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闲说三十六计
31430800000006

第6章 胜战计(3)—— 借刀杀人(二)

我们接着上回的故事讲,受自己老师的差遣,子贡出发首先来到齐国,准备靠自己的一张嘴,空口白牙保存岌岌可危的鲁国。见到田常之后,子贡这样讲到:“攻打鲁国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因为鲁国非常难打,为啥呐?因为它的城墙很薄很矮,护城河很窄,河水浅,容易渡河,这国家的国王还是一个****,大臣都是些无用的二货,这国家的老百姓与士兵极其厌恶打战,所以,攻击鲁国是脑袋被门夹了,干不得啊。想反,田大人应该派兵去干吴国,因为吴国人才济济,主强臣明,士兵士气高昂,这样的国家相对比较容易被干掉。田常听这话就怒了,感情你当哥脑子真的进水了啊。大家都觉得容易,都觉得好干的事儿您正好认为是反的,你是在忽悠我吗?子贡就开始了他独特的分析:“大家都知道,如果担心国内的事情(田大爷就是这样的),就要去攻打强大的国家,为啥呐?如果您派兵攻打鲁国这样的小国,那么领兵在外的将领就非常容易立功,回来之后只会更容易分掉您手里的权利,我晓得您老的想法,不就是想独霸齐国国政嘛,这好办,派兵攻打强大的国家,谁是你的政敌就派谁去,去了一般会打输,输了回来就治罪,这样不是遂了您老的意嘛,万一打赢了,也是两败俱伤,等着捡软柿子,您老人家还担心什么呐?”田常一听也觉得确实就这么个道理,然后说道:“我都派兵攻打鲁国了,现在再去打吴国,朝令夕改不太好吧?”子贡拍着自己胸脯说,您老不用担心,哥去劝吴王出兵援助鲁国不就好了,到时候您也不用担负名声。

子贡马不停蹄赶到了吴国,对着吴王夫差一顿忽悠,瞬间让吴王觉得自己不出兵帮助鲁国,干掉万恶的侵略者齐国简直是不人道的,必须出兵,这样自己才能雄霸天下,还能收获保护弱小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呐?这时候的夫差已经灭掉了越国,刚刚把越王勾践放回去了,正是志得意满,胸怀天下之时,但是他还是担心勾践那小子等着自己带兵北上救援鲁国的时候在自己后面打黑枪。这时候子贡告诉他,没关系的,让哥去劝说勾践自己带兵跟着你一起去救援鲁国,这样就不用担心了嘛。夫差一听大喜,果然是贵人啊,想得真周全。

听说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贡来到了越国,越王勾践亲自去迎接。在愉快的气氛中,子贡表示说:“我已劝说吴王援救鲁国而攻打齐国,但是他却怕你打黑枪,想先把你搞死以免去后顾之忧”。这下越王勾践吓尿了,前几年自己卧薪尝胆,装孙子都还没缓过来呐,这必然是打不过的,大仇未报就被人惦记上了,所以请求子贡教他怎么做。子贡说道:“大王不要怕,等哥出使晋国,我猜吴王在击败齐国之后会在撤军途中进攻晋国以达到称霸中原的目的,到时候你再发兵夹击就可以了,前提是你自己必须派人去告诉吴王自己愿意派兵帮助他援助鲁国,私下走好准备就行”子贡回去告诉吴王,越王被你的王霸之气吓住了,表示绝不敢反叛。几天之后,文种果然代表勾践来表达越王的臣服之意,又把吴王吹嘘了一番,搞得夫差飘飘然。此后,子贡快速离开吴国前往晋国,对晋国国王说:“我听说,不事先谋划好未知的事情,就不能应付突然来的变故,不事先整顿好军队,就不能战胜强大敌人。现在齐国和吴国即将开战,不管怎么样,晋国必须做好与吴国交战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当时啊,吴国风头太劲了,晋国虽然是中原大国,也不敢轻易招惹,晋国国君吓到了,赶紧整军备战,静静等待已经抽风的吴王夫差,顺道还用厚礼感谢了子贡的提醒。

这时候,没有后顾之忧的吴王夫差亲率大军北上进攻齐国,双方混战一场,死伤惨重。实际上,此时吴国已经危机四伏,伍子胥苦苦哀求也没能阻止夫差在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直接讲结果与此后的严重后果(注意孔子与子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弱小的鲁国,其他国家的死活他们是不管的)

A.吴国与齐国大战,齐国惨败,随军主将只有田常的弟弟逃回去了,鲁国免于刀兵之祸,而田常成功削弱了自己政敌的实力(打败了要么战死,要么负失败之责任,都不能善了)。

B.大胜之后的夫差自信心爆棚,回军途中在黄池与晋国交战,结果吴军大败(毕竟刚才打完一场,连续干就是找死)。

C.越王勾践听到吴军大败的消息,果断打黑枪,直接进攻吴国都城。

D.吴王夫差心急火燎回军仓促作战(连续第三战),越国以逸待劳,数次击败吴国,最终杀掉夫差与伯嚭,而早前伍子胥已经自杀身亡,吴国就此灭亡。

所以,子贡这么一搞,保住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春秋时期各国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不得不叹息,此人太强大了。

这就是经典的借刀杀人,实际上只是齐国的田常准备与鲁国打一次小规模的战争以谋取政治利益,随后被子贡数次使用借刀杀人这一计,不断放大其利益攸关,最终把五个国家拖入了战争中,随后天下大乱。此计的精髓就是我们需要借的刀明知自己被借了依然心甘情愿,这就是所谓利益的驱使。子贡真人才也,我只能这样叹息到。

谢谢您的阅读,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