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闲说三十六计
31430800000029

第29章 混战计(4)—— 金蝉脱壳

原文: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乱不动。巽而止蛊。“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很好理解的,寒蝉在蜕变过程时将其蝉蜕挂在枝头,