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雄魂——周易,我最浅显的感受
34661300000010

第10章 西方节日对我们的影响

我们会回到我们的传统,因为接受外来文化而导致我们传统的丢失,进而给我们带来的是不和谐,与我们所追求的背道而驰,让我们失去了最希望得到的利益。所以我们将主动地,甚至不知不觉地回归传统。趋利避害,自然而然。不会再在意外国的传统和文化。我们也开始走向了先进,也有非常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前是没有办法,为了活下去才学习外国的科技、经验等,来发展自己。但是不可避免地被外国文化影响了,外国文化和我们的文化交织在一起,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特别是当我们国家发展刚有了成效的时候,当时年轻的一代开始追赶时髦,盲目从众,再加上一些商家大肆的炒作,过一些不知所以的外国节日。有的外国的节日勉强可以过一过,也没啥,我们的文化是包容的。但是不能过的不知所以吧?!可是有的外国节日是绝对不能过的。因为什么我们会讲到的。其实当我们复兴以后,基本上过外国节日的情况就很少了。因为全世界在过中国的节日。中国的节日更能滋养人们的思想,去得到圆满和幸福。

我以前在一家大医院实习,带我的教授全家都在某个发达国生活,教授本来也在那里工作,后来他回国工作了。有一天,我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有位同学说,情人节了,要送女朋友礼物,问教授,那个国家的人咋样过情人节?教授说,那个国家的人过情人节是男女双方互相送节日礼物的。教授说了以后,我突然感觉,我们过情人节,其实并不知道其中是啥意思,为啥要过情人节。我们过情人节就是为了追女孩子,或是女孩子试验男孩子的,也许是恋爱中的男女追赶潮流。过这个节日过的不知所以。结婚以后,更不过情人节了。想想都觉得傻傻的,真是过得心里边不是个滋味。

曾经听到一个故事,说一下大概意思,时间长了可能稍有一些细节问题忘掉了。在外国有这样一对夫妻,由于家里比较穷,情人节的时候,妻子卖掉了自己的头发,为丈夫买了一条表带儿,因为丈夫有一只表,但是没有表带儿。可是妻子并不知道,这时的丈夫卖掉了表,给妻子买了一个发卡。这才是过情人节,是男女双方爱情融合,这个节日流露出深深的爱情。婚姻是双方经营的,当然男人的责任更大一些,女人是辅助,如果男人没有女人的辅助,这个家将不成为一个家,将不会安生,精神世界就会是脱了线的风筝。

后来有人开始在七夕那天过情人节,说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但过的实际内容还是有外国的味道。七夕在晚上,是爱人见面的时刻,是含蓄的,美妙的。我们中国人以前是不会专门过这个节日的,而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过这个节日。这么大张旗鼓地过这个节日干嘛?而是夫妻之间心领神会的。流露出什么样的感情?是久别重逢的喜悦;是远隔万里的伤愁;是自由恋爱,两情相悦的向往······

有研究古籍的专家说,七夕是女儿节,是未婚女子的节日,出现在西周,最开始在宫廷里流行起来的。那个时代,女子是没办法的。这难道不是男子的悲哀吗?难道只是女子的悲哀吗?我们的文化谈女子的时候,是和男子一块谈的,因为这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开来谈的。所以自然而然然谈女子一定会谈到男子。总结起来,这就是阴阳的文化对我们思维的滋养。回归主题,这个节日,后来衍生出很多过七夕的方法。向往婚姻的自由和两情相悦。那些繁琐的过节日的方法,可能会让大家厌烦。不可能去一件件去做,或是还不到时候。但是我们可以过出鹊桥相会的意境。有人说,我就过不出来呀。那是你们双方没有经营好双方的感情。那就要去努力经营,记住不是你一个人在努力,而对方在浪费你的感情。如果对方在浪费你的感情,看看能不能影响他(她),让他(她)主动步入正轨,如果不行,不要让这个祸害伤及到你,因为你父母会很心疼的,你也要记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前面说过这句话的含义,不要想歪了),一切要为自己的幸福着想。

