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足球文学知识学
35449300000012

第12章 番外篇 关于《最给力华语解说詹俊经典解说合集》的一些思绪

一经进入网络的火热讨论,我也分不清楚我的写作属于个人还是大家了。除了本身的录制和视频制作以外,我也单独写过关于这个过程的文章,部分网友也能通过豆瓣我的个人主页和网络中的转载讨论了解到了。沿用2012年版最后那篇宣言的标题,在这里特别拉出来,作为“将专门的科学方法大众化、普及化”的收尾,立体、生动、鲜活体现出它的巨大魅力,在番外篇中细细摸索这一方法普及过程的科学价值、实证价值。我想,这不仅是我之于“足球文学”巨大的理论探索价值,我的个人学养的收获,更是中国的足球迷们的无限憧憬,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让中国足球这烂得掉渣的玩意儿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了。

詹俊老师的足球讲解本身就是一个普及的过程。不是说他在这领域就最是塔尖的人物,因为在他以前无论中国还是国外都有太多优秀的足球解说员;也不是说在他以后就不会再出现另一个体育解说界的领军人物。而是他在当时当下所做已经超出这一宏观视野。在资料整理与讲解上下功夫的当然不只有他,我们都知道(粤语的陈维聪与何辉等)。但到了普及层面,他无疑是做得最好的。而作者本人,也正是通过他的讲解懂得了足球领域不少鲜为人知的事件、事物。当然不只有他,还有在足球技战术上有独到专长的人对给予我的意见,比如直播吧论坛球迷众所周知的Timmer(zhuluo1921)。所以我选择从他入手,来做这个资料、方法的普及、大众的尝试,以此来实体性证明“足球文学”的可操作性,文学之于今天我们社会生活的另一番憧憬。

这个方向与纸媒、网媒都太不一样。正如我们所有人都见到的,这些已经搭建起来的传媒系统究竟对中国足球有多大帮助?在推广和宣传以外,它能引领中国广大青少年自觉参与足球的可能几乎微乎其微,就更别提进入职业程序。在中国要让一个适龄儿童参与正式足球练习是需要多少金钱、关系才能达到,而为了踢球这个还带着娱乐性质,仅仅为了锻炼而投入的事儿做那么大的投入实在不划算。中国的工薪家庭、中产阶级就一定纷纷选择退出。而这一群体,恰恰是很多历史讨论中为我们所重视的,社会生产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都退出了,你更别指望少数对足球毫无兴趣的人群能把他们带出来。所以我看到,这些推广和宣传除了知识性普及带盈利性的社会动机以外,对中国足球的帮助意义极小。

在“足球文学”的实践中,将詹俊老师的解说当作一种对足球历史的口述行为,是2012年过来才获得的学术认知。而在阶段性完成了这种理论输出后,才发现它具有的巨大潜能,及已经体现出了的巨大价值。在读过了仍在不断生产的各种足球类刊物以后,我对此的认识更加坚定。在这里并不是贬低、否认他们,而是他们在提供知识上日臻完美,但在改变中国足球的系统上实在有心无力。

番外篇简单论述至此已经足够,因为它还将被我在接下去的理论实践中不断进行、完成、完善以至完美。再写下去必定苍白无力。收笔于此,着笔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