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60

第60章 运河事件

黄帝纪年4572年(公元1875年)12月,埃及出现财政危机,因埃及政府拥有苏伊士运河44%的产权,所以世界主要强国均表示出了对埃及手中的运河股权的兴趣。

说是均有兴趣,实际上也就是唐宋明英四国,其他欧洲国家要么力有未逮,要么事不关己,又不愿得罪三国,所以出头的极少。在英国提出愿以440万英镑购买埃及的股权时(比原位面高了10%),三国银行团开出了880万唐元的高价,且为埃及提供安全保证(针对谁就不要再说了)。在安全得到保障,价格高出一倍的诱惑下(英镑的含金量稍低于唐元,稍高于明元、宋元),埃及毫不犹豫的把英国人抛在了一边,与三国银行团达成了交易。

黄帝纪年4573年(公元1876年)3月,三国政府与埃及政府签订《唐宋明埃安全条约》,三国共同为埃及提供安全保障,条约有效期20年,期满后如果埃及有意续签,三国应予同意。条约的签订,让英国人计划开着自己新服役的无敌号战列舰为首的舰队准备去惩罚不识相的埃及人的军事行动无功而返,别说三国了,单就最近的宋国一国就惹不起。因为吸收了唐国的海军装备技术建造的无敌号战列舰各项功能远优于英国人自造的军舰,而第二艘皇家方舟号正在舾装,第三艘卓越号刚刚下水,战力有限。三国之中实力最小的宋国类似战列舰就有6艘,实力悬殊,所以英国人只能忍怒回国,继续发奋图强,追赶三国的脚步。

英国远征舰队的铩羽而归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让那些搬着小板凳准备看热闹的欧洲国家好一阵郁闷,在法、俄两国分别败于宋、明两国后,欧洲人希望看到欧洲海军实力最强的英国能够一展雄风,为欧洲找回一点面子,谁知道竟然是这样一种结果。既然英国人不敢挑战华夏三国,那么他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几年一直未能获得的三国的舰船制造技术是不是可以突破呢?

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滨海国家动了心思,时隔两年之后对三国开展了密集的外交活动,不过三国表示,三国时重视契约精神的,不会在黄帝纪年4574年(公元1877年)11月之前转让与英国得到的一样的舰船制造技术的。在欧洲各国外交官员失望的时候,对方提出虽然由于条约限制不能转让技术,但可以转让现役军舰,分别是宋国2搜,明国3搜,唐国5艘(与三国一对一替换的战列舰数目一致),这10艘军舰服役期在10-15年之间,正处于寿命中期,各项技能处于最佳状态,各国拿到后可以立即服役使用,不过也不能全部转让给欧洲国家,鲁、秦、郑、兰芳四国至少需要四艘,可以拿出来交易的最多6艘。被这个消息砸的晕晕乎乎的欧洲各国外交官立即大脑当机了,暂时不给技术?没关系,现役军舰更好,能够立即形成战斗力不说,还可以在三国转让技术前的这几年训练舰员,待技术转让后再建造不至于无人操作(英国人得到技术后,由于跨度过大,无敌号磕磕绊绊的用了近一年才能正常服役),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

虽然是天上掉馅饼,但这个馅饼能不能掉在自己头上还不好说,看来还得争取,依据三国从上到下的浓厚的商业气氛,肯定得卖一个高价,不过高价也得买,不买那不得被其他国家压了一头吗?各国外交官员纷纷询问细节,三国的外交官员表示将在5月份在唐都长安举行拍卖,欢迎各国踊跃参加。

三国放出的这个消息震动了整个世界,不光欧洲国家,连美洲的美国、巴西、智利、阿根廷也都跃跃欲试,准备买一艘回家装装门面,顺便威慑一下邻国。英国人原计划抗议的,后来听说可以买到现成的军舰也就熄了火,准备凭借自己雄厚的财力买几艘(英国人得到技术后知道了这个技术跨度有多大,其他欧洲国家即使拿到军舰和建造技术,凭他们远逊于英国的财力和建造技术,也对英国不会造成多大压力),还可减少其他欧洲国家获得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黄帝纪年4573年(公元1876年)5月10日,唐都长安,三国现役战列舰的拍卖会在东市的市署举行。正如各国预料的一样,准备出售的战列舰共有6艘,即宋国1艘,明国2艘,唐国3艘,其余4艘被秦郑鲁兰四国预定,四国军方正在唐国海军部磋商移交细节。不过各国未料到的是,三国还准备拿出19艘装甲巡洋舰(宋国3艘、明国6艘、唐国10艘)转让,其中8艘被四国预定;另外还有29艘巡洋舰、38艘驱逐舰(分别被四国预定12艘和16艘),彻底把交易气氛烘托到了顶点。一些小国想到,即使我们争不到战列舰,得到些装甲巡洋舰也是好的,再次即使是巡洋舰和驱逐舰也是了不得的好东西啊。

