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23

第23章 华夏故国行续7

1866年1月16日,清廷与三国进行正式会谈。

是日一早,唐国鲁王王妃莫清涟、明国郑王王妃常思馨、宋国秦王王妃周依兰在叶赫纳拉硕颜、钮钴禄氏、叶赫纳拉婉贞的陪同下前往皇宫,携带三国皇后的礼品拜会慈禧、慈安两位太后和同治皇帝。

钟粹宫内,慈安、慈禧两位太后安坐主席,同治被慈安抱在怀里,三位王妃在客位就坐,三位福晋下首相陪。三女把各自国家皇后的礼品奉上,计有唐国的锦缎、茶叶、御酒,明国的首饰、咖啡、钻石,宋国的化妆品、保健品、宝石等,另外三国的吃食(给同治的)、书籍、家具、电器(以配备电池的为主)、还有给同治的小玩具等,琳琅满目,把两个女人乐的合不拢嘴。同治更是高兴,不顾阻拦,一手拿起玩具,一手拿着吃食,大呼小叫,兴奋异常。慈安慈禧颇为尴尬,慈禧出言训斥,被三女劝止。

莫清涟说道:“陛下聪慧异常,但毕竟年幼,此乃天性使然,太后不必在意。假以时日,必成一代英主。想我那皇侄,年幼时也是如此,这不年龄一长,就和小大人一样,看着令人心疼,皇嫂也是时时叹息,说孩子大了,就不和父母亲近了。”常思馨、周依兰二女纷纷附和。

慈安垂泪道:“先帝去得早,这小小孩儿,就得承担大任,我姐妹二人岂不心疼。现在我姐妹就盼的他快快长大成人,挑起这一国重担,到时我姐妹也可清闲了。”

常思馨安慰道:“太后勿忧,陛下如此聪慧,得师傅教导,必能成才。现在两位太后精明强干,两位皇叔、宗室忠心耿耿,又能勇于任事,更兼朝内贤臣满朝,必不会误了国事。”

慈禧道:“承姐姐吉言,但愿如此。”

与宫内其乐融融的气氛不同,谈判现场的气氛要严肃的多,虽然上次姚振绪一行已基本定下建交的方向,在途中双方礼部官员也就一些基本原则大致确定,但细节上的问题还是不少。

在人员往来上,三国的建议是允许各国国民自由往来,理由是三国之间已经如此,但清廷坚决不许。因为清廷深知自己与三国的差距,如果允许各国国民自由往来,将会造成国内汉人精英大批外流三国,给清廷带来重大伤害。最后双方达成妥协,三国国民来清不限,清国国民去三国须有当地官府出具的凭证。

在移民问题上,清廷倒未纠缠。因为各地的失地农民、失业的城市居民也是清廷的不稳定因素,能够把这个头疼推出去,何乐而不为。最后曾国藩提出,移民损失了清廷国力,三国需给予补偿,三国代表到是很诧异于曾国藩的态度,不过补偿对于三国来说不是大事。最后商定,清廷在各省成立专职移民署,专人负责组织移民,以家庭为单位,每一人三国给予五块银元的补偿,每月结算一次。三国要求在西北救出的难民应不在补偿之列,清廷不允,最后西北难民也在补偿范围,但三国要求补偿以物品为主,少给现银。而清廷想要的就是现银,最后确定的物品、现银各占一半。

外东北俄罗斯占据的失地,清廷很痛快地答应明国去收复,收复后为明国领土,因为他们自己也办不到。后来在将来各国扩张方向上,双方再起争议。三国要求事先划定范围,同族之国不在领土上冲突。西部汉唐故地、北部蒙元故地、南部华夏故地三项,三国只允许清国取其一,余者任由三国自取。满清诸人被三国的大胃口吓了一跳,他们到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应诏到京的左宗棠提出如果各国接壤恐多生事端,不允三国占据。最后双方妥协,满清对以上三地不再扩张(实际他们也没这个能力),但三国也不能直接占据,拟给将来的三国诸王分封使用,将来分封的诸王应独立建国,不为三国的附属,外东北不在此列。接着双方就外东北的范围做了界定,大致面积为500-600万km2,其余直到乌拉尔山,为三国诸王封国。另外西部疆域也做了界定,清廷疆域直到巴尔戈什湖,余者任由三国去取,将来给三国封国。不过左宗棠提出,现在西部被阿古柏、俄罗斯占据,清廷为华夏收复失地,三国应予以支持,免费供给武器。左宗棠的提议让三国对他高看了一眼,非常痛快的答应。

