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22

第22章 华夏故国行续6

出发时,满清诸位权贵被三国的四轮马车镇的说不出话来,舒适、快捷、美观、大方,种种溢美之词脱口而出。幸好三国早有准备,他们此来,建交、移民、平叛仅是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震慑满清朝野上下,令其生不起争锋的念头。傅士勤与李青安、林平和二人商议一下,以来时带的车辆多为由,赠送满清权贵14辆四轮马车,另有赠送两位太后、同治的三辆皇室专用车辆随行。看到三国准备的如此充分,奕等人稍作推辞,就顺水推舟地接受下来。

途中,满清诸人对马车内的配备赞叹不已,马车内可坐可卧,后座还有分隔小间,可坐用人3-5人,前排车夫座位也可做2人(幸好可坐2人,要不满清的车夫还不会驾驭这样的高科技马车呢,正好一位三国车夫驾驭,一位满清车夫协助学习)。车内茶几、座椅、茶水齐备,还有一个小小书桌,文房四宝齐全,可接访2、3人在车谈话,算起来,每车最多可乘10人而不觉拥挤。

马车内,奕正在沉思,他可不是那种毫无见识的狂妄之徒,作为被人称为鬼子六的他,见识、眼光均非其他满人权贵可比,要不然慈安、慈禧也不会把军机处交给他。三国看似满怀善意,又是给福晋赠送衣物首饰,又给自己几位赠送豪华马车,可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三国极为自信,三国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他们的示好看来仅仅是为移民方便而已,移民结束后呢,三国还会对朝廷这么友好吗?还有国内汉人看到同族这般强大、富足,要是起了取朝廷而代之的想法怎么办?到时汉人起事,奕用脚趾头去想,也知道三国绝不会支持朝廷,对朝廷最好的结果是三国两不相帮,但这种可能性很小,三国很大的可能是支持他们的同族,想起傅士勤言语中对回回要灭族的狠辣及三国皇帝的反应,一个屠杀我同族就足够他们出兵了,想到这,奕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这时,车外传来奕譞的声音:“六哥,停车,让我上来。”

安排车夫停下,一脸兴奋的奕譞上得车来马车继续前进。奕看着这个聪慧而有点懦弱的七弟,问道:“什么事让你这么急的赶过来,出了什么事?”奕譞的本职是领侍卫内大臣,负责此行的行进安排和安全,所以奕才有此问。奕譞自己寻个座位坐下,端起侍女倒的茶喝了一口道:“一切如常,能有什么事。就是小弟刚才突然想起一事,这才来向六哥请示,请六哥允可。”

奕看着平日里在自己面前嘻皮笑脸的七弟难得的这么严肃的与自己谈话,大为好奇,问道:“什么事这么重要,能让我们的醇王爷亟不可待地来找我,连到京城都等不得,讲来听听。”

奕譞听到自己六哥调笑的话,也不以为意,他这个六哥自小聪明异常,差一点就能登上皇位,对自己自小非常爱护,自己深知各方面与其相差甚远,也没有过争锋的念头,所以兄弟二人感情很好。听到六哥还是同往常一样看待自己,正色道:“六哥,小弟想来,这次与三国建交时肯定的,平叛也没问题,这不军队都到了,以三国屡屡打败西夷的实力,那些回回还能翻了天。小弟想三国对我朝如此友好,待建交事毕我朝必派出答谢使,到时小弟愿毛遂自荐,前去三国,为兄长分忧。”

奕大讶,他想破头也想不到自己的这个七弟急急忙忙的跑来就是为了这事,看来三国的强大、富裕连自己的弟弟、朝廷的亲王心生向往,何况去其他人呢。想到这小子光想着自己去快活,却不来与自己分忧,奕一阵气闷,没好气的道:“谁告诉你要派答谢使了?即使要派,怎能派你出去。想你堂堂亲王,去国万里,太后怎能允许?为兄怎能心安?”

