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陋室疯语
34564100000102

第102章 《战神韩信最佩服的人》

《战神韩信最佩服的人》

作者:王泽仁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与项羽荥阳对峙,韩信分兵一路,开辟外围战场,战绩辉煌,平定魏国,虏魏王豹;攻破代国,擒其丞相夏说。兵锋直指赵国。

韩信与张耳率兵数万,东下井陉(今河北井陉东),欲要一战灭赵。赵王歇与成安君代王陈余(张耳、陈余乃刎颈之交,此时已经反目成仇)闻讯,聚兵20万于井陉口,欲要与韩信决一死战。

大战即将爆发,赵国有一谋士,名叫李左车,因功封广武君,此君乃战国四大名将李牧之孙,可谓将门之后。他对双方局势洞若观火:认为韩信军队刚刚平魏破代,此时士气正盛,霸气外露,其锋不可挡;但其千里行军,粮草难以为继;加上井陉道路狭隘,易守难攻。故赵军要想取胜,应深沟高垒,坚壁清野,勿要与汉军正面决战。于此同时,暗中派遣一支奇兵,抄小道截其粮草,则汉军必然军心大乱,一战必溃,韩信、张耳可擒也。

李左车遂向陈余谏言,希望领导能采纳自己的谋略;并主动请缨,愿领三万奇兵,截断敌军粮草,迂回包抄,阻塞汉军退路,前后夹击,斩韩信、张耳首级献于麾下。

陈余一介儒生,迂腐不堪,说什么仁义之师,作战要堂堂正正,怎么能玩阴谋诡计呢?简直就是宋襄公转世,二货一个!关键这家伙,还自以为是,认为韩信虽自称数万兵马,其实不过几千人而已,且长途跋涉,疲惫不堪,而赵国拥20万精锐之师,以逸待劳,必胜无疑。我们优势如此明显,为何要做缩头乌龟,避而不击呢,这岂不显得我们怯懦吗?如此这般,以后还怎么混?天下群雄势必会嘲笑轻视我等,动不动就会派兵来攻打欺负我们了!遂不用李左车之计,准备与韩信正面决战!

古人的作战智慧并不比现代人差,他们也是非常重视间谍情报的。韩信派往陈余身边的卧底,向其密报,李左车的计策未被采纳。韩信本来就担心粮草安全问题,听闻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遂放手进兵。

井陉之战,韩信运兵如神,各种战术灵活转换,完美配合。先是背水列阵,故卖破绽,让赵军嘲笑自己不懂兵法,进而轻视自己。接着战前示弱,引蛇出洞;随后佯装溃败,诱敌深入;待赵军追至河边时,韩信主力严阵以待,背水一战,勇猛异常,一举击溃赵军主力;而此时,韩信事先埋伏在井陉口山旁的伏兵,趁赵军主力出击,营垒空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占领。等赵军败退回营时,发现已无归路。韩信部队见赵军溃败,士气低落,军纪涣散,遂前后夹击,全歼赵军,大获全胜。俘虏赵王歇,斩杀陈余。

韩信传令,不准杀害李左车,生擒者,赏千金。李左车被汉军士兵发现,用绳绑着,押至韩信帐下。韩信一见李左车,亲解其缚,引入上座,倍加尊重,以师礼待之。

赵国灭掉后,接下来,韩信的战略就是向北攻燕,向东伐齐。左思右想,尚无万全之策,遂向李左车问计。李左车作为败军之臣,不便造次,谦词推谢。韩信懂他的心思,诚恳的说道:“赵国之败,和先生无关,那都是陈余之责;假如他能听足下之言,用先生之计,恐怕我韩某人早已身首异处了,哪还能有幸侍奉先生您呢!在下诚心求教,还望先生莫要推辞。”

韩信连项羽,他都看不上,如此清高的人,对李左车却是十分佩服,恭敬有加。李左车也是个聪明人,今日话都说到这份上,算是给足了自己面子,再推辞下去,就太不识抬举了。

李左车沉思片刻,对韩信做了一个SWOT分析,说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在下的计谋未必管用,将军姑妄听之。以臣观之,将军连灭三国,名闻海内,威震天下,百姓倾耳待命,燕齐已成惊弓之鸟。这是您的优势。但将军的部队连年征战,疲惫不堪,已成强弩之末。而燕国虽弱,城墙却很坚固,将军如以疲敝之兵攻坚固之城,速战取胜恐怕将成空想,双方一旦陷入持久战,于我方大为不利,到时兵员耗损,粮食枯竭,士气低落,搞不好会吃败仗啊。小小的燕国一旦都攻不下,东边的齐国就会顽强坚守,誓死抵抗了。这就是将军的劣势了。”

韩信仔细听着李左车的分析,一边看着军事地图,一边做着笔记,暗暗钦佩,十分认同。遂问道:“先生有何良策?”

两位军事天才英雄相惜,李左车此时不再拘束,已完全进入状态,畅言道:“将军岂不闻‘不战而屈人之兵’耶?用兵之道,以长击短,而非以短击长也。为今之策,将军莫如休战养兵,安抚赵国百姓,治疗战争创伤,以收民心。等部队养精蓄锐、修整一段时间后,将军可将兵马悉数调往燕赵边境,摆出大兵压境,即将进攻燕国之势;于此同时,派遣一员能说会道的外交官,前往燕国,递上您的书信,晓以利害,让燕国认清形势,到时候,将军不费一兵一卒,燕国必然束手投降。燕国一降,我们依样画葫芦,再派一员说客去警告齐国,他们也必将望风而降了。此所谓用兵的虚实之道啊。”

韩信听后,拍案叫绝,大赞妙计。遂遵照李左车之谋,降服燕国,兵威齐国。正当此时,刘邦谋臣郦食其凭三寸不烂之舌,率先已将齐国说降,他游说齐国投降的方法和李左车的策略几乎如出一辙。韩信为争功,听从谋士蒯通之言,趁齐国投降、毫无防备之时,大举进兵,偷袭齐国,一举平定齐地。可怜郦食其,被齐王田广烹杀了。

李左车的事迹,自韩信平齐之后,忽然销声匿迹了。有人说刘邦为了遏制韩信,将李左车调到自己身边,以此威慑韩信。后又命他辅佐太子刘盈,韩信被杀后,李左车辞官归隐,著书立说,写了一本:《广武君略》,流传后世。甚至在民间百姓心中,李左车也很有声望,将其神话,把他塑造成了一位降雹而不伤庄稼、爱护百姓的雹神。

泽仁曰:“李左车之才,不下韩信,故淮阴侯以师礼事之。然其未能尽展其志,惜哉!如其处韩信之位、握韩信之权、拥韩信之兵,其功业未可量也!呜呼!天下英豪,得时、得中、得位者,几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