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潺潺的岁月
31528900000044

第44章 第四十四辑、汉诗的继承与创新(三)4

唐风曾说:崇尚个性化写作,读者阅读到诗歌就知道作者。唐风基于这个理念的写作尝试十分有道理,值得诗友们借鉴、学习。

五、通过大型现实(浪漫)主义诗歌现象的繁荣,引人思考:为什么资深专业诗人会如此钟情于长诗?

诗歌是语言的极至艺术,我们阅读的大多数汉诗着眼于精炼、简短的语言和章法结构的发展,与欧洲很早出现的大型史诗现象显出审美的区别。这些诗歌能给读者瞬时的、片段的感染,适合于表达诗人各种不同的感受、情绪。但传统理念也带给汉诗无法弥补的弱点:抒情诗的篇幅较短,以及情绪、情感活动的片断性,难以兼顾抒情的宽度与厚度,主要是抓住情绪重点,唤起读者的共鸣。于是,近年来大型诗歌(包括组诗的繁荣)持续涌现,是诗人们突破汉诗文体固有审美局限的尝试(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借助网络诗歌平台,更广泛地影响着读者们对汉诗审美的认识。

长诗的抒情风格,不同于我们通常看到的短诗歌,追求语言的细节修饰、注重突变的戏剧效果。长诗多以充沛、浑厚的抒情为主要情绪特征,最常用的修辞方式为结构性排比,能够形成连贯的语气,形成抒情气势。唐风的诸多组诗,都秉承了这点,作者对诗歌写作的饱满热情有强烈的感染力。

如诗歌的标题,此诗写于5月。5月是一个鲜花盛开、大地充满勃勃生机的季节,作者此时此刻提笔,联想到了亲密的爱人,思念和感怀的心情,让诗歌情绪细腻、饱满、开阔,诗贵真情也正是如此。

-------------------------------

附录:

【五月诗札之柔情篇】组诗 文:唐风

*

第一瓣:玫瑰花蕊

*

仅一枚嫩芽就把我和我的世界送进春天

三月到五月

青翠一片一片铺开

一种叫鲜花的东西席卷而过

山欢水笑

*

而我,没有顾得上享受春天

独居幽暗为亲爱的人栽培明媚的诗句

此间:

笑着哭过,又悲伤地陶醉……

雨,骤然而来

*

掰着手指数日子

把手指掰得又细又长,即将触摸到她等待的城市

那里有忘忧草、百合花

和不久就要飞起来的仙鹤、白头翁

阳光裹着岁月渐入佳境

*

■第二瓣:紫色叶脉

*

看着天空,天空总呈现一张笑脸

她是熟悉的

我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她的名字

但是,每次都十分庄重

*

我热爱一支羽毛

握着它的手永远举不过头顶

总是被压下来,一点一点迫近心脏

树梢上站不住热爱歌唱的翠鸟

*

执着与忠诚分伴左右

南方和北方会合,波涛涌起

我们总是以奔驰的脚步丈量沉重的岁月

然后再宁静地品尝:生活

*

■第三瓣:尖刺如丹

*

谁都刻骨地思念过一个人,这是一定的

一只蚂蚁孤独地行走,它坚信:死亡之前,能走到情侣身边

从冬天开始的寒冷

持续着。有一把火需要并等待她来点燃

*

我听到一个预言

温度确定在一百度以上

而且,一种原子与另一种原子预谋融合

吸纳、再生,会产生一种被定义为爱情的物质

会收获一个

名叫儿子的赋予种子使命的果实

*

怂恿她一件一件地把我掏空,生命是最后的一件

放在壁龛上,与神并排

我愿意她的手指伸

过来、再收回去,就象摘取秋天的苹果

她正是我刻骨思念着的一个人

把我的全部掳走

*

这一次

一败涂地:如果你是一个诗人,你一定理解

丘比特之箭的穿透之痛

你一定渴望:全部时光都被她们掠过

*

■第四瓣:圣情蔓陀罗

*

从波峰到波谷,一瞬百年

花朵颤抖着怒放,生生死死

*

怀抱太阳,目不斜视

梦想把月夜热烈地推进下一章

*

水、火,还有语言一起裂变

下一种颜色比水更纯比火更红

*

七月中旬的几天,堆积如山

之前恸哭,之后大笑

*

欲望是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

渴到井边,纵身而入

*

词在满足和温暖之中被异化

形容词朴实无华,动词宁静柔婉

*

我习惯喝一种老酒

不是为了醉,但也不知道为了什么

*

■第五瓣:有一种过程是常青藤

*

一动不动,从明天开始怀念

你的湿润和深切,而无视

合欢花爬上肩头和它的暗示、启发

我只记得

*

我,只认得你

只认得一种香味,一种从你的发丝与唇间

偷袭而来的香气和一团团

谜语一样的雾

*

然后,我被幸福地定义为

这是一个生活在云里雾里的

人,一个幸福的人

*

再过四十年之后

我会被一种病缠身:我只能听懂你的话

只能吃下你做的饭,只能睡在你的

视线里

*

而我,更愿意最后听到的一句话

依然沾染着你的

香味和

颜色

*

■第六瓣:莲开并蒂

*

你是在我看到灯笼的时候爬过来的

叼住我的影子

至今没有松开,你说

你不知道什么才是松开

*

我也不知道。而且我还不知道

什么才是摆脱

我看见一只蜜蜂守着一枝花枯萎

我看见这只蜜蜂死在落红之后

*

它神态自若,有一股仙风道骨

我听懂了它的教诲

就象水一样继续曲折地

向我们坟头的那棵树根下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