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20

第20章 最后的辉煌

我:我们还是说回古龙吧。

衣衣:古龙没写完《血鹦鹉》,去写《剑·花·烟雨·江南》,可是这部书依然是个半成品,还是个小半成品。

我:什么叫小半成品?

衣衣:就是说这部作品最多就完成了一小半,故事刚刚展开就匆忙落幕,最后的部分写的像个故事提纲似的,这部书就不建议大家浪费时间去看了。

我:可惜了这个书名。

衣衣:据说古龙在此之后打算再写一个《江湖人》系列,不知道是否属实,但是即便真有这么一个计划,实际上也只有一部作品,就是《三少爷的剑》。这部书勉强也算是古龙小说中的优秀作品之一吧,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诟病的地方。但是后来的续集《圆月弯刀》就比较垃圾了,这部又名《刀神》的小说古龙只写一小半,后面的司马紫烟代笔,古龙写的部分还可以,司马紫烟写的那部分真是用了我很大的毅力才坚持读完。

我:你说的《江湖人》系列我看到过,不只这一部啊,我记得其中有刚才提到的《剑·花·烟雨·江南》和《三少爷的剑》,还有《白玉老虎》、《大地飞鹰》什么的。

衣衣:我也听说过,不过据有的资深古龙迷考证,好像只有一家出版社这么出版过,应该是出版社的行为,与古龙无关。

我:哦。

衣衣:你刚刚提到的《白玉老虎》是我比较偏爱的一部书,故事非常精彩,可惜的是这部书又是个“开放式结局”,而且很多的线索都没有交代清楚就稀里糊涂的完结了,当然这也是古龙一贯的问题,走过场的人物过多,但是在这部书中很多主要人物的情况都没交代明白,实在让人意犹未尽。所以后来古龙的弟子申碎梅又续了个《白玉雕龙》,这个续作唯一的价值就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什么道理?

衣衣: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花满楼:……

衣衣:幸好之后的《碧血洗银枪》总算又恢复了几分古龙的风采,这部书篇幅较短,或许这一点说明在这个时候古龙驾驭长篇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差了。你刚提到的《大地飞鹰》篇幅较长,读起来就很吃力了。

我:我曾经在网上看到关于《大地飞鹰》的讨论,有的网友评价很高啊。

衣衣:在我看来这部书不知所云,就象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的。我对古龙小说的评价有个标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我:什么标准?

衣衣:一部书你看完一遍还想再看,这就是经典;一部书你看的时候放不下来恨不得一气读完,这就是精品;还有一种书,虽然不至于手不释卷,但有空就会看的,这算是优秀作品;而《大地飞鹰》属于第四种,实在无聊的时候才会看几页。

我:还有吗?

衣衣:有的,还有一种极品,真的需要非常大的毅力才能坚持读完,我估计大概只有两种人才能做到。

我:哪两种?

衣衣:一种是骨灰级脑残死粉。

我:骨灰级?脑残?死?粉……

衣衣:还有一种是专业做书评工作的,而且还得是非常负责的人。比如有的书评把《边城浪子》说成《天涯·明月·刀》的后传,这种肯定连书都没翻过极不负责的人是不行的。

我:你这样的评价方法太主观了吧?

衣衣:方法虽然主观,但这本来就是一件主观的事。俗话说“文武第一,武无第二”,套在现代社会就是,大众文化毕竟不是体育竞技,再繁复精细的标准也不过是把少数人的观点传达给多数人,所以如果我把我的评价结果强加给别人那固然是主观的,但我把这套评价标准告诉大家,那我想这其实也无所谓主观客观了。

我:不明觉厉啊,你这都上升到理论高度了。

衣衣:你难道没听说过什么叫“众口难调”吗?在这个信息爆炸、娱乐至死的时代,再好的东西也有人踩,再烂的东西也有人捧,所以在娱乐文化的领域,任何以权威的面目出强的论调,我都是反感的。我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也希望得到认同,但是不喜欢争论,更反对强加。

我:你说的还是过于抽象,能不能举个例子?

衣衣:可以啊,我一般把娱乐文化这个领域的东西——包括影视剧、小说、综艺等等——分为我刚刚所说的那五类:经典、精品、优秀、较差、极差。

我:没有“一般”、“普通”、“中等”这个档次的评价吗?

衣衣:没有,一部作品会有优缺点,但是总体上不会有既好又差的,多少会有一种倾向性。这样吧,我把刚才的五个标准重新说一次,可能“优秀”、“较差”这样的字眼还不够直观。

我:嗯,你说。

衣衣:经典、特别好、还不错、不怎么样、垃圾。

我:明白了,举例子吧。

衣衣:比如说我们下面要说的三部书:《七星龙王》、《英雄无泪》和《飞刀,又见飞刀》,《七星龙王》我的感觉是“还不错”,《英雄无泪》我的感觉是“经典”,而《飞刀,又见飞刀》是“不怎么样”。

我:嗯。

衣衣:然后我推荐给朋友们——比如说你吧,把我的想法告诉你。

我:然后呢?

