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007

第7章 另一个开始

酒宴之上,一个女子在哪里给一个男人拼命的灌酒。男的兴致很高,喝了一杯又一杯,终于有些意乱情迷,很快倒在地上呼呼大睡。女子试探的叫了他几声,见他毫无反应,随即招呼了一声。马上过来几个人,把男子装上马车,趁夜离开。

女子站在高台,望着车马的远去,依依不舍。但是她明白,他不属于这里,他应该去继承自己的王国。

在马车中熟睡的人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在荒郊野外,之前的宫粉佳人,美酒佳肴都没有了,当即大怒,面对属下的好言相劝,恶狠狠的说,若是将来不能复国,我吃你们的肉。

历史总有点黑色幽默,这个凶狠的人,就是以仁义著称的晋文公——重耳。

遍观历史,那些生就异象的往往从小就被认为有前途(也有当成妖孽烧死的)。项羽重瞳子,刘邦据说长得龙的面孔,刘备双手过膝,朱元璋脸如月牙戟。以这个标准来说,重耳也是生来注定不平凡的人,他据说两个耳朵各有两个耳蜗(重耳),而且他后背的琵琶骨两块连在一起,奇特的相貌给他在日后的流亡中带来了运气,许多人一眼认定他是天眷之人,也给他带来了一些耻辱。

重耳的父亲是晋国的国君——晋献公。他在位的时候开疆拓土,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跟管仲齐桓公算是同时代的人物,齐桓公能够称霸,一定意义上跟他也有关系,当然不是什么好的关系。

《吕氏春秋》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晋献公想攻打虢(guo)国,但去虢国需从虞国经过。于是就派荀息去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

荀息说:“请用垂棘之璧和屈地所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赠给虞公,这样去请求借路,虞公就一定会同意。”

晋献公说:“垂棘之璧是先君传下来的宝贝;马是我的坐骑。如果他们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又不借给我们路(赔了夫人又折兵),那可怎么办?”

荀息说:“他们如果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他们接受我们的礼物就一定会借路给我们(小国的悲哀)。何况,宝壁、良马送给虞国,不过是放到他那里寄存一下而已,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晋献公想想,没本钱的买卖,何乐不为,派荀息马和垂棘之璧作为礼物送给虞国,以借路攻打虢国。虞公一看宝玉和骏马,就一口答应了荀息。

当然,虞国也有聪明人,宫之奇就说:“绝不能答应!虞国跟虢国,就是嘴唇和牙齿,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虢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虞国;虞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虢国。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灭亡,虞国晚上也就会跟着灭亡。怎么能借路给晋国呢?”

虞公说,“晋献公是我亲戚,一笔写不出两个姬字(晋、虞是同宗,不相欺),何必为了外人得罪自己有权有势的亲戚呢!”

公元前656年,荀息带兵消灭了虢国,回军又消灭了虞国。荀息得意的拿着玉璧牵着骏马回来向晋献公报告。

献公耐人寻味的说:“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马的年龄稍微长了一点。”

晋献公这种大国灭小国,甚至连亲戚都如此,可见人心凉薄。关键是你不爽,也治不了他,所以当齐桓公被曹刿挟持允诺,之后又言而有信,就显得额外珍贵了,

而且,就在同一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抓了蔡襄公,教训了一下又放了回去,不灭人宗国,这一比较,不难想象为何那些小国推崇他了。

其实说起来,国家遇到的无非是内忧外患,两者相铺想成,一劳永逸的事情是不会有的。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攻打骊戎,得到了一个美人骊姬(当年褒姒也是这样),当然还有一件特殊的嫁妆——骊姬的妹妹(带着你的嫁妆,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儿来)。

对于这点,真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在古代,八字不合,是无法成亲的;当然,春秋的时候更独特,需要龟甲来占卜(仅限贵族),用蓍(shi)草(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的功效)占筮(取材方便,贫民亦可)。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是一种吉兆,说的就是龟甲占卜和蓍草占筮(大衍之数五十,可用者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两种方式都说好—上上签。

晋献公想把骊姬立为夫人(王后),先用龟甲来占卜,结果不吉利;然后用蓍草占筮(不甘心),结果吉利。

占卜师说,“占筮不灵验,龟卜很灵(一分价钱一分货)。”

晋献公说,“照占筮的结果办。”

占卜师说,“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过了十年还会有臭味(这个比喻很有特色)。所以娶骊姬不是中策,是下策。”

晋献公:my、heart、will、go、on、so。

骊姬当了王后,公元前665年生了奚齐,她随嫁的妹妹生了卓子。

作为一个母亲,孩子是她的全部,为了夺嫡,她使计离间了献公与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并设计杀死了太子。

关于离间,不得不佩服古人讲故事的智慧,我曾听过一个。骊姬和太子申生在花园(很可疑),太子很老实,骊姬故意在头上摸了蜂蜜,自然招蜂引蝶,太子护驾,帮她驱除蜜蜂,一时间手忙脚乱的,这时晋献公来了,一看之下大怒,自然心生嫌隙。

如此说来,骊姬倒是跟貂蝉有的一拼。

骊姬勾结内臣,表示曲沃,浦城,屈城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有重要人士镇守。于是在公元前665年,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城,公元前661年,太子搬到了曲沃。骊姬自己的儿子(大约一岁)在国都(君不见扶苏与胡亥乎)。

太子和晋献公关系很好(毕竟是父子),太子猎到一头鹿,把鹿肉送了过去,晋献公正要吃,骊姬先是劝说不要吃,可能有毒,晋献公当然不信。不过小心起见喂给了养的狗吃,然后狗就挂了。

骊姬当即指天,神情哀怨的说,“想不到太子如此狠心。”

晋献公也就彻底跟太子绝了父子之情。

太子逃到了新城,晋献公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

当有人对太子说:“您要申辩。国君一定会辨明是非(多虑了)。”

太子说:“父亲年纪这么大了,没有了骊姬,寝不安,食无味。我一申辩,骊姬必定会有罪(您也多虑了)。算我尽最后一点孝心吧!”

那人说:“不申辩,就只能跑了!”

太子说:“我背着杀父的罪名,谁会接纳我呢?(这才是关键)”

公元前656年,奚齐九岁的时候,太子申生在新城上吊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