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昌
对于刑事辩护典型案例的深入评析,无论是对于司法实务操作还是对于刑法理论研究,乃至对于推动立法改革而言,目前都具有重大意义。
法治建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发展迅速,成就显着,其中,律师执业中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提升也是这种成就的重要部分。任何一种社会,其法治化建设的形成与发展都包含立法、司法、法学理论研究三个方面互动的作用,所以,律师办案的执业活动不应当,事实上也不仅仅是一种消极的操作过程,而应当对于推动法治的发展有所作为。
回顾我国法治建设三十余年的成就与辉煌的同时,必须注意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我国法治化建设的基础薄弱,历史短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理论与实务相脱离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在缺乏经验积累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具有必然性,但这种状况已经影响了法治化进程的发展进度。
理论与实务的相对脱离,不仅会影响到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其对实务工作的指导作用,甚至会影响到立法的可操作性。如目前我国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在内的刑事法律中,已经显现出一些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而显露这些问题的过程则主要体现在各种不同类型具体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在对个案的办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理论研究和立法过程中尚未发现或受到忽略的难题,而对这些案例的剖析,则可以促进理论研究和立法-1-水平的发展。这个过程,就是实务推动理论、个案推动立法的过程。
三十余年来,我国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数量和类型已经不少,发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也有很多,但是,将这些问题和体会深入分析和提炼并公布于世与大家分享的却并不多见。银川市律师协会编撰的《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一书,汇集了多位刑事辩护律师的成果,在深入剖析个案的同时,总结了个人的办案经验,并提出了涉及刑事立法和刑事法学理论中的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律师办理刑事辩护业务和刑法理论研究及刑事立法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这类作品能够越出越多,越出越深。希望更多的律师在认真执业的同时,能够发挥出更多的智慧,为推动法治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有所作为。
2011年8月12日于北京
田文昌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