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048

第48章 富甲天下

话说胡适之先生在北大任教的时候,天天打鸡血一样逮着一个场合就安利白话文。同在北大任教的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黄侃对此十分不屑,于是天天打鸡血一样逮着一个机会就拿胡适开涮。

比如上课的时候,黄侃喜欢这样打趣。

那个胡适老说白话好,我看未必,比如胡适的太太死了,家里给发电报,文言文“妻丧速归”,四个字就够了。而用白话文就要写“你老婆死了,快点回来啊”,十一个字,比文言文贵两倍。

后来胡适又在课堂上大力推广白话文的时候,就有学生跳出来指出文言文比白话文简练,发电报更省钱。

胡适笑笑,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谢绝了,用的白话文。如果用文言文,力求最短,你们该如何回复。

最后大家一致采纳的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笑答,我的比你们的还短。只有五个字。

谢谢,干不了!

作者:董二千

二楼(Dr.wonazy):不应该是:”谢邀,干不了“吗?

——————————————————————————————————————

范蠡是楚国人,出身贫寒,不是大家族。这在春秋几乎已经判了政治前途的死刑。范蠡不愿意就此埋没,便闯荡到了越国,受到重用,有了一番政治成就。

有传说,范蠡离开之后,便要自己讨生活了,思考良久之后说,“越国用文种的策略得以复仇,如今我要用文种的策略治家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一定很靠谱!

范蠡辗转到了齐国,自称鸱(chi)夷子皮,书上的意思是牛皮做的装酒的袋子,我却想到伍子胥被夫差用鸱夷沉江。

范蠡买了地,买了船,还买了个盐场,很快就攒了很多钱。同时为人豪迈,值得帮的都会帮一把,给乡里修桥铺路,抚慰孤寡,威望很高。齐平公听说后派人把他请到临淄,把他当作管仲一样的人物,要他担任齐国的国相。

这真不是个好差事啊!

如今的齐国,明眼人都知道田家的势力越来越大,自己要是担任国相就定会跟田家起冲突。田家的人连齐国的国君都杀了两个,自己这不是往火坑里跳吗?

范蠡拒绝了齐平公入坑的邀请,并不是自己做不到,而是已经厌倦了。临走前,范蠡把积攒的钱分给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和乡里乡亲,当年晏婴就是这样,齐国的人都夸他。

范蠡又跑到一地,范蠡通过文种交自己的低买高卖,如同炒股专家一样,总是能找到绩优股,过了几年又赚千金之多,便分给朋友,在此离开。

最后,范蠡到了陶地(今SD菏泽定陶区)。

陶地位于天下之中,交通便利,东边是齐鲁之地,西边能到郑国、秦国,北边是晋国,南边是楚国。范蠡着实喜欢这个地方,他在这里治产业,最后发家,自号陶朱公。

陶朱从此成了富翁的代名词。

纵观历史,善始善终的固然少,但是如同范蠡一样,流落江湖,却依旧能活得这么潇洒,着实让人羡慕。

自在一身清风秀,随心所至逍遥游。闲来悠有一清酌,自必人生少相逢。

范蠡,奇人也!

对于范蠡,我很敬仰,但是所知所闻太少了,我又不愿意胡编,就以这一个故事作为结尾吧!

陶朱公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囚禁起来。之前提过,那时候花钱赎人是政府创收的方式之一。范蠡便派自己的小儿子去楚国捞人。

范蠡的大儿子不干了!

很容易理解,有事不让我去,让我弟弟去,这不是觉得我无能嘛!范蠡的大儿子觉得父亲偏心,自己从小跟着父亲做生意,勤勤恳恳,弟弟才多大,他吃得了苦吗,有自己能干吗?

大儿子就找母亲哭诉,闹着要自杀。

女人就是容易心软,一个儿子要被处死已经够让人难过了,现在老大又要自杀,便对范蠡说,“老三过去未必能够救得了二儿子的命,如今老大也要自杀,这可让我怎么活啊!”

范蠡被闹得不行,治国平天下的男人还是难以摆平家里的事,只好妥协,把大儿子叫来,给了他一些钱,还写了封信,叮嘱他送给楚国的老友庄生,并且千叮万嘱,不要做多余的事。

老大到了楚国,找到庄生,把钱和信都给了庄生。

庄生看过之后,对老大说,“回去听信吧!”

老大卯足了劲过来,自然不能就这么回去,于是自己掏钱四处打点,结交楚国的显贵,让他们帮忙活动活动。

毕竟陶朱公是出了名的有钱人,所以老大结交了很多显贵,他们也都帮忙打探消息,很是尽心尽力。

此时的楚国是楚惠王(公元前488年——前432年),算是楚国有名的贤德君主。有道是知耻而后勇,楚国被吴国教做人之后,一直埋头做孙子,楚国的国力也强了很多。算起来,楚惠王还是勾践的外孙,在越国灭吴国的时候,还出了把力。

他吃饭的时候,发现饭里有一个水蛭。他如果张扬出去,按律就该杀了做饭的人,他于心不忍,趁左右不注意,把水蛭吃到肚子里。没想到因祸得福,最后水蛭排出体外,顺便还把他心腹之间淤积的血给吸走。

皇天唯德是亲,他就是一个好人。偏偏天上有彗星,楚惠王唯恐自己失德,连累百姓受苦,连忙找来庄生,询问解救办法。

庄生曾经教过楚惠王,知道他的秉性,便说,“这是最近牢狱之中有人含冤,把他们放了就好了。”

有道是宁可错放一千,千万不可漏放一个,楚惠王便谕令让官员准备把牢狱中的人放出去。

不得不说,老大结交的人很多。很多近侍知道后,连忙告诉老大这个消息,毕竟受人恩惠。

老大一方面高兴,自己弟弟出狱,自己也能给父亲一个交代。唯一不满的在于,拿了那么多钱给庄生,而他什么都没做,这钱岂不是打水漂了。

老大心疼,想着自己如是把那些钱带回去,父亲更应该高看自己一眼,便厚颜登门。

庄生见老大又来了,毕竟是范蠡的好朋友,智商很高,便不动声色让人把钱拿出来,让老大带了回去。不过,庄生也不是省油的灯,被一个小辈给耍了,真是岂有此理。

楚惠王自以为做了好事,饮水思源,便经常找庄生聊天,很得意的说,“我开放牢狱,百姓怎么说?”

楚惠王想着百姓定然会说自己是明君,也乐得听老师夸夸自己。

庄生毕竟不是省油的灯,叹息的说,“百姓都说,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陶朱公拿钱赎人,大王怕百姓埋怨自己处事不公,便把所有的罪人都放了,来混淆视听。”

楚惠王听后大怒,“陶朱公有钱又如何,我稀罕他那点钱吗?”

楚惠王即刻命令,先杀陶朱公的二儿子(点个赞),再大赦牢狱。

大儿子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到了家里。

范蠡说,“我就知道你只能带回你弟弟的尸体。”

范蠡接着说,“你从小跟我,吃了很多苦,对钱看得很重。你弟弟从小锦衣玉食,挥金如土,所以我才派他去。”

对了,故事还有一段。

庄生收了钱,对老婆说,“这笔钱你不要动,将来要还给范蠡的。”

看来收了钱给老婆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起码,晋朝的时候就这样了(故事出自《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