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01

第1章 即使是读正史,也要有一种质疑的态度

我:大家好,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来参加谈话的两位嘉宾,首先是这位不怎么著名的历史学者南史公!

南史公:……,大家好!

我:另一位就非常著名了,江户川柯南小朋友,相信大家都知道,柯南君绝对是古往今来世界上破案最多的侦探,没有之一!

柯南:大家好!

我:作为一个名侦探,好象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就没有不知道的事,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明末的一位历史人物袁崇焕,柯南君知道吗?

柯南:……,这个真不知道!(我上哪知道去?)中国古代我就知道诸葛亮。

我:……,那我们就请南公先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诸葛……那个、袁崇焕。

南史公:袁崇焕字元素,明末GD人,官至蓟辽督师,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曾经取得过“宁远大锦”、“宁锦大捷”,但是后来却被当时的皇帝朱由检,也就是俗称的崇祯逮捕并最终处以极刑,是一位具有很大争议的历史人物。

我:好象每一个著名人物都会有争议,不过我觉得近些年关于袁崇焕的争议似乎越来越多,当然主流意见还是把他定义为民族英雄、抗清名将,可是我也看到过一些很尖锐的反对意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南史公:争议是一直存在的,你所谓的“越来越多”的实际上不只是袁崇焕,我觉得造成你这种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倡,特别是以央视《百家讲坛》为首的文化类电视栏目和很多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推出,使更多的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到兴趣,这其中包括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等,当然也包括历史;第二是现代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更多的非专业人氏也能从更多的渠道得到更多的观点。

柯南:我也有一个问题:对于中国古代我也就知道几个三国故事,对袁崇焕完全没听说过,为什么要我来参加这次谈话呢?

我:正因为柯南君对袁崇焕完全不知道,所以我们才邀请你来,至于具体原因,我还得卖个关子,后面我会解释。

柯南:那好吧,请多指教!

我:今天我们主要要讨论的话题是关于袁崇焕之死,或者说崇祯该不该杀袁崇焕,还是先请南公为大家解读一下。

南史公: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人,你对袁崇焕了解多少?

我:我对袁崇焕全部的了解就是通过金庸先生的《袁崇焕评传》,它是附在武侠小说《碧血剑》的后面,所以相信很多对历史题材不一定感兴趣的朋友也很可能读过。

南史公:那你觉得袁崇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在我的感觉里,袁崇焕是个有胆有识、忧国忧民的抗清名将,就好像岳飞一样的民族英雄,最后却死在一个昏君手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好像自称是“大明国中一亡命徒”。

南史公: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和你的感觉一样,但是我们今天讨论袁崇焕之死,如果先把两个主要的当事人崇祯皇帝和袁崇焕定义成一个昏君一个英雄,那么可讨论的也就不多了。

我:这正是我们邀请柯南君参与这个话题的原因,不过还是留到后面解释,还是请南公告诉大家,袁崇焕被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真的是因为崇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吗?

南史公:在《明史·袁崇焕传》中,有这么一段话“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时清军确实是使用了反间计,而且崇祯中计“信之不疑”。据说清宫档案里有详细的记载,简单说就是类似于一个“蒋干盗书”的故事——清军俘获了一个太监,这个太监恰巧听到清军的高级将领的谈话,这个谈话恰巧就谈到了袁崇焕已经秘密和清军有了勾结,然后看守这个太监的人又恰巧很不小心的让他幸运的逃脱,跑回了崇祯身边,把这一情报告诉了皇帝。

柯南:太多的巧合总是让人很在意。

南史公:不错,所以虽然这条记录见于正史,可是也未必就是事实,我也特别提醒喜欢读史的朋友一句话:即使是读正史,也要有一种质疑的态度。它是不是符合逻辑?有没有更多的证据?有没有不同的记载?等等等等。

柯南:就像是破案,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并不等同于真相。

南史公:正是如此,关于袁崇焕被杀是中了满清的反间计这一说法,有很多学者是并不认同的,所以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崇祯认为袁崇焕和当时的大学士钱龙锡结党。对于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来说,朝中的重臣和边疆的大吏勾结都是大忌,所以他一定要杀了袁崇焕。当然,事实上袁钱二人结党一说纯属子虚乌有。

我:虽然袁钱结党事实上没有,但皇帝既然起了疑心,为此而杀之也不是不可能,那么实际上的原因是不是这个呢?

南史公:必须要指出,没有任何人能完全的还原历史的真相,我们只能在已经发现的资料中梳理并得出最接近真相的结论——

柯南小声地:真相只有一个。

南史公:——以上两个说法中,我不能认同前者,结党说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我觉得导致袁崇焕被杀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多方面的。柯南君,解读历史就和侦破案件一样,可以说也是一个综合各种线索然后推理出结论的过程,但是区别就在于,案件的真相只有一个,可是历史的真相却不能说只有一个——至少我们已经拿不到嫌犯的口供了。

我:您认为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是指什么呢?

南史公:我认为至少还有几个原因:第一、袁崇焕承诺五年之内收复被清军侵占的疆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崇祯很可能发现这个承诺太不现实。说到这个,不得不先简单的谈一谈明朝灭亡的原因。当然,这个原因是非常复杂的,限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展开来讲,大体上就是四个字:天灾人祸。所谓天灾,有研究指出明末恰好赶上了数十年的“小冰河时期”,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我没有研究,不敢妄断,但是明末连年的灾荒却肯定是事实,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古代更是如此,灾荒给农业带来的巨大破坏对于明朝灭亡来说,其作用可以说怎么夸大都不过分。所谓人祸,其涉及的内容就很多了,诸如国家政策的错误、统治阶层的腐败、官场内部的倾轧等等,当然最直接的就是因为天灾带来的流民问题。

我:我也听说过崇祯接手的实在是一个烂摊子。

南史公:一点也不错,朝廷入不敷出财政艰难,百姓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国内盗匪横行、流寇四起,在这个时候怎么应对清军的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