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120

第120章 俄罗斯内战结束

欧洲的英法德三国由于在战争期间丢失了大量殖民地,觉得自己吃了大亏,三国在世界地图上比比划划,除了被华夏收入囊中和英法荷占据的殖民地外,世界上已经基本没有无主之地了(说是无主,是指没有大国占据或为后盾)。但说基本没有,并不是一点没有,中美洲各国如同一道道美味,吸引着这三个贪婪的欧洲大国。

但是中美洲各国虽然没有大国撑腰,但是就在唐国及北美各国眼皮底下,如果他们要有想法,那就大事去矣。但在三国意向性的征求唐国及凉蜀曹越陈蔡六国的意见时,得到的反馈让他们大喜过望,七国的一致意见是除了墨西哥不允许欧洲大国染指外,中美洲五国国他们一概不会过问(伯利兹是英国殖民地),任欧洲大国享用。虽然面积广大的墨西哥不能瓜分有点遗憾,但是中美洲五国也不无小补,于是三国无耻的于黄帝纪年4618年(公元1921年)5月至6月间向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五国提出了合并或者保护的要求(南北美安全协议均未包含墨西哥及此五国及加勒比诸国)。

中美洲五国当然不会答应,独立多好啊?主要是这五国都是独裁国家,独裁者当然不想放弃权利,但是刚刚经历过欧战的三国虽然损失巨大,但也不是这几个小国可以抗衡的。在如狼似虎的三国海陆空军的打击下,五国分别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沦陷。最后英国获得危地马拉,并与伯利兹合并,成立英属中美领地,面积13.1852万km2;法国获得萨尔瓦多、洪都拉斯,成立法属中美领地,面积13.3212万km2;德国获得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成立德属北美领地,面积17.2528万km2。三国已从西欧罗巴的发展尝到了甜头,计划将中美领地当成本土发展,将其提升到与北美领地一样的地位,于是全部驱逐了原住民,威逼南美及墨西哥接受这些移民(只要不要这些国家的土地,让这些国家接受移民华夏国家是不会过问的)。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英法德三国分别向北美领地分别移民260万、280万、240万人。

看到英法德三国各有斩获,新俄罗斯、美国、新奥地利、新西班牙、新意大利也都坐不住了,大陆我们捞不到了,但还有海岛啊。在黄帝纪年4618年(公元1921年)下半年里,美国获得了波多黎各,新俄罗斯获得了海地,新奥地利获得了多米尼加,新西班牙获得了巴哈马,新意大利获得了牙买加(从英国人手里买的,花了60万英镑)。这些国家获得这些海岛后,立即把原住民驱逐到了南美各国及墨西哥,将这些国家变成了自己的领地,从自己国内移民,全面占据了这些海岛,英国人把自己原先殖民地(古巴、多米尼加等地)的原住民移民到了英属中东殖民地,全部换上了自己的族民,一时间,欧洲仿佛回到了殖民地大开发时期。

华夏国家对于欧洲和西欧罗巴诸国的扩张冷眼旁观,没有干涉,因为此时华夏国家深知,欧洲诸国在欧战中出尽了血,需要稍微补充一下。这些地方资源短缺,位置并不重要,让这些国家占据没有大问题(只要地峡运河在华夏手里就行了,并且华夏与这些国家约定,不得在新的北美领地开凿运河,否则视为对华夏的挑战),还能让他们加快恢复,为下一次大战做好准备。

此时华夏国家还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关心,就是俄罗斯大地经过两年多的厮杀,红白双方终于打不下去了,要罢战了。这个位面中,有着统一政府且获得欧洲大国剩余军火及中华、兰芳支持的白俄,比原位面中更有战斗力,没有被红俄向原位面中各个击破。虽然白俄控制区人口少一些,但是在欧战将领及新俄罗斯、西俄中层军官及足量基层军官、军士的带领下,与狂热的红俄军队战了个旗鼓相当。

红俄方面,有三位皇太子的鼎力支持,还有狂热的信仰及连坐法,虽然有经验的军事将领不多,但是战争是最好的军校,大批军事将领经过残酷的战争的训练,已经成熟起来。伏龙芝、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叶戈罗夫、布琼尼、伏罗希洛夫等军事将领以及托洛茨基、斯大林、基洛夫等政治领袖在内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红俄的顶梁柱。并且红俄在内战之中,军需、粮食无忧,使得红俄比原位面中更是毫无后顾之忧。