万圣节是某个外国(只能这样称呼,要不然我很郁闷,大家可能都明白其中的无奈)的鬼节,小孩子装扮成鬼怪的样子,去敲别人家的门讨要糖果,如果不给,就去捣乱。某个外国传说,这时会有真的鬼,变化成小孩子的模样,混子人群中,和大家一起过这个节日。可能就是希望人鬼关系融洽。也有人装扮成鬼怪的模样,来吓唬别人,传说这样可以把真的鬼怪吓走。我们这里的幼儿园,就要求家长给孩子买各种过万圣节的道具,小孩子过完万圣节以后,过的不知所以,他们只当是玩游戏,好玩而已。

我们是过清明节和中元节,充满着对先人的怀念、感恩,和对鬼神的敬畏。清明节是我们去为先人打扫、清理居所的;是为先人供奉食物和用度的。就像对待活人一样对待先人的。是一种孝道的传承;是自己真实感情对先人的流露;也是让后辈人看的,最主要是让自己看。中元节是地狱打开鬼门的日子,那些无供奉的鬼魂出来讨要供奉的,我们也要像清明节一样,去祭祖扫墓,不要让自己的先人在下边受了委屈。当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法过这些节日。但是意义是一样的,就是我们是敬畏鬼神的。有各种文化蕴含在里边的。

死者为大,就是我们的一种文化,这就是礼的一部分。我们是要敬畏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大街上有尸体没人管,那这就是礼乐礼乐崩坏的前奏。不光是人的还有动物的,因为动物也会有灵魂的。敬畏是应该敬畏,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在濡养我们的精神,让我们圆满、幸福的。无所畏惧,可能就会毁灭。绝对的无所畏惧的人是不存在的。再无所畏惧的人,总有一样他(她)是怕的。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但是不能整天鼓捣这些令人敬畏的事情,人怎么可以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呢?那还活的个啥劲?人活着就是为了爽的。活着不爽,我们要想着法的爽。但是不要给自己带来灾祸,有了灾祸就是更不爽了。要是整天鼓捣那些令人敬畏的事情,那就是迷信了。就真正失去那些神圣的含义了。

圣诞节,这是庆祝耶稣降临的日子,西方人基本都信耶稣,就是基督教。在新中国建立之前,西方的基督教很多传教士在中国,兴建医院和学校等机构。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接管了这些机构,洋人回了老家。不可否认这些洋和尚也做了很多好事,不做好事,谁会相信这些洋和尚的呢?其实早在八国联军丑行的时候,这些洋和尚就以此为契机,在中国传教。列强用军事对付我们的肉体,用宗教来同化我们的精神。他们信基督教,有那样的价值观、人生观,我们中国人就应该有吗?传教的过程,也是列强宰割我们的过程。这是耻辱!外国的圣人降临了,咱们没必要这样高兴吧。曾经传教,就像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差不多。恶狠狠地捅了你一刀,又假惺惺地给你疗伤。平安夜是圣诞前夜。我们中国人过圣诞节也好,过平安夜也罢。几乎和过西方的情人节的性质差不多。我们中国的圣人有很多,首先想到的是孔子,孔子就活在我们心中。至圣先师孔子诞辰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我们中国人过生日和其他重大节日一般是按农历的,也就是阴历。西方人有西方人的特点,那是西方文化濡养的结果。我们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精神特点和民族特色,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濡养的结果。我们的文化人性而充满智慧,完全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但是对着外人就不能说,知道自己是最好的,在别人面前永远让他们感觉我们很是一般。

狂欢节,更是与我们的文化背道而驰,不说了。

我们一直在破坏自己的文化,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自己在破坏自己的文化。有些话,我在书里反复地说,现在说,以后我还会一直说下去。要想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然后才是发扬。没有精华和糟粕这一说,这完全在理解和用的恰当不恰当。你理解他是精华,他就是精华。你理解他是糟粕,他就是糟粕。几千年能传到现在,就说明他有传下来的道理。你觉得有用,他就有用,你觉得他无用,他就无用。要继承好有关传统文化一切的文化。以前我也举过一些平常我们理解的糟粕,但是那是我们理解错了,可能是封建体制的原因,当然也有别的原因。另外就是学习各家经典,特别是儒和道,因为这是我们文化的核心。用我们传统文化的观点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学经典是要看注解的,有的注解让人厌恶,要看一些自己心服口服的注解。前面说过,没有谁注解的对与不对,关键是自己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