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113

第113章 残破的欧洲

近六年的欧洲大战(这是华夏国家的说法,欧洲大国仍固执的认为是世界大战),加上大规模流感,使得欧洲损失惨重。并且由于流感,未决出最后的胜利者,就被华夏国家喊了暂停,使得欧洲大国的上层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个位面中,由于红俄面对的是一个有组织的政府,而不是原位面中各自为战的白俄将领,所以处于生死攸关的红俄领袖没有心情在国外搞三搞四,所以德国、匈牙利没有红党暴动,建立新的政权(实际上匈牙利被协约国占领)。并且欧洲的捷克共和国、波兰共和国、芬兰共和国成立后,出于对俄罗斯根深蒂固的恐惧,他们出兵帮助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独立,为自己建立缓冲区和盟友。由于这些地区原被德国占领,又在俄罗斯帝国时期被俄罗斯人百般欺压,所以独立的意愿很强,在协约国军队击败德奥联军后,这些国家顺理成章的的独立,并得到了赵国、燕国、宋国及其他华夏国家的大力支持。

欧洲大国可谓伤尽了元气,去年的最后一战,榨干净了最后一点人力、物力。法国去年战死、流感而死、重伤而死210万人,重伤致残60万人,被俘30万人,永久劳动力损失达270万人,加上此前几年的损失,永久劳动力损失达580万人(殖民地占比20%),加上180万妇女幼童及120万人的平民死亡,法国及新领地总计损失人口764万人,新领地及本土本族人口5486万人(新法兰西1250万人,本土4236万人),比战前减少464万人。不过在战争期间分批接受了500万黑人和90万阿拉伯人,以及220万中亚人和100万北亚人,除去在战争期间劳累致死、流感而死、征兵在战争中寺外的外,尚有325万、52万、153万、75万合计605万人,所以整个法国的总人口比战前只多不少,劳动力所缺不多,但是本族青壮大量死伤、残废,令法国上层忧心忡忡。另外、与法国毗邻的几个区的工农业设施全毁,加上后方大量工厂、交通设施毁于轰炸,战后的法国一片狼藉。

英国人也不好受,去年英国战死、流感而死215万人,重伤致残65万人,被俘35万,永久劳动力损失280万人,加上前几年的损失,永久劳动力损失达550万人(殖民地占比19%),加上移民的150万妇幼及战争中死亡的60万平民,英国总计损失人口达655万人,海外领地及本土尚有6610万人(本土4050万人,英属北美1805万人,澳大利亚637万人,新西兰118万人),比战前减少本族人口440万人。英国也在战争期间接受了600万黑人和120万阿拉伯人,以及240万中亚人和110万北亚人,由于英国人残酷的奴役及战争、流感而死,他们的死亡比例很高,虽然出生了不少幼儿,战后仅有360万、62万、168万、70万,合计660万人。如同法国一样,英国及海外领地的总人口比战前只多不少,但外族人口过多,也令英国傲慢的白人上层极为不爽,几次欲将这些外族遣往殖民地,引发了不少暴乱,加上国内重建需要劳动力,也就只好让他们继续呆在英国,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麻烦不断。

德国人的损失比起这两个国家只多不少,去年鼓足勇气的最后一战,德国人死伤惨重。去年德国战死、流感而死195万人,重伤致残59万人,被俘25万,永久劳动力损失254万人,加上前几年的损失,永久劳动力损失达684万人(新移民的死亡占比12.5%),加上移民的280万妇幼及战争中死亡的90万平民,德国总计损失人口达968万人,海外领地及本土尚有7373万人(本土6083万人,新德意志1290万人),比战前减少本族人口627万人。与英法一样,德国也在战争期间接受了700万黑人和130万阿拉伯人,以及400万中亚人和180万北亚人,由于德国人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导致残酷的奴役及战争、流感而死,他们的死亡比例罪高,虽然出生了不少幼儿,战后仅有390万、72万、220万、100万,合计782万人。如同英法一样,德国及海外领地的总人口比战前只多不少,但外族人口过多,也令德国傲慢的白人上层极为恼火,但他们已经没有殖民可以遣送,只好留着这些他们眼中的劣等种族在德国。

