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赵燕翼文学精品集
3489000000084

第84章 捕捉一只红蜻蜓

《兰州晨报》专为小学生创办的作文副刊《红蜻蜓》,连续刊登“启事”,向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发起有奖征文竞赛。主题:我过“六一”儿童节。文体:记叙文。标题:自拟。字数:800字左右……

赵雪,是我的孙女,九岁半,小学三年级学生;当她翻腾爷爷案头报纸、意外发现这则“启事”时,便自告奋勇,想在这小小竞技场上,显一显自己的身手。

哦!既然小孙女有此进取心,就不妨让她小试锋芒,看能不能捕捉到那只美丽的“红蜻蜓”?

很快,她就拿出她的应征“作品”,在投寄报社之前,先请爷爷批评指正。我怀着极大兴趣,立即戴起老花镜,开始认真阅读这篇题为《送给妈妈的画》的短文。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妈妈的生日,是5月28日。可是,从我记事起,妈妈总是在6月1日过生日。因为,“六一”是我的节日,妈妈把自己的生日推迟几天,和小女儿的节日同一天过,她觉得特别高兴。

我知道,小雪曾经把她自己画的一张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妈妈,这的确有这么回事;但她妈妈把生日日期推迟三天和小女儿的节日一儿庆祝,这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这作兴是“小作家”创造的情节,不然她这篇文章的内容’就和《红蜻蜓》征文主题一我过“六一”儿童节挂不上钩了。那么,这样做可以吗?

可以。

因为小学生作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锻炼、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这和天下能工巧匠,必须先从磨炼手艺基本功开始一样,一篇作文的写作实践,就是练习你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文字组合表现能力的过程。假若让你写一篇记叙文,不论素材来源有几成是实有其事的,几成是添枝加叶的,只要你能把事件始末编织得合情合理,像真的一样,那就算达到目的了。

得,文章的开头,就算在爷爷这儿“过关”啦。接着,就该围绕本文的中心情节一一“送给妈妈的画”,加以“记叙”和描绘了。

小作者是这样写的:“六一”前几天,我就早早准备送给妈妈的礼物,让她欢欣鼓舞,过一个愉快的生日。可是,我想来想去,都没有想出一样合适的礼物,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打转!后来,我想还是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吧。我要把我对妈妈的一片爱心,都画进画里去,那多好呀!

刚读到这里,我停了下来。小孙女惴惴不安地问:“爷爷!这一段写得怎么样?”

我说:“不怎么样!”

小孙女一听,一下子脸儿红了。

泼过一点冷水之后,我才慢慢给她解释。我说,写文章要讲究“曲折”,不能一竿子捅到底一太“直”太“露”;既然你准备送给妈妈礼物的时候,经过反复思量考虑,就应该把这个内心活动的过程,曲折地写出来。比如,你先想到送一个蛋糕,又觉得送蛋糕不合适,否定了;再想到送另一样东西,还是觉得不太好,也否定了……这样反复“铺垫”足了,最后才落到“自己动手画一幅画”上来;你的文章就有了“章法”,就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人家读起来,也就觉得有一点味道了。

“哈!我明白了,”小孙女兴高采烈地说。“我马上就去修改!”

她不容分说,像个急猴儿似的,就把文稿拿走了。

当我再看到这篇稿子的时候,小作者已在“准备送给妈妈礼物”的后面,增写了这样一段:

送什么礼物好呢?最好是一只大蛋糕,到那天我领头唱“祝生日快乐”的歌,让妈妈一口气吹灭36支蜡烛,多么有趣!可是,每年给妈妈做生日,都是姑姑送蛋糕,我再送一只,就没意思了。那么,就送妈妈一条鮮艳的连衣裙吧。她一年辛辛苦苦,让她在庆祝生日的时候,穿得漂漂亮亮,潇洒一回也好呀!可是,买衣服得花好多好多钱,我储蓄在小瓷猪里的零星分币,顶多也超不过10块钱,买一些泡泡糖、娃哈哈什么的还可以;可妈妈又不是小孩子,送这些零食给她吃,那会让大家笑掉牙的!

说实话,我这小孙女脑瓜子还算开窍,只要你能给她一点提示,她马上就心领神会,触类旁通了。你瞧,经她这么一折腾,文意立刻就有了波折起伏,不像先前那样平板了。我肯定了上述的修改。但爱挑刺的老祖父,对小孙女文章的后半部分,只扫视了一眼,又连连摇起头来。

我说,小宝贝呀!你该听说过“画龙点睛”的故事吧?一对,你听说过;可是,你为什么在送给妈妈的那张画上,偏偏缺少了“点睛”的一笔呢?要知道,送给妈妈的“画”,是你这篇文章的“中心点”,你一定要把这个“中心点”突出出来”留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才好。可你在这关键的地方,只做了空泛的交代,却没有动人的描绘。你瞧,你在这儿是怎么写的……选了一张雪白的图画纸,搬出我所有的颜料,把对妈妈的深情和爱意,全部注人到画笔上……画呀,画呀,画出了一张色彩鲜艳、代表着女儿无限崇敬、无限感激的图画。同时,我又精工细作,做成了一张漂亮的生日贺卡。贺卡上写了七个字:“世上只有妈妈好!”

“爷爷!”小孙女插嘴说,“这都是真实的事呀,难道这样写不对吗?”

这样写并不是不可以,我说,但从一篇优秀作文的角度要求,至少存在两个缺点。第一,你没有把送给妈妈的“画”的具体内容写出来,而这“画”的内容,正好是形象而生动地表达“母女亲情”的至关重要的一笔。少了这一笔,文章就留下一大“空洞”了;第二,你在送给妈妈的“画”之外,又来了一张送给妈妈的“贺卡”,这就叫“画蛇添足”,完全成为多余。即使生活中实有其事,但在结构文章的时候,也应该舍弃不用,因为它是重复的。

“可是,在送给妈妈的画上,我该画些什么好呢?”小孙女沉吟地说。

“这就要看你怎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我提示说,“如果能想出一个有故事情节的画面,那就最好了。”

“啊!有了。”小孙女恍然大悟似的叫起来:“爷爷!画上就画乌鸦女孩怎么样?”

《乌鸦女孩》,是我创作的一篇童话。讲的是一只可爱的小乌鸦,每天找蛐儿虫儿,喂给年老的妈妈吃这就叫“乌鸦反哺”。现在,小孙女提出要在“送给妈妈的画”上采用这个情节,这无疑是个挺贴切的艺术思路,我当然非常赞成。不过,我说,两只乌鸦一般黑,而且一只还是瘦弱病残的老乌鸦;让她俩嘴对嘴儿吃虫子,画面形象很不好看。因此,我建议是不是换成“羊羔跪乳”,这也是和“乌鸦反哺”同一主题的故事只美丽的小羊羔,双膝跪地,紧贴在健壮漂亮的羊妈妈身边,吮吸着妈妈香甜的乳汁,这个画面多么感人啊!小孙女一听,连连拍手叫好:“爷爷!让我再把生日贺卡上的那七个字搬过来,写在《羊羔跪乳》的画面上,您看好不好?”

“好,好极了!”我拍拍她的脑袋说,“小宝贝!快去修改吧,我祝你竞赛成功!”

半个月后,《兰州晨报》举办的“红蜻蜓征文”获奖名单揭晓:赵雪的参赛作品一一《送给妈妈的画》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