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12

第12章 命中注定要错过——其实是谁错过了谁?

一个人,一口箱子。

一个沉默平凡的人,提着一口陈旧平凡的箱子,默然地走入了候机大厅。

(一)

我走进空旷的候机大厅,随意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

在我旁边坐着的年轻人摆弄着手里的首饰盒,不停地打开、合上,再打开、再合上。

我看的出首饰盒里装的是一枚精美的戒指,如果用来订婚的话,肯定再合适不过了。

他的腿上摆着一张照片,是一张合影,合影中的两个人脸颊贴着脸颊,任何人都看得出这两个人是多么的亲密。其中一个人就是坐在我旁边的年轻人,另一个人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子——肤如凝脂,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尤其是那双眼睛,真的迷人极了。

这个年轻人一定是在等着那个女孩,等着向她求婚。

他一定很紧张,所以才不自觉地摆弄着那个装着戒指的盒子。

(二)

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最终能够走到一起,岂非是件让人愉快的事?

连候机大厅中那明亮却惨淡的灯光都柔和了起来,我也莫名的替那年轻人感到开心。

我想我应该帮他缓解一下紧张情绪,而缓解紧张情绪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说话。

交谈通常都会让人的情绪放松下来。

于是,我微笑着向那年轻人打了个招呼:“恭喜。”

那个年轻人凝视着手里的照片,似乎没有意识到我在和他说话。

我只好把声音稍稍提高了一些:“年轻人,我想我应该祝贺你。”

他依然没有抬头,只是用一种刻意平淡的口气对我说:“她拒绝了我。”

(三)

完全不是我所想像的那个样子!

我楞了一下,只好嗫嚅着说:“呃……抱歉……”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自言自语似的说:“我本该料到。”

我表示同意:“你本来确实是可以预见的。”

他终于抬起头来看向我:“多谢。”

他的目光是愤怒的,显然认为我是在嘲弄他。

我赶忙解释:“对不起,你没明白我的意思,你来看一下这个。”

我把我的箱子摆到他面前,然后,我打开了箱子。

(四)

他漫不经心地向箱子里望去,但是立刻就被吸引了。

箱子里是个微型候机大厅——简直就和现在所处的这个候机大厅一模一样。

我掏出一个放大镜递过去:“仔细看看吧。”

他迟疑着接了过去,透过放大镜重新向箱子中看去。

——两个中年男人不小心碰在一起,他们手上的东西散落在地上,撞人者一边道歉一边帮人收拾东西……

他看到这场景的时候,耳边已经响起了脚步声。

他抬头看去——就在他身边不远处,一个中年男人匆匆走过来,不小心撞到了另一个男人,撞人者一边道歉一边帮人收拾东西……

就像他刚刚在箱子中看到的情形完全一样!

(五)

“这里面装的是未来。”我告诉他,“半分钟以后的未来。”

年轻人还没有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呆呆的瞅着我。

我进一步解释:“别小看这半分钟,如果提前知道会发生什么……你懂的。”

——如果在你求婚前看到这个,或许你会知道怎么应对。

这一次他当然明白了我的意思,可是震惊和愤怒退去后他又变得疲惫而悲伤,他又垂下头:“太晚了。”

“可惜我们没有早点相遇。”我不得不承认他说的话,但我拿出箱子是真心想帮他走出悲伤,不是为了让他更加懊悔,所以我接着说:“但是,机会在每一刻都会出现。”

(六)

“我曾遇到过一个可爱的女孩子,为了认识她,我一直留意着寻找机会,终于有一次我在这里面看到她重重地摔了一跤——实际上我抢先扶住了她,”我告诉他:“现在她是我女朋友。”

他犹豫着又拿起了放大镜向箱子中看去。

——一个女孩不小心弄洒了饮料,正在手忙脚乱地擦拭着行李。

我们都已经看到那女孩已经走了过来,她看起来很可爱。

“去吧。”我用目示意:“抓住机会!”

他似乎拿不定主意,但最终还是起身走了过去。

他忘了带走那张照片。

(七)

我看着这个年轻人及时地接住了那杯本来应该洒掉的饮料,然后开始和那个可爱的女孩交谈。

我满意的笑了。

当自己有能力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总是让人感觉很愉快的。

我确信这年轻人从灰暗的心情里走了出来,因为他已经过来跟我道别——他将和那个刚刚认识的女孩一起去旅行。

我注视着他和那女孩走向登机口。

临出去之前,他回过头来深深地望了我一眼,我微笑着向他点头,用目光告诉他:加油!

他带着我的祝福走了出去。

(八)

我几乎是带着一种小小的成就感看了一眼我的箱子。

——一个女孩在焦急地东张西望,明显是在寻找着什么。

这是那张照片里的女孩!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那个女孩子已经从外面冲了进来。正如我刚才在箱子里看到的一样,她焦急地寻找着。

她在找什么?

是不是在找人?

我慢慢地合起箱子,再也愉快不起来。

※※※※※※※※※

一个人,一口箱子。

一个沉默平凡的人,提着一口陈旧平凡的箱子,默然地走出了候机大厅。

这是我根据电影《OnTime》所改编的一部微型小说,该片中文译名《准时》,又名《命中注定》。

在英语中“Ontime”这个词组直译就是准时的意思,但是我觉得以剧情解释的话,“在时间(轴)上”更为适合。

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的: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大概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如此。

也许在男人眼里看到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在女人眼里却只看到“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无异痴人说梦——看看这个电影中的男人变心有多快就知道了。

我个人感觉影片的原意还是想表达一种宿命观:即使你可以通过某种方式预知了未来的走向,可是假使你做出改变的话,却也永远不会知道这种改变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未来。

或者,更纯粹地说:当你得到了什么的时候,永远也不会知道因此失去了什么。

如果剧中的年轻人没有接受箱子的启示,那么他可能会有两种结果:一、失去了追求新生活的机会,也没有等回原来的女友;二、坚守着被拒绝的爱情,却终于等到女友的回心转意。

反之,他接受了箱子的启示,也可能会有两种结果:一、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二、交往后发现新认识的女孩并非自己的菜,却失去了和前女友破镜重圆的机会。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无论他怎么选择,经过更长时间的接触,他发现无论是前女友还是新女友都不是自己最终要厮守一生的人,最终他和另一个女人结合。

哪种可能性大一点?

我想就是高斯、雅各布、泊松、拉普拉斯……(这些都是世界级概率学大师)也无法给出正确答案。

命运本来就是无法捉摸的,能够规划的还是命运吗?

剧中的男青年其实作何选择都谈不上对错,也无可厚非,反倒是最后出现的前女友给我触动较深——

不要轻易的放弃一段感情,当你拒绝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帮别人拒绝了自己。

同时,也谨以此文向古龙所著的《英雄无泪》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