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闲说三十六计
31430800000003

第3章 胜战计(2)—— 围魏救赵(二)

我们接着上回的讲,话说这赵国被庞涓围住一顿猛揍,已经快顶不住了,估摸着赵魏两国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齐国终于出兵了。按照大将田忌(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看过嘛)的想法,咱们直接杀奔赵国都城邯郸,与赵国里应外合,不说干掉庞涓,让他滚回魏国还是相当靠谱的。这说法没问题,毕竟魏军虽然有二十万,而齐国去救援的也有十五万部队,一般人都是这样想的,但是孙膑明显不是一般人。

他帮田忌指出四点:第一,单兵作战齐军不如魏军;第二,齐国长途奔袭邯郸,魏国在邯郸城外以逸待劳,对齐国军队不利;第三,齐国军队总数少于魏国,敌众我寡,所以去邯郸帮赵国解围是不靠谱的。一脸懵逼的田忌想想也对,既然哥们你说这都不靠谱,您老给个靠谱的呗?孙膑很干脆,咱们攻击魏国的大梁,这大梁是魏国的新都城,而且有大量粮草辎重囤积。

孙膑开始了他与庞涓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我们得注意细节啦,首先,孙膑命令副将带领两万人马,伪装成十万大军,大张旗鼓地往赵国进发,表明了要去救援邯郸,这其实只是一个虚招,这两万人前行一段距离之后急速回撤埋伏在桂陵山道,以待后续安排。其次,让田忌亲率六万骑兵与七万步兵疯狂攻击大梁城,作为魏国首都的大梁长期未经战事,惊慌失措,摇摇欲坠,几欲城破,守城的将领一天之内向魏惠王派了六次求救的特使。魏惠王急得没招了,只得快马通知庞涓,咱们赵国别打了,再打咱们自己的老窝都要被人给端了。第三,孙膑听说庞涓回援,让田忌的六万精锐骑兵撤出战斗,星夜奔赴桂陵与早先等候在那里的两万人马汇合,而剩下的七万步兵继续猛烈攻击大梁。开始的时候,庞涓也没理睬魏王的特使,他作为一名极具才华的名将,对于大梁能撑多久还是心理有数的,但是魏王连续发了十道紧急王书,这下庞涓坐不住了(这比宋高宗给岳飞的金牌还多)。其实这时候,赵国都城邯郸已经快被攻破了,如果庞涓多打一会儿,历史就是这样,从来不会有如果。庞涓心中恼怒不已,只能匆忙回援大梁城。这时候,孙膑已经在桂陵山谷坐等庞涓的到来。有人就会问了,这孙膑又不是神仙,也不是他师兄肚子里的蛔虫,怎么就知道庞涓必然会从桂陵这地方回援大梁呐?这就是牛人神奇的地方了,从赵国邯郸回援大梁可以从魏国老都城安邑绕道而行,但是那样时间上会浪费太多,相当于走“弓背”,而走桂林道山谷回援是最近也是最利于骑兵的一条路径,大约可缩短三分之二的路程,这就是所谓的走“弓弦”,在近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时候,******曾经用这个“弓弦弓背”理论狠狠的教育了那个时候还不算太成熟的****同志,同时也给****好好上了一堂军事实战课。

回过头来,怒火中烧的庞涓对齐人恨之入骨,亲率八万精锐骑兵回援,并让步卒殿后,誓要将齐军堵在回去的路上,打得他们爹妈都不认识。如果把战国分为早期,中期,后期的话,历经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国王励精图治,李悝变法,乐羊,吴起四处征战,魏国无疑是战国早期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所以,正面一挑一,真没有哪个国家敢和魏国对着干,君不见,号称民风剽悍,作风顽强,悍不畏死的赵国连都城都快被打破,求齐国垂怜才得以保存;君不见,秦国举国皆战,全民皆兵也被魏国打得丢了河西之地,避入函谷关以内,要不是秦孝公与商鞅,估计迟早被打灭了。所以,庞涓说要狠狠的打得齐国人哭爹喊娘绝对不是在吹嘘。

庞涓还在思考怎么发泄自己怒火的时候,孙膑完成了最后一道部署,在大梁城围攻的七万步卒不用再打了,火速回师,在南面桂陵山谷的出口堵住,截击魏国漏网骑兵,哎,真是悲催啊,战还没开始打,孙膑都把棋子都摆好了,坐等庞师兄赴约桂陵山谷,这约会可没有红酒香槟,只有血泪厮杀额。

庞师兄真是一位可信度很高的人,按时来到了桂陵道。时间拿捏得很好,夕阳西下,日暮时分,庞涓率领八万精锐骑兵来到了桂陵。孙膑的那些士兵也都是急性子,还没来得及等自家军师和庞师兄打个招呼就呼啦啦冲出去了,这狭长的山谷根本不允许骑兵骑在马上冲击,也就是说孙膑逼迫庞涓拿八万骑兵当步兵用,不这样也不行啊,人家摆好的场子,由不得你不按人家的规矩来干,虽然是被逼的。

大概两个时辰,庞师兄就亲自带人杀出了重围,不得不说他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作为名将,自己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兵没了可以再招,战打败了可以再来,自己被搞挂了,那就麻烦了,只能彻底歇菜。但是杀出重围的庞师兄手下损失过半,而且他惊喜的发现前面还有刚刚从大梁返回的七万齐国步兵,正以逸待劳。不得不佩服孙膑的谋划,他知道一次性不能解决掉自己的庞师兄,特意在主菜外面加了小吃,七万步卒也已,而且是霸王条款,不吃不行。啥也不说了,生死有命,这次真的拼了,庞涓带人一顿冲杀猛砍,直杀到后半夜才带着三四千人狼狈逃回大梁,来的时候可是八万精锐铁骑啊,不得不说庞师兄逃生的本领蛮大的。

其实,这就是运动战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最经典案例之一,所谓的避实击虚,围点打援,这些我们很熟悉嘛,我们八路军游击队最喜欢这样嘛,先派小股队伍(一般几十个人)猛烈攻击鬼子炮楼,打得越热闹越好,让鬼子误以为遭到了大部八路的攻击,而八路军将领自己则带领大部队在鬼子车队救援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一打一个准,屡屡得手,啊?不是这样的吗?抗战电视剧看多了,据说就是这么回事儿。

庞涓很郁闷,没法不郁闷啊,这次被师弟打得差点都回不去了,事实上这一次庞涓其实是被活捉了的,他那仁慈的师弟放他走了,算是以此还了俩人几十年的所谓友谊与故交之情,下次再遇到,那就是不死不休了。孙膑是古之谦谦君子,打也得打得师兄毫无怨念,庞涓还有机会证明自己绝非浪得虚名,他一直期待再次与孙膑的交手,他一直认为这一次桂陵之战的失败主要是自己麻痹大意造成的,要是早知道是孙膑带兵,自己绝对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所谓再次相逢,胜负未可知也,真的是这样吗?

今日讲到此处,谢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