黄帝纪年4617年(公元1920年)4-5月,红白双方在特维尔、雅罗斯拉夫尔一线爆发大战。白俄统帅为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勃鲁西洛夫(BrusilovAlekseiAlekseevich)骑兵上将,下辖四个俄罗斯共和国集团军、一个波兰、捷克混编集团军,总兵力达140万人,装备有1200辆战车,4690门100mm以上身管火炮,1600架飞机。

红俄方面,伏龙芝为统帅,叶戈罗夫为参谋长,基洛夫为政委,下辖两个方面军,司令分别为布琼尼和布柳赫尔,兵力编制为10个集团军,总兵力160万人,装备有1100辆战车,4020门100mm以上身管火炮,1200架飞机。红俄方面兵力占优,白俄方面技术兵器占优,可谓棋逢对手。

总计8个星期的大战,双方打尽了所有的炮弹,在最后双方使用步兵轻武器以及骑兵的马刀进行厮杀,结果是两败俱伤。最后白俄方面死亡70万人,重伤20万人,被俘约10万人,700辆战车被毁,损失2465门大炮及856架飞机;红俄方面死亡78万人,重伤22万人,被俘约20万人,损失820辆战车、2690门大炮、880架飞机。双方在遭受了巨量损失后脱离接触,结束了战斗。

但这样两败俱伤的结果不是红白俄两方可以接受的,脱离战斗的两方加紧向自己的后台申请补充,自己加紧在国内收罗兵员,编练军队,准备再次战斗。到10月底的时候,两方已经从自己和支持者那里获得了足够的武器装备,重新组织了更大规模的军队,又一次在彼尔姆、伊赞夫斯克爆发了大战。

白俄陆军的后起之秀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步兵上将任白俄统帅,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弗兰格尔步兵中将任参谋长,下辖六个集团军,总兵力175万人。装备有来自欧洲各国及中华、兰芳的1600辆战车、5260门100mm以上身管火炮,以及1800架飞机。

红俄方面,以年轻的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为统帅,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为副司令兼任西方面军司令,叶戈罗夫为参谋长,托洛茨基任政委。下辖三个方面军,另两个方面军司令分别为布柳赫尔、布琼尼。总兵力近200万人,装备有三位皇太子援助的1300辆战车、4680门100mm以上身管火炮,以及1440架飞机。

战斗在黄帝纪年4617年(公元1920年)10月28日开始,至12月24日由于严寒及重大伤亡停止。这一次又是没有分出胜败,白俄方面死亡80万人,重伤22万人,被俘约15万人,损失940辆战车、3020门100mm以上身管火炮,以及1020架飞机;红俄死亡95万人,重伤25万人,被俘约18万人,损失840辆战车、2980门100mm以上身管火炮,以及920架飞机。

次年4-6月,双方进行了最后一次战斗,分别以白俄死伤俘40万人,红俄死伤俘约50万人,两方几乎损失所有技术兵器结束了战斗。此后再也没有大的战斗发生,因为适龄青壮年男子均已经损失殆尽,两边都筋疲力尽。且背后支援的各国纷纷投入到战后重建,也没有兴趣支援他们,使得双方没有了继续打下去的力量(华夏国家虽然没有参加战争,但是华夏需要向澳大利亚六国及亚洲六国完成移民,兰芳需要继续驱逐菲律宾群岛的原住民,唐宋明三国需要调整经济结构,且三位陛下打算内禅)。

黄帝纪年4618年(公元1921年)11月10日至12月22日,红白双方在华夏国家联席会议的调停下,在轩辕群岛有熊市举行了停战谈判。英法德三国及新俄罗斯、西俄参加了调停。经过一个多月的交锋,原欧俄地区397.99万km2的土地中,白俄面积达到202.49万km2,人口2550万人;红俄面积达到197.5万km2,人口3150万人,基本上是以战前的控制区为基准实行的分割。经过长达七年的战争,两个俄罗斯20-40岁的男子损失达到72%,且白俄还有约70万黑人,红俄还有约80万黑人。后世将俄罗斯共和国成为北俄;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称为南俄;新俄罗斯王国称为新俄;西斯拉夫王国继续被称为西俄。北俄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巴伦支海、喀拉海出海口;南俄获得了黑海的一小段出海口,总算没有成为内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