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116

第116章 停战谈判续

德国、奥地利对于协约国强行割让意大利、西班牙的土地提出了强烈抗议,认为未经当事国允许强行割让土地是不合法的。英法两国则认为,西班牙已经投降,如何处置被占领土地是占领国的权利;至于意大利,则是因为分配的土地处于占领军统治下,根本没有必要询问他的意见。

西班牙、意大利两国谈判特使激愤异常,但没有任何作用。西班牙还好说,毕竟正式投降了;意大利则不同,他还在战斗中,顶多是前线失利,还没有投降,按说协约国没有处置土地的权利,但是英法两国的无耻超过了其他各国的认识,也为欧洲下一场战争留下了隐患。

巴尔干半岛就好说了,各国获得土地本就在他们占领治下,再说奥斯曼土耳其一直得不到欧洲主流的认可,分割他在欧洲人看来天经地义。至于奥匈,国家都已经崩溃了,出现了几个独立国家,奥地利人也懒得与协约国争吵。对于保加利亚来说,一直野心勃勃,但是战败失去土地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协约国还需要考虑的就是以色列、美国(西俄已经在西非获得补偿),在战争中损失大量殖民地的英法两国本想在中东获得补偿,但是汉志及内志王国、伊拉克已经被奥斯曼土耳其抵押,已经没有多少地方了。英法两个强盗经过讨价还价,最后确定法国获得叙利亚,英国获得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在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周边划出2万km2的土地给以色列,成为以色列海外的一块小飞地。

美国要求在北非获得一块殖民地的要求被英法两国拒绝,又要求在北美获得土地的补偿也没有得到允许(尼玛,也不看看北美哪里还有土地可以划给你),美国特使气急败坏,当即离场。

看到自己的小弟如此态度,英法两国也极为不爽,最后两国商定,意大利的利古里亚区转让给美国,又将百慕大群岛转给美国作为殖民地,总算安抚住了美国人。土地分配完毕,接下来就是赔款的问题了。

奥地利指责塞尔维亚枪杀自己的太子妃,从而引起战争,应该承担发起战争的责任,需要塞尔维亚给予同盟国补偿。塞尔维亚特使据理力争,认为当时的皇储前去波黑纯属挑衅,且奥匈处心积虑发起战争,本来塞尔维亚已经同意调查,要不是奥匈开出苛刻无比的条件,战争本可以避免。

看到塞、奥双方唇枪舌剑的争执,德国也加入进来,德国特使将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前后表态的措词、照会、声明编订成册,分发给与会各国代表,证明处心积虑的发动战争的是协约国,尤其是英国。同盟国认为,如果不是英国人两边挑唆,战争本可以避免,所以战争的责任主要是英国,其次是协约国其他国家。协约国应该给予同盟国赔偿。

与会各国看到德国人提供的英国人的黑材料,英国特使顿时尴尬无比,在原位面中,德国人有心提供,但协约国作为战胜者,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这个位面中,因为是华夏国家调停,所以各国均有发言的机会,才使得英国人的真面目大白于天下。看到德国人提供的材料,不仅同盟国义愤填膺,连协约国看到英国人的真实嘴脸,也都目光不善,尤其是法国和白俄(红俄得到了调停者的邀请,但被两大军事集团共同抵制)。

英国代表团也都慌了手脚,本来战前英国人极为自信,认为战胜同盟国不在话下,所以当时格雷才如此肆无忌惮,反正这些材料德国人也没有机会拿出来。谁知战争打成这个结果,德国人与自己一样,接受调停而停战,最起码在合约签订之前,大家都有发言的机会和权利。看到英国人的窘境,华夏国家联席会议常务委员会的主持人果断宣布休会。

英国特使离开会场后立即与国内沟通,.戴维?劳合?乔治首相指示他稍安勿躁,他及外交大臣立即与各盟国协商,并邀请其他各国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外交大臣第一代寇松侯爵紧急与法国外交大臣皮雄通了电话,表明当时英国的态度是为了协约国共同的事业,而不是为了一己之利,并表示坚决支持法国分割德国土地,如果获得赔款将大部分分给法国。法国首相克雷孟梭接到皮雄的汇报后也接到了戴维?劳合?乔治首相的电话,两个强盗国家的首脑一合计,决定按下各自的意见不提,还是加紧压榨同盟国。

6月12日,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外交大臣寇松侯爵与法国首相克雷孟梭、外交大臣皮雄乘坐华夏联合航空公司的包机赶赴轩辕群岛有熊市,联袂参加停战谈判。两位首相到位后,停战会议立即复会,继续探讨停战的赔偿问题。

看到英法两国又走到了一起,德国特使暗暗叫苦,因为无论德国人承认不承认,现在协约国的军队正呆在德国国土上,英法两国慑于德国陆军战力,可能在领土上要求不大,但是真金白银还是需要拿出来的,要不然请不走这些恶客。看到德国人服软,英法代表协约国开除了560亿金马克合计约2万吨黄金的天价赔偿,约合26.7亿唐元(也比历史上的1320亿金马克少了很多,因为德国是接受调停,而不是战败求和)。

德国人当然不同意,他们的理由也很正常,那就是德国不是战败,现在仅是接受调停而停战,如果按照责任来说,英国才该拿赔款,现在英法两国拿德国当成战败国对待,德国自然不会接受。

最后还是唐国礼部尚书阮忠枢打了个圆场,认为双方不该在这些细节上纠缠不休,那就是最好以各国实际损失为依据,两相冲抵后再以现在的态势为主计算军费,其实就是和稀泥,但这个建议明显对协约国有利,因为他们现在的态势明显有利。德国特使提出异议,认为必须将英国人存心发起战争做出补偿,调停各国也都接受了这个条件。

实际上华夏国家的调停者也是根据三位皇太子历史经验对参会人员做出了安排,原位面德国知道2010年才还清赔款,主要是太多了,德国在原位面1919年至1932年还了360亿金马克,对于参会人员的安排就是要接近这个数值。经过各国讨价还价,最后确定德国需要拿出420亿金马克(合计14954吨黄金)约合19.93亿唐元,分十五年还清。西班牙、意大利、保加利亚、奥地利、奥斯曼土耳其就不需要赔款了,他们将付出土地的代价。

在这些赔款中,法国获得最大的份额,达110亿金马克,约合5.22亿唐元;英国次之,获得99亿金马克,约合4.176亿唐元;葡萄牙获得66亿唐元,约合3.132亿唐元;塞尔维亚获得44亿金马克,约合2.088亿唐元;白俄获得22亿金马克,约合1.044亿唐元;比利时获得33亿金马克,约合1.566亿唐元;芬兰、波兰、捷克、希腊、新俄罗斯、罗马尼亚、以色列、美国、西俄、两个日本5到10亿金马克不等的赔款,协约国军队将在得到30%的赔款后撤离德国领土。

之后就是华夏诸国与两大军事集团算总账的时候了,英国欠华夏国家贷款、货款约6.2亿唐元,法国欠4.8亿唐元,德国欠5.6亿唐元(这三个国家千方百计还了一部分),其他各国除了俄罗斯外(已经被华夏拿到抵押物了)均欠2-5亿唐元的货款、贷款。最后商定,英国把澳大利亚、新西兰作价3.16亿唐元冲抵英国欠款,并将海峡殖民地作价3000万唐元卖给华夏诸国,其余将在德国赔付的款项每年拿出65.6%交给华夏诸国以付清欠款;法国将印度支那殖民地以3600万唐元的价格作价冲抵欠款,其余将在德国赔付的款项每年拿出85.1%交给华夏诸国以付清欠款;德国将德属西南非作价4000万唐元,其16艘战列舰作价5000万唐元,德国国内近百家余家大型工厂设施作价4.7亿唐元,结清了与华夏国家的欠款。在德国还清欠款之前,华夏诸国为德国提供安全保证,并监督德国的赔款正常支付。华夏国家也都与其他参战各国决定了以德国赔款、工业设施支付货款、贷款的协议。

黄帝纪年4617年(公元1920年)9月10日,在华夏国家的监督下,与会参战各国签订了《有熊停战协定》,将各国的土地、赔款以及其他事项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欧洲大战正式结束。与会各国回国要么准备赔款,要么接收土地,一时间,欧洲大陆除了俄罗斯外,恢复了暂时的和平。各国对这个条件都不满意,都认为自己吃了亏,正如协约国总司令福熙所说:“此非和平,乃二十年之休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