首先拍卖的是22艘驱逐舰,满排2400-2600吨,装备4门130火炮,速度24-26节,底价10万唐元1艘(为交易方便,统一用唐元计价)。原本英国及其他欧洲大国是不把驱逐舰看在眼里的,但听了介绍不淡定了,这哪是几百吨的驱逐舰,这就是标准的巡洋舰啊,买,一定得买。由于是1艘1艘的拍卖,所以英国人用了51万唐元的价格买到了4艘,法国人也不甘示弱,用了39万唐元的价格买到了3艘,德国人用25万唐元的价格买到了2艘。另外俄罗斯、奥匈、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也分别买到了2艘,其他3艘被巴西、瑞典、智利买到,总成交价达到了281万唐元。

接着拍卖的是17艘巡洋舰,满排5000-5500吨,装备4门203-205火炮,速度23-25节,底价18万唐元1艘,这个装备水平已经基本可做小国的主力舰了,所以各个小国极为踊跃。最后巴西、智利、阿根廷三国分别以41-42万唐元的价格买到2艘,瑞典、荷兰、丹麦分别以60-62万唐元的价格买到3艘,比利时、葡萄牙分别以20万和21万唐元的价格买到1艘,总成交价达到361万唐元。

在拍卖装甲巡洋舰时,现场的气氛更是炽热,因为这种军舰已经是欧洲大国的顶尖水平了,满排9400-10600吨,装备6门255火炮,速度22-23节,底价37.5万唐元1艘。经过激烈角逐,英国人以雄厚的财力,花费124万唐元买到3艘,巴西、智利、阿根廷三国也以40-43万唐元的价格分别买到1艘,俄罗斯、奥匈、德国、法国、西班牙以42-44万唐元的价格买到1艘,总成交价达到465万唐元。

最后的6艘战列舰才是重头戏,满排14500-16400吨,装备6门305火炮,速度20.5-21.5节,底价55万唐元1艘,这些数据令各国拍卖代表直流口水。英国人也是暗暗点头,这个价格比英国人自行建造的便宜了15%左右,看来这一趟还是很值得。这时小国已经基本耗尽了预算,所以争夺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国中间。实力雄厚的英国人以121万唐元的买到两艘,俄罗斯、巴西、德国、法国分别以62-63万唐元的价格买到1艘,总成交价达到372万唐元。

总计1479万唐元的总成交价让三国户部赚的心花怒放,这个价格比新建军舰还要高出30%,实在是太划算了。英国人继续凭借雄厚的财力,拿到2艘战列舰、3艘装甲巡洋舰、4艘驱逐舰,总计花费296万唐元,继续领跑欧洲各国,在欧洲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海军强国。欧洲其他国家也是得偿所愿,拿到了心目中理想的战舰,没有让英国人专美于前。令人以外的是美洲第一工业强国美国颗粒无收,不过南美三强让人刮目相看,巴西总支出157万唐元,买到1艘战列舰、1艘装甲巡洋舰,2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智利支持96万唐元买到4艘,阿根廷支出82万唐元买到3艘,不知道他们怎么付账。

不过他们的担忧很快证明是杞人忧天,南美三强各有各的道,根本没有费一点劲。巴西就不用说了,作为每年可从三国得到700多万唐元的巴西来说,他们的钱根本花不完,再说直接抵扣就是了,一分的现金不用掏。智利采取的是十年分期付款,压力也不大。阿根廷更绝,原想把自己南部的领土卖给三国50-60万km2抵账,要的也不多,也就120万唐元左右,但三国不同意,认为南部土地贫瘠,没有多少价值,不值这个钱,也就值个30-40万唐元左右,三国希望的是巴西临近乌拉圭的土地。这个要求令阿根廷人犯了难,从巴西购买?不可能,巴西现在可不差钱,打一场?也是可能性不大,巴西现在可是既有工业,也有军备,短时间内肯定打不过。这么办?不过世上总是有聪明人的,一位阿根廷驻唐使馆官员建议,要不就和巴西置换土地,这个建议和巴西人一提,巴西人也很认同,不过巴西人提出,阿根廷可与巴西置换的只能是北部的潘帕斯草原,价值根本不能和巴西的滨海地区相比,不能一比一置换,阿根廷需要多换10-20%,经过多轮谈判,最后阿根廷以北部79万km2的土地置换巴西自乌拉圭边境至69万km2的土地,将从巴西置换的土地作价2200万唐元交付三国,除抵扣82万的军舰款项外,只要了500万唐元的金钱,10年付清,其余由三国援建工业设施,重中之重是海军造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