关于西北平叛,清廷要求三国援军归清廷指挥,三国坚决不许。三国认为,三国的编制、武器与清廷不同,归清廷指挥只会贻误战机。再说这么长时间没有平定这些暴民,可见前线将领的无能。这一言语一出,满清大员大哗,纷纷出言驳斥。最后达成妥协,就是双方各打各的,从两侧向中间突击,会师为止。清廷要求给部队换装,三国不允,认为现在清廷的装备对暴民来说,已经不错,再换装意义不大,这与左宗棠将来对付俄罗斯、阿古柏不同,对这个羞辱性的评价,满清诸人难得的没有反驳,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一项建议。最后商定三国出兵军费自行承担,清廷地方官员予以配合购买粮草。

关于海关关税,鉴于现在海关总税务司为英国人赫德,专业水平尚可,但满清进口关税明显偏低,三国将为满清专门培养海关人才,待其合格后上岗替代各国洋员。赫德的任职按照任期制,重签聘用合同,到期不聘。对于这一条,奕非常不解,他原先对赫德印象极好,但在欧阳震给其解释了关税过低的危害,一是西洋产品长驱直入,二是清国产品、原料低价出口,损己补人,犹如割肉饲虎。立时就想开革赫德,欧阳震阻止了这个情绪化的做法,认为按照已定规则行事,有利于提升满清在国际上的形象。且在解聘赫德之前,须利用谈判逐步提升关税,看起表现,无论好歹,到时不再续聘就是。在赫德去职以后,在满清合格的总税务司人选具备任职条件之前,可由满清在三国招聘代理人选。听到这里,满清诸人才勉强按下立即开革赫德的念头。

关于满清军备问题,满清担心的一是西北俄罗斯、阿古柏,二是海防。对于西北的俄罗斯、阿古柏,三国以承诺给左宗棠的部队换装(现在东北没有问题了,西南由于英国与三国的签约,估计也可消停一阵),并要求满清承诺不拆散左部编制,以利西疆,满清也答应了。满清再提给平叛部队换装,可以购买,三国坚决不许,认为满清现在的装备维持治安已经足够,大批先进武器流入内地,对华夏子民不利。满人权贵明知是三国防备满人残害汉人,可也无话可讲。对于海防军舰,三国表示为华夏计,三国拟在满清制定码头设立军港,并同时为满清培养海军官兵,待培养的海军官兵合格后离去,培训资格的考核由三国海军部派员进行。满清提供的港口条件须满足三国海军需要,三国海军离开时满清必须作价购买设施和余下军舰,满清不许,认为是保护华夏子民,必须免费,冯九如的一句话就把满清诸人噎的说不出话来,他的意思就是虽同为华夏,但毕竟不是一国,亲兄弟还需明着算账,何况国家。且为满清糟糕的财政计,前3年三国驻防舰队费用全由三国承担,再后三年三国承担一半,再后直到离去满清承担全部费用。虽然不很理想,满清诸人也接受了这一条。

关于满清属国,三国要求满清下旨与三国建交,三国不要求满清的属国奉三国为宗主国,三国在属国享受满清的待遇即可。在属国遇到外敌侵略或内乱时,如满清处置不力,三国代为处置,满清不得干涉。所有属国如擅自与他国签约,满清须予以制止,如满清不作为,三国行之。满清对于这一条到没有什么疑义,很痛快的答应了。

关于不是属国的近邻日本,提到这个国家满清诸人很奇怪,因为这个国家在该区域的存在感很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三国对其极为警惕(当然是受三国陛下身边的高级顾问的影响),认为这个国家虽小,但野心极大,如不遏制,将来必受其乱。听到三国如此说,奕表示,人本听凭三国处置,满清概不插手。

虽然以上几条中的意思多处隐含三国不插手中原的表述,但这些满人权贵并不放心,要求在签约时明确注明这一条,三国诸人听此均大为不爽。三国共推唐国鲁王傅士勤对此回应,傅士勤肃容道:“几位王兄和大人的担忧,小王认为大可不必。因为这事挑明,对我等双方并无益处,徒伤和气。”

“王兄此话何意,还请明示。”恭亲王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