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雄魂——周易,我最浅显的感受
34661300000009

第9章 心是一棵树

我看到很多解释古代经典的书,把“格物致知”中的“知”解释成“知识”,感觉很让人无味,怎么会是知识呢?!我觉得是智慧。“致知”就是开启智慧。最起码也可以把“知”解释成文化也勉强说得过去。我们懂得了天道,这是文明在演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积淀,是大浪淘沙留下的金子,怎么会是知识呢?应该是文化或者是智慧。知识是可以不断更新换代的。新的知识可能会推翻旧的知识;新的知识也可以补充旧的知识;新的知识也可以让旧的知识更加有力量。而智慧是不会改变的,是天地之间不变的真理。就是因为这些天地之间不变的真理,才衍生出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格物”不就是探寻真理吗?探寻出自然规律,便有了知识,知识是自然规律衍生出来的。“致知”当然就是开启智慧了。前面说,不多说了在这里。要去做这些事情,不踏实地去做,或者身体在做而心不在做,应付自己,感觉会成功吗?不要骗自己地去做。长久地去做。这就真诚,但是问题来了,请问我们哪有恒心去做?很多情况就是身体在做,心不在做,就是应付自己。那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做符合自己天性的事情,实现自己内心最想要实现生存状态,自己就会进入忘我的境界,但是还是会有问题出现的。人都有七情六欲,过度的情绪宣泄会干扰理智的,还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中医上说,惊恐过度会伤及肾,比如惊吓以后可能会小便失禁、阳痿等。思虑过度会伤及脾,消化吸收就会出问题。悲伤过度会伤及肺,比如悲伤过度会出现晕厥。愤怒过度会伤及肝,高兴过度会伤及心。不在一一介绍了。说个题外话,不能用西医的眼光看待中医。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如中医所说的肾,包括了生殖系统、泌尿系统、部分高级中枢神经系统。而西医所说的肾,就是泌尿系统中的一个过滤血液形成尿液的器官。中医的每一脏都是几个系统组成的。西医的每一脏都是一个器官。中医说,心脏主管情绪和精神活动的,另外也有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所以我们经常会说:我心说怎么怎么的。思维活的是心理活动。西医认为心脏就是一个泵血器官。谁对谁错?谁也没错!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就是真理,两种医学都能解决实际问题,各有所长。西医靠解剖,认识人体的。中医是根据大自然认识身体的。好了,不讨论这些个专业问题了。我们接着主题说。过度的情感和情绪会让理智错乱的。我们开启智慧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包括管理自己的情绪。理智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才是智慧的内容。如果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关键时刻不能发挥理智的作用,那就是智慧还没有开启。我们费那么多劲儿,又是“格物”、又是“致知”、又是意诚干嘛?最后都没有用,我们做这些干嘛?就算有用,没好处,我们都不会去做的。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心就像一棵树,情绪就像一阵大风。大风有可能把树刮断,就算刮不断,也会把树摇的死去活来。请问心会静吗?理智能发挥它的作用吗?所以只有大树足够的粗壮而坚韧,大风也只是让这可大树随风轻摇。开启智慧,就是让自己的那棵树粗壮而有韧力。如果心之树一丁点都不会摇晃,那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恐怕这个人是一个极其危险或是及其无用的一个人。他就没有感情嘛!一丁点不会摇动,那就是失去了人性。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咋样让自己的心坚韧粗壮?答案就两个字,用心。用的多了,你的心自然而然就会变得粗壮而有坚韧。大家看那些健美先生,天天锻炼,就能练出一身腱子肉。如果用心就一定能让你的心变得粗壮而坚韧吗?答案是,不一定!大家应该知道,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健美先生短命。就是因为追求效果,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去锻炼身体。还用药降低脂肪的量,剩下的全是肌肉。比如正常休息的时间,是不能锻炼身体的,长久的违反自然规律锻炼身体会短命的,还有长时期超负荷的锻炼身体也会短命的。最终的答案出来了,就是按照天道去用你的心,关于天道,天道是自然规律,那具体是什么?所有具体的规律,在以后的章节里都会一一详细的介绍,而且是占了这部书的大部分。回到我们的主题,用心的时候,要专心。就这样简单。简单的道理,往往不太好做。总结一下就是,要想让自己不被情绪搞乱自己理智,就要长期专心地科学用自己的心。这是第一点。科学用,就是按天道用。刚才已经说了,具体的“道”,我会在以后的章节里具体说明。

第二点是,平衡心态。平常生活中,始终保持自己的心境平和,不要让坏的情绪伤害自己。也不要让好的情绪伤害自己。心,这棵树始终保持纹丝不动。平时做到一丁点都不能为情绪所动,时刻保持冷静,当你遇到剧烈的情绪的时候,你的树才会微微随风起舞。

我们在生活中遇上让自己不爽的情绪,要调节自己爽一些。在生活中遇上让自己很爽的心情,要调节自己尽量不为所动。说到底,好事情发生到自己身上,不爽才怪。再调节都在心底很爽的。最后不是把一个人修炼成一个无动于衷的人,而是修炼成一个举重若轻的人。不是把心修炼成大石头一样坚硬,而是把心修炼成坚韧的大树,是要随风起舞而不会让自己枝干碎裂的大树。人生才会有乐趣。才会更有成就感;才会由内向外地稳如泰山;才会和人们关系融洽,才会趋吉避凶,才会得到很多很有质量的物质和精神滋养。

第三点是,心中的恶念,就像平地的水,总是扫不干净。扫走了,它又回来了。但是还得一直地扫,不然自己就会发霉的。这个不断扫除邪念的过程就是无邪,就是“正”。所以无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长期的不断扫除邪念,慢慢地会形成一种习惯,形成自己的本性,那这个人就是无邪的。几十年后,自己达到这种境界,可以说自己心中光明磊落。

以上的内容就是儒家所说的正心,自己的心不偏不倚,那看见让自己心情好的事物或者人,自己不会昏了头脑,也能清醒地看见它或他(她)的恶劣之处。看见让你很不爽的人或事物,自己也会头脑清醒,看到它或是他(她)美好之处。

事情可以说没有好坏之分的,这完全看自己怎么去理解,看自己怎么去做。你理解是不好的事情,就是不好的事情,你理解是好的事情,就是好的事情。我们应该都理解成好事情,都往好的方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