衣衣:没有然后了。

我:没有然后?

衣衣:你看,我告诉你的想法都是我主观的,但是我到此为至了,对于你来说,我的评价在这个时间点还谈不上主观客观,因为你还没有读过这三本书,我也不会勉强你一定要看或者一定别看。

我:如果我已经看过了呢?

衣衣:如果你已经看过,并且看过之后的感觉和我一样,这说明我们的审美是趋于一致的,你也会认为我的评价是客观的。

我:那我的评价和你不同呢?

衣衣:那我们可能会在一起讨论,就象今天这样,如果我们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我也不会勉强你一定要认同我。这是讨论,是一种交流,不是争论,讨论还是相对客观的,而争论就相对主观了,就是在勉强别人同意自己,我不会这么做。因为在娱乐文化这个领域,是没有是非对错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所有人达成一致观点。

我:至少这种态度是客观的,不对,准确的说应该称之为“理性”。

衣衣:对,我的观点大家可能不同意,但是我的态度相信每个理性的人都会支持。

我:好吧,我支持。但是你能再把刚才那三部书简单介绍一下吗?

衣衣:《七星龙王》篇幅较短,是古龙正常水平的作品,而《英雄无泪》是古龙作品的最后一座高峰,以我的评价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不是前三至少也是前五,这部书篇幅也不长,但是每个主要人物的形象都很鲜明,叙事手法也很多样,尤为难得的是这部作品感情丰满,既不乏幽默,也不乏深情。

我:——朱猛,朱猛,你在不在?——我在,我在,我一直都在。

衣衣:对,读到这我差点哭了。

花满楼:莫忘了还有钉鞋。

我:是的,“二月洛阳春仍早”那个章节我也是热泪盈眶。

衣衣:好了,我们再来说说《飞刀,又见飞刀》,这部书和《萧十一郎》一样是先有电影再有小说,但是水平和《萧十一郎》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好像当时古龙在病中,是他口述的,丁情执笔。

衣衣:反正是烂书一部,又是一个“开放式结局”,而且情节混乱,古龙把“蒙太奇”玩过头了。

我:呵,我想起一个相声——好像是冯巩的——里面有这么一句:蒙太奇就是能蒙就蒙,没什么太奇怪的。

衣衣:是不奇怪,因为要是跟《风铃中的刀声》相比,这不真不算太“蒙”,《风铃中的刀声》那根本就是精神错乱的产物,没听说古龙吸毒,可这部书的感觉就是吸完毒之后写出来的一样。

我:也可能是喝多了之后。

衣衣:《风铃中的刀声》前言中又第N次提到创新,这部书也确实很新,无论从行文风格还是章节安排都绝对新,新的我都怀疑不是他写的。

我:结尾是于东楼代笔,但绝大部分应该还是古龙自己写的。

衣衣:而且在前面我也提到过这部书,说人性的时候,这回可真把人性写到了极致、写到了扭曲、写到了极致扭曲,我只能说如果写书的人脑子没毛病,那一定写的就是脑子有毛病的书。

我:这应该是古龙的最后一个长篇了吧?

衣衣:勉强算是吧,其实以武侠小说而言这部书篇幅也并不长,大约和《英雄无泪》相当,但是到这时候他连这种篇幅也完结不了了,还要靠别人来收尾。

我:我有种感觉,之前古龙的早期作品中很多都是要么草草收场,要么半途而废由别人代笔完成,好像他又逐渐回到那个时期似的。

衣衣:是的,《血鹦鹉》、《剑·花·烟雨·江南》、《圆月弯刀》、《飞刀,又见飞刀》都是如此,还有之前说过的《凤舞九天》。其实我们并没有严格按时间顺序来谈他的作品,一些相关作品都提前了,比如我们早早谈过的《凤舞九天》、《新月传奇》、《午夜兰花》、《剑神一笑》等等都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

我:像个轮回。

衣衣:更像个抛物线,其实在《血鹦鹉》的时候就感觉的到他在走下坡路,在《血鹦鹉》之前,也就是从《绝代双骄》到《七种武器》每一部都是佳作,区别只是“好”和“更好”,而在《血鹦鹉》之后,虽然仍然有《天涯·明月·刀》、《拳头》、《三少爷的剑》、《白玉老虎》、《碧血洗银枪》、《七星龙王》、《英雄无泪》这样的优秀作品问世,但已经是他最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