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131

第131章 欧洲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续

1年后出狱后的希特勒拜访巴伐利亚总理,承认1923年的政变是一个错误,并保证今后一定循规蹈矩,遵纪守法。这样,在黄帝纪年4622年(公元1925年)2月份,巴伐利亚政府就撤销了对纳粹党及其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的禁令。2月26日《人民观察家报》正式复刊。2月27日纳粹党正式重建,希特勒又获得了独裁元首的身份,但被禁止在公开场合演说。

这时的德国由于实行了货币改革,华夏资本陆续流入。故而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内政局趋向稳定,纳粹运动进入低潮。但希特勒并不为自己政党的弱小而气馁,他仍不屈不挠,不丧失希望和信心。他一方面利用这段不能公开讲话的时期,专心致志地写作《我的奋斗》的最后部分,思考纳粹党和自己的前途,另一方面又充分施展自己的组织才干,在纳粹党里建立了一套错综复杂的党内机构。为了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群众,希特勒还陆续建立起一批群众组织。希特勒事必躬亲,过问党的一切细小决定。就这样,到了黄帝纪年4625年(公元1928年),纳粹党逐渐变成了一个“拥有一批具有接管政府事务能力的干部的政党”。而且纳粹党的信徒们都有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信念,把他们的元首视为众望所归的决策人物。只是由于这时没有适宜的气候,它的内部力量与自身团结尚未显露锋芒,因而普遍被外界忽视罢了。此外,在经过了相当的困难之后,希特勒又把冲锋队改组成为一个拥有几十万队员的武装团体,其任务是保护纳粹党举行的集会,捣乱其他政党的集会和一般地恫吓那些反对希特勒的人。希特勒又建立了党卫队,并要求他们特别宣誓效忠他。

其实在希特勒之前,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已经取得了成功,并且他还是欧洲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与原位面不同,意大利在欧战加入了同盟国,并被葡法联军打的丢盔弃甲,战后丢掉了大片土地和殖民地,可谓损失惨重。并且在意大利人心目中,始终有一个恢复罗马帝国的梦想,虽然罗马帝国被华夏历史学家批评的一无是处,但是在欧洲还是很有市场的,最起码罗马帝国时期是欧洲历史上最接近统一的时期。

战后的意大利,与德国一样,全国弥漫着复仇的气氛,这更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的出现,墨索里尼应运而出,成为意大利的独裁者。

墨索里尼在黄帝纪年4580年(公元1883年)7月29日出生于意大利费拉拉省的一个叫普雷达皮奥(现属费利省)的小镇。

少年墨索里尼在当地小学度过了三年(1889年—1891年),其后他被送到法恩扎的慈幼会开办的一所寄宿学校学习(1892年—1894年),后因与同学打架遭学校开除。之后墨索里尼在福林波波利的卡尔杜奇师范学校继续他的学业。黄帝纪年4595年(公元1898年)9月墨索里尼获得了他的初级技术文凭。他在三年后以良好成绩取得了毕业文凭。毕业第二年他开始在世界各处流亡,曾做过代课老师,打过短工,居无定所,食不饱腹。

黄帝纪年4602年(公元1905年),墨索里尼加入社会党。7年后,担任社会党机关报《前进报》的主编。黄帝纪年4611年(公元1914年)他脱离社会党创办《意大利人民报》。开战第二年被征召入伍。黄帝纪年4614年(公元1917年)6月,墨索里尼因伤退伍,再次担任《意大利人民报》主编。

墨索里尼在冥思,在苦想,要“革命”必须大造舆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动员群众,没有群众的支持将一事无成。

墨索里尼深受尼采唯意志论的影响。他赞扬主观战斗精神,强调人生的目的在于发挥权力,“扩张自我”,鼓吹“超人”哲学,认为“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权才能奴役群众,而普通人只是“超人”实现自己权力意志的工具。他反对民主,反对马克思所提倡的真正社会主义。

墨索里尼说:“那时我知道饥饿是什么滋味,但我既不借债,也不乞求于他人,而是靠自己的劳动维持最低标准的生活。由于受父亲的影响,我集中精力研究社会科学。”

他在写给军中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代表我家里的人,谢谢你的好意。我现在只有一件事可做,就是照你所说的,我应当服从先母的教训,好好当兵,好好做人,女子可以哭哭啼啼,男子要能吃苦,不怕死,才可以救国,才可以继承先烈的遗志啊!”