听到奕如此说法,奕譞登时大急。他才时才25岁,正是好动的时节。虽然自幼锦衣玉食,没有受过什么委屈(除了跟着四哥跑去承德避难),政务上也不想操什么心,也没什么野心,所以玩乐的心态占了上风。昨日宴席上他与三国官员在一起,被三国官员谈到的日行千里的巨轮、快速的火车、可瞬息间传信千里的电报、可与原处通话的电话,弄得心驰神往,心向往之,恨不得立时赶去玩耍。可自己这个掌权的六哥却说派不派答谢使还在两可,即使派还得太后允许,可要太后允许好办不好办不说,但要让面前这个六哥说情,以他刚才的态度,可能性很小。看到自己的期望正一点点化为泡影,奕譞如何不急,看来要去三国还是得自己的这个六哥允许,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去游山玩水(实际上他就是这么想的),而是去办正事,或许还有转机。想到这,奕譞一脸严肃的对奕道:“六哥,答谢使是必须派的。想那三国如此友好,解决法夷租界,借兵平叛,赠送我兄弟重礼,如何能不去答谢。再说小弟此去,并不为玩耍,而是有正事。这三国兵舰、洋枪、洋炮如此犀利,如能购来,必能增强我朝实力。再说火车、电报、电话如能引进,将大大有利于我朝。且我朝与三国同文同种,如能派出一批士子前去学习,回国定能大用。小弟为先帝亲弟,今上亲叔,前去三国更能显示我朝的重视。至于去国万里,这有什么,三国来的均是当朝皇帝亲弟,兄长荷国之重,不能轻离,就由小弟代兄前往,尔等不嫌路途遥远,我爱新觉罗家的子弟还怕什么?”

听到奕譞慷慨激昂、半真半假、公私兼顾的一番话,奕也不好再说什么,总不能再说你小子的真实想法就是游山玩水,其他的都是托辞。如果真能达到他所说的那样,倒也不错,这小子说的也对,他的身份正合适,不过也不能这么轻易同意,还得让他在忐忑一阵才好。想到这,含含糊糊的对奕道:“派不派答谢使,须有太后的懿旨。如果要派,太后又允你出去的话,为兄不会反对。为兄望你到时以国事为重,把玩耍的心思放下。如果耽于玩乐误了正事,到时我饶不了你。”

奕譞此时才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喜滋滋的对奕道:“只要六哥不反对就好,太后那里,小弟自去分说,我这就告诉婉贞去。”

奕一听不好,这小子这就狐狸尾巴露出来了,敢情他是想带着老婆去玩,其余都是附带,连忙道:“没影的事告诉婉贞干什么,不行。即使去,也只能你去,婉贞不能去。”

奕譞听到这,不高兴了,不服气地道:“婉贞怎么不能去,人家三位亲王都是带着王妃来的,怎么我朝不行?”

奕听到奕譞如此说,才知道自己的弟妹也是玩心甚重,说不定奕譞来此也是她怂恿的,但这事绝对不行,不能让他们有这个万一之想,一脸正色地对奕譞道:“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人家是知道我朝天子年幼,太后垂帘,才派的女眷,好方便两下沟通。婉贞去干什么,太后能舍得?”

听到奕的分析,奕譞才知道自己老婆去的难度远大于自己,不过也好,婉贞不去自己也方便些,顶多回来时给婉贞多买点衣服首饰,安抚一下。不过说服太后,还得婉贞去合适,看来得回去好好劝说一下老婆,不能让她怠工,连自己的事都误了就不好了。想到这,垂头丧气的对奕道:“婉贞不去就不去吧,都听六哥的,不过六哥,我的事可不能再出篓子了。”

奕气道“滚。”

按下奕譞如何去说服他老婆不提,车队所行甚速,傍晚在通州临时驻停,一宿无话,次日一早,车队继续前行。

1866年1月14日下午,车队到达北京城外。途中,两国官员就进城事项、礼仪(见到满清太后、皇帝不行跪礼这是三国的定策和底线,初时几位满人大员还想争取,但三国寸步不让,且满清汉员均不支持,最后只好同意了这一条)、议程、城内宿处基本达成了一致。最后商定,三王的护卫(均为一个满编亲卫营)除各派出一个连队进城与宫廷侍卫护卫使团外,其余在城外军营驻扎。三国三位副相心想谅那满清也不敢动什么坏心思,就没有再所说什么,按照途中谈好的方案入城,余者有清廷兵部安排在城外。

清廷对三国来使极为重视,将旧英亲王府、旧诚亲王府、旧庆亲王府整修一番,供三国亲王及使臣居住。俗话说国家有排山倒海之力,此语不假,仅仅三天多的时间,就将三座旧王府整修的焕然一新,可见清廷虽然腐朽,但有些时候还是能办点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