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楼兰兴亡录
35521400000006

第6章

原来,张济天六岁那年,王兰花给附近一位私塾先生交了一些钱,让张济天上私塾。张济天每天都准时上私塾,下午按时回家。这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张济天正走着猛然发现路边躺着一个小女孩。张济天赶紧走上去看,只见女孩昏迷着,人长得很漂亮:皮肤白如玉,一头乌黑散乱的头发,高高的粉鼻子,樱桃下口微闭着,全身衣服破破烂烂。张济天上去摇了摇,喊道:“小妹妹,你怎么了,醒醒呀”!可是无论他怎么摇,如何喊,小女孩始终未醒。张济天一见,赶紧抱起小女孩往家里跑。一到家,张济天就大喊:“王妈,快来看看,这个小女孩一直没醒,是不是病了”?很快,王兰花走了出来,一看是个小女孩,张济天赶紧把事情说了一遍。王兰花看了看,伸手摸了摸小女孩的额头,微微有点烫,便吩咐张济天去请医生去。不一会儿,医生来给小女孩把了把脉,给开了几服药,叮嘱按时吃药即可。几天后,小女孩病好了。小女孩一见王兰花和张济天,赶紧下床给王兰花和张济天磕头,王兰花赶紧扶起来,问了问小女孩的姓名及家里情况。小女孩哭着说:“我从小我爹就去世了,只有我娘和我一起生活。我娘靠给人家洗衣服干些杂活挣些钱把我养得这么大。半月前,我娘突然得了重病因无钱看病也去世了,只剩下我一个人。我靠乞讨过了好多天,有时能讨到,有时没有就饿肚子。这两天没讨到饭,又加上发烧就昏倒在地上了。谢谢大娘的救命之恩,也谢谢小哥哥,我将来一定会报答你们的”。说着,小女孩又要磕头,被王兰花拦住了。王兰花看着面前这个小女孩,眼眶湿润了,想起自己的姑娘和丈夫。“大娘,你怎么了”?小女孩等着一双蓝汪汪的大眼睛看着王兰花问。“没事,我看见你就想起我的女儿。哎!”王兰花答道。“那她人呢”?小女孩又问道。“她早已经不在了,哎!”王兰花伤心地道,“你以后就住在我们这,只要你不嫌我们这穷就可以了”。“谢谢你,大娘。”小女孩感谢道,然后她又给王兰花磕了一个头。“你以后和济天一样,叫我王妈就可以了。”王兰花看着小女孩高兴地说,“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阿妈,我叫庄梦蝶,这是我娘给我起的汉族名字。楼兰名字叫吉娜.珠穆。”小女孩兴奋地说。此后庄梦蝶每天给王兰花帮些小忙,闲时王兰花教庄梦蝶识字并学楼兰族的刺绣等女红。偶尔庄梦蝶会跟张济天去私塾玩,时间久了,老师也觉得这个小姑娘挺招人喜欢的,就没责怪她来私塾。庄梦蝶学东西很快,听一遍就记住了。有一次休息时老师发现自己讲的东西庄梦蝶竟然在地上用树枝全部默写出来了。私塾先生把张济天叫过来,对他说:“这个小女孩是你妹妹吧,你以后上学时把她也带着”。张济天又惊喜又为难地说:“先生,谢谢你!可是我阿妈没有那么多钱”?老师笑了笑,和蔼地说:“不用给钱,这个小女孩不用交学费”。张济天听后赶紧拉着庄梦蝶的小手给老师磕头,老师连忙扶起来,对两人说:“我见到这个小女孩很聪明,一学就会而且很勤奋,真是难得。我们楼兰人男女平等,与你们汉人不一样。不过,我讲的是吐火罗语,济天你这些天能听懂吗”?“能,先生。我从小就到楼兰,现在能说楼兰国好几种语言。谢谢先生关心。”张济天答。回家后,两人把这事给王兰花一说,王兰花是千恩万谢,让两人好好学习。从此,两人一块上学。

中原动乱,西域则相对太平一些。楼兰更是得益于“丝绸之路”加之又处于关键位置,使楼兰更加富裕。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六年过去。这些年,张济天一家的日子过得还是比较清苦。张济天除了上学就是放学后帮人写写字挣点钱,但是他的语言及写作天赋极好,他除了会汉赋、古体诗和公文写作之外,还学会了西域所有语言及梵语。那位高僧所留经书使张济天一看就如身在佛堂,四处皆是念经声,渐渐的使他戾气尽消。庄梦蝶除了学习外就做些楼兰刺绣等日用品拿去卖,由于她极为聪明又勤奋,还招人喜欢,所以就有许多人教他如何经商,她也学会了不少经商之道,而且算盘她也打得很好,比一般汉人还要快、还要好,同时她也是楼兰人,骑马射箭更是不在话下,而且张济天骑马还是她教的。

庄梦蝶和王兰花说完往事后,三人对望一眼,一起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