与以上三个国家相比,俄罗斯的损失更为惨重。退出战争前总计永久劳动力损失550万人(新俄罗斯为60万人,西俄不在其中),加上感染大流感的青壮死亡320万人(两个俄罗斯正在苦战,根本没有购置疫苗和流感特效药的可能),欧战平民死亡140万人,俄罗斯本土损失人口达950万人。加上芬兰独立及前期被德奥占据后期独立的几国损失的人口4800万人,还有失去西伯利亚、中亚损失人口2160万人,红俄白俄控制区人口仅有9200万人(平民损失主要在独立几国,战损独立几国占三分之一,这其中黑人220万人,阿拉伯人30万人)。白俄控制区在内战开始前控制4100万人,红俄控制区开战前控制5100万人。

此外,整个欧战意大利死亡近180万人,重伤致残54万人,流感死亡近50万人,平民死亡40万人,加上被移民的妇幼110万人,战争期间意大利总计损失人口434万人,现在本族人口还有4140万人(新意大利487万人,本土3653万人),比战前减少280万人。现在出去劳累致死、战死的,外籍移民还剩下黑人200万人,阿拉伯人32万人,中亚人102万人,北亚人51万人,合计385万人,总人口比战前稍多,但是本族青壮年的减少及混血儿的不断出生,令意大利王室及政府非常难受。还有北部工业区成为一片废墟,将来重建又要费不少事。

同盟国最惨的就是战前的二元制帝国奥匈帝国,除了战时大量战死的军人外,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克罗地亚、波黑被塞尔维亚占领,现在他们正在筹建南斯拉夫王国(与黑山、阿尔巴尼亚合并),捷克地区及奥占波兰地区已经独立,并在他们的怂恿下,匈牙利也于黄帝纪年4617年(公元1920年)3月20日独立。战前堂堂的欧洲六大列强之一的奥匈帝国现在仅能控制奥地利本土,人口不足600万,成为欧洲中部一个无足轻重的内陆小国。好在新奥地利还能认可本土,借助新奥地利(人口610万)对王室的支持,斐迪南好歹维持住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王位。

另外,保加利亚再次丧失领土几乎是板上钉钉,直到停战谈判开始前,协约国还占据着保加利亚50的领土;奥斯曼土耳其被全部逐出欧洲,领土也要大幅度缩水,现在苏丹已经被迫退位,凯末尔将军正在与另外几方势力争夺主导权,不过由于哲国的存在,保住基本地盘应该没有问题,也可震慑其他巴尔干诸国对土耳其进一步的蚕食。不过北非领地、阿拉伯地区领地应该是不能指望了。

战争结束后的态势明显对协约国有利,战线基本维持在同盟国境内,参战的各国占据的领土虽然不可能停战后全部占据,但是全部吐出来也不可能。按照华夏国家的要求,根据民族自决原则划分区域是正常的。如在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占据了西班牙78.9%的土地,能够吐出三分之一就谢天谢地了,塞尔维亚占据的克罗地亚、波黑地区根本没有再让出来的可能。葡法联军占据着意大利北部,法国也要在意大利身上割肉。此外,比利时、法国攻入德国本土后,不获得领土的补偿让他们退军的可能性极小,这一切就就需要各国在停战谈判时交锋了。

这次欧洲大战,新欧罗巴及西非北部国家作为战前被欧洲大国忽视的力量登上欧洲的政治舞台。参战的各个小国的表现可圈可点,芬兰、以色列、比利时部队在西线的表现远好于欧洲大国。比利时在自己国土不仅抗住了战前欧洲第一陆军之称的德国陆军,后期还在芬兰、以色列的支持下攻入德国本土,三国与德国陆军的交换比基本维持在1:1.2到1:1.5之间,与英法与德国陆军的交换比在1.6:1到2.1:1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塞尔维亚、希腊、捷克、波兰、罗马尼亚陆军甚至保加利亚陆军的表现也很出彩,协约国诸小国没有靠大国支持,稳定了南部战线,并且基本消灭了奥匈,促成了十余个国家的独立,要不是这些国家实在人口太少,由南线提前结束战争也不是不可能。

在新欧罗巴有新领地的国家中,表现最出彩的还是葡萄牙,前期作为意大利战线主力,打的意大利节节败退。后期独抗西班牙,打的西班牙几乎灭国,起到了远比俄罗斯更为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