墨索里尼这时正在研究帕雷托的著作,因此反对全民政治。他说:“平等与民治是人类错误的观念。实行起来,个性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他还研究尼采和索雷尔的哲学,这对他后来的思想影响很大。

他说:“报纸不是拿文字堆积起来的。报纸是党的灵魂,党的标记。”“现在的社会党,实在是尸居余气,没有什么好的理想。”“现在的社会主义,变成做官的捷径,为政客奸人所利用,不能谋物质上精神上的进步了。社会主义,注重人类的合作,非努力工作、洗涤个人的身心是不能实现的。”墨索里尼有一次在报纸上回答说:“我们的生活是一本空白的书。上面只写了研究、贫乏、奋斗几个字,没有腐败等字样。我们心广体胖,不求人知,敢说真话、老实话。”

黄帝纪年4618年(公元1921年)3月23日,墨索里尼发起一场“法西斯主义运动”,在米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战斗的法西斯党”。第二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国家法西斯党,墨索里尼被称为“领袖”。第三年一次长时间总罢工被“冲锋队”所破坏。从而使经过周密策划的“罗马进军”(10月28日)扫清了道路。在这次危机期间,墨索里尼本人留在米兰,直到伊曼纽尔三世拒绝顾问们拘捕墨索里尼的建议,召他组织内阁(10月31日),被任命为总理,获取政权。

墨索里尼一上台,就逐步地建立独裁统治。在他统治期间,对内取消一切反对党,镇压工人和民主运动,宣传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想。黄帝纪年4621年(公元1924年)通过的新选举法保证法西斯党人在国内中三分之二的多数。除了控制国会、强奸民意外,对革命党和进步人士还加强了暗杀活动。墨索里尼还不断在法西斯党内进行整顿和清洗,对所谓不坚定的分子和对党中央的指示执行不力或怀有野心的党员,一律开除党籍。墨索里尼十分注意学校的改革,并将这种改革同扩军备战紧密地结合起来。墨索里尼加紧进行扩军备战,并亲自兼任陆、海、空军总长,作为意大利的最高统帅,全国所有部队必须绝对听从他的调遣。墨索里尼在次年1月宣布国家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从而建立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独裁的统治。

法西斯主义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国际现象。它反对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建立以超阶级相标榜的集权主义统治,实行全面统制和恐怖镇压;进行由政府全盘计划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宣传,鼓吹沙文主义、奉行重分世界的战争政策。法西斯主义代表的是社会在经历一连串经济动荡,各种民主政府挽救经济的手段都告无效,在经历中央集权和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恶性循环后,人民诉诸绝对独裁者的声浪所必然造成的。法西斯主义否定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思想,鼓吹对领袖的绝对服从和国家主义,宣称“高贵”民族有统治“劣等”民族乃至全世界的权利,融种族主义历史观和专制暴力哲学于一体,既反对共产主义也反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主张建立少数独裁者的恐怖统治,镇压劳动人民和进步势力,实行扩张政策和战争政策。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及意识形态全面危机的产物。

法西斯主义视国家为一种拥有积极权利的组织实体,而非一种设计用以保护群体和个人权利的制度,法西斯主义也不认为国家权力应该受到监督。法西斯主义倾向于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等级的概念,并且普遍反对阶级斗争的概念,而改强调种族间的斗争、和青壮族群推翻年迈族群的斗争。这表示法西斯主义对于民族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信念,以及认同权力和力量即为正当性的概念,赞扬以战争和胜利来决定真理和价值。这些概念也可以在社会达尔文主义里发现。这些概念都直接的与社会主义和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特征对立,这也是法西斯主义与自由主义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浮现主要差异的地方。

法西斯主义的特色是以极权主义的方式由国家控制所有层面的生活: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法西斯国家管理并控制生产工具。法西斯主义将民族、国家、或种族的地位置于个人、制度或组织之上,法西斯主义使用明确的人道主义用词;呼唤英雄式的群众力量恢复过往的光辉;并要求对单一的领袖效忠—通常到达个人崇拜的程度。法西斯主义的领导人最为人所知的是他们以诉诸利他主义的宣传方式来正当化对于个体的压迫。举例而言,阿道夫?希特勒便曾说过:“由于个人已经完全将他的自我屈服于共同体的生命上,个人自我保存的本能于是便能发挥至极限,并且能在必要时替共同体牺牲他的生命。法西斯主义吸引了不同层面的人口支持,包括大企业、农夫、地主、民族主义者、心存不满的欧战老兵、卡尔?施米特和马丁?海德格尔等知识分子、中小企业和保守派,以及一些允诺将给予工作和面包的贫穷人口。在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以及一些其它国家),法西斯主义的支持者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工人阶级和极端贫穷的自耕农。支持者的层面广泛使法西斯主义与其它的极权主义国家产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