三国做出的,将来的卫、魏、韩三国完全可以不认),在中间的两边都是自己的同胞,扩张的可能性基本没有。看到电报交流太不方便,李青岩、林平云就干脆赶到长安,与傅士昌面谈。三王会面后,经过一番争执,最后年龄最小的林平云如愿以偿,争到了临近乌拉圭的位置,年龄最长的傅士昌在最中间,李青岩在最北部。鉴于卫魏二字同音,自觉占了便宜的李青岩主动让自己的皇兄改封,凤和皇帝改封李青岩为梁王。最后韩、卫、梁三国面积分别为16万、35万、18万km2,三王计划年底之国。

葡萄牙花了40多万唐元买了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仍不满足,还想要更强大的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但是不敢和那些大国相争,就动了别的主意。他们现在根本不缺钱,卖地的钱还多着呢,不过三国也不缺钱,他们对于土地很痴迷(这是欧美国家的共识),要想得到未来三国计划置换的军舰还得多想办法。在葡萄牙得知宋国自从买了莫桑比克后向北扩展,不断驱逐尼亚姆韦济人,但进展不大,登时有了主意,从葡宋土地交易得到好处的驻宋大使多斯桑托斯主动求见宋礼部侍郎孟繁昌,愿意承包驱逐尼亚姆韦济人的任务,不错,就是承包,希望可以在一年内得到2艘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作为酬劳,葡萄牙保证可在一年内清理100万km2的土地。读书人出身的孟繁昌没有想到葡萄牙人的节操能够如此之低,连这样的脏活都干,不过也好,这也避免了宋国军队的道德压力(其实他的节操也不高)。表示需要请示内阁,再做决定。

孟繁昌向皇帝和内阁汇报后,大佬们也非常感兴趣,但是这样的事肯定不能大张旗鼓,要偷偷的来。多斯桑托斯腹诽了一番宋国人的虚伪后,立即电告国内,协议达成,可以干活了。葡萄牙海军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这牵扯到一年后葡萄牙重新成为欧洲顶级海军的大事,可丝毫马虎不得,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大批奴隶商人,虽然各国已经废除奴隶交易,但是市场的需求仍然很旺盛,不是还有走私吗?

在葡萄牙人热情百倍的清理尼亚姆韦济人时,一场罕见的特大灾荒洗劫了中国大地,特别是北部中国。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持续三年大面积干旱,这次大旱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从黄帝纪年4573年至4576年(公元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干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原位面历史上饿死的人竟达一千万以上!由于这次大旱以黄帝纪年4574年、4575年(公元1877年、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此时海外华夏诸国移民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江南,以湖南、四川、广东、福建、江西为主,突然到来的大旱迫使各国调整移民方向,将重点转向北方的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并紧急调运大批粮食,运往灾区,就地赈济灾民,最大程度的减少饿死的人。

此后四年,三国为主,海外华夏诸国均以抢运灾民为主,这也使得移民的时间得以延长,三国原计划在黄帝纪年4574年(公元1877年)结束,不得已又延长了两年,直到大灾结束,由于海外华夏诸国的存在,华夏子民没有像历史上死亡一千万以上,仅仅死亡了不到50万,挽救了一千万以上以上的华夏子民的生命。

黄帝纪年4574年(公元1877年)6月底,葡萄牙人的清理活动结束,他们超额完成了任务,清理范围超出了后世坦桑尼亚的范围,达到了110万km2的土地。宋国人也信守承诺,向葡萄牙移交了刚刚换装的2艘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1艘巡洋舰(这艘巡洋舰是对葡萄牙人超额完成任务的奖赏),葡萄牙一跃而成欧洲顶级海军强国。

看到小小的葡萄牙通过这样的方式成为欧洲装备水平排名第二的海军,法国人坐不住了,我们怎么没有想到这样的法子呢?不过我们另有办法,在对三国的了解过程中,知道三国极为重视契约,既然这样,为何不能把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再拿出一部分呢?要知道三国银行团组成的运河投资公司已经占据44%的股权,让他们占据优势地位也无不可,还能多一份香火情。在法国人向唐明两国提出以战列舰、装甲巡洋舰、巡洋舰、驱逐舰以及舰船制造技术换取苏伊士运河股权时,正计划再次拍卖换装军舰的两国立即答应了下来。最后商定4艘战列舰、4艘装甲巡洋舰、6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作价580万唐元,制造技术作价110万唐元,总计690万唐元换取了法国人手中34%的股权,这样三国的运河投资公司已经占据78%的股权,法国人占据18%的股权,三国居于支配地位,法国人重回欧洲第二海军地位,直逼第一位英国海军。

法国人与唐明两国的交易把英国人恨得牙根痒痒,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不过英国人也有他自己的解决之道,就是首先用最后一年的唐国土地款买断了唐明宋三国的剩余战列舰(宋国送给韩国1艘,已无换装的战列舰,明国送给梁国1艘还剩余3艘,唐国送给卫国1艘还剩余4艘,总计7艘)、装甲巡洋舰(14艘)、巡洋舰(34艘)、驱逐舰(40艘),断了其他国家的念想,总交易金额2002万唐元,不足的1202万唐元用非洲尼亚萨兰及以南118万km2的土地折价给宋国,唐国从宋国收取1260万宋元的费用。通过这场交易,宋国的土地总面积达到563万km2,继续在华夏国家中排名第四,超过鲁国。

截止到黄帝纪年4576年(公元1879年)底,三国宣布从华夏的政府间移民结束,此后就属于正常的人员往来,费用移民自理。由于丁戊奇荒的影响,海外华夏诸国移民比预计的多了700多万,总体移民达到5670万人(黄帝纪年4570-4576年移民3060万人)。其中最后7年宋国得到400万人,总人口达到2400万人;明国得到700万人,总人口达到4800万人;唐国得到1600万人,总人口达到9600万人;郑国得到70万人,从明国得到150万人,总人口达到317万人;秦国得到70万人,从宋国得到100万人,从唐国得到50万人,总人口达到320万人;鲁国得到80万人,从唐国得到350万人,总人口达到430万人;兰芳得到100万人,总人口达到427万人;韩国得到10万人,从宋国得到100万人,从唐国得到50万人,总人口达到160万人;卫国得到20万人,从唐国得到230万人,总人口达到250万人;梁国得到10万人,从明国得到150万人,总人口得到160万人。加上人口自然增长,扣除移民失去人口,预计清国仍有31000万-32500万人中间。合计华夏国家总人口在5万万人左右,在其他国家华夏人口预计1000-1200万人上下,占全球人口总量约22-25%之间。

根据唐国正丰陛下身边的顾问赵天行、明国裕德陛下身边的顾问周志学、宋国凤和陛下身边的顾问李银河(均为高级生化人顾问,均未在政府任职,只有爵位,在大学任教)估计,海外华夏十国即使今后不从华夏故地移民,根据新开发地区对人口的倍增机制(这个机制是综合性的,牵扯到社会体系、新开发土地面积、人心士气等),在五十年内十国的人口将会翻两番,之后会大幅度放缓,清国的人口增长变数太多,如果持续和平,且能改善社会机制提升、人心士气,未来30-40年人口可翻一番,之后人口增幅会大幅度放缓。充足的人口基数,加上华夏种族领先于其他民族的智商,华夏引领全球指日可待(现在海外华夏三国只是技术领先,国力强盛,还未能让全球各国真正臣服,这个时期几位顾问认为至少需要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