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足球文学知识学
35449300000011

第11章 忘记“足球文学”

在这里先要重复上面关于胡适的讨论:作者个人观点,这就是他同鲁迅的区别。同样作为新文化旗手,但这两个人从文学中引入的方法却截然不同,使最终的结果也就全然不同了。太过注重学术程序的胡适对民间疾苦不闻不问,一心追慕历史高层、文化高层的他将重心放到了与皇廷、国际政治交流当中,才有了《我的前半生》里那段著名的关于青年胡适的叙述,大家径自去阅读。

而鲁迅是另一回事。不管今天的声音如何,这个始终关注中国底层人生存境况,将写作重点、文化阐发重点放于此的人,真正做到了使20世纪的中国百态完全摊开到纸上,并将这巨大的遗产留在历史中这一旷世伟业。虽然我们都知道,除了文化人物在文化批评中依然在谈论鲁胡,今天的经济生活、时尚生活潮流中其实早已屏蔽掉了历史的存在价值。然他们的影响至今没有变过。鲁迅在最后所作也完全跟胡适是两码事:忘记我!我想这三个字,在纵观胡适一生的学术、政治、交流历史后,你很难想象从这个临死前还在做演讲的人的口中说出。

忘记“足球文学”。其实我无意重复鲁叔做过的事,但他真的太牛逼了!他摸清了历史规律,读懂了中国文脉,才能说得出这千斤重的三个字。在完成了“足球文学起源”的写作后,回到了文学史、中国史的观点中来,我也会斩钉截铁提出它——在将来我将它作用到中国足球的历史进程,以中国足球的巨变影响世界体育发展格局之后,它已经无所谓被不被忘记了。这三个字却在历史过程中起到了绝对的反作用,今天的中国仍然忘不了鲁迅;但作为一种理论,与作为活生生的人的鲁叔,它们之间的“忘记规律”却是全不一样的吧。

忘记“足球文学”,我还是要说出这一句话。在《足球文学知识学》中我如是写,接下去的若干写作、宏大实践中,我也将继续写,进行到底。

论述至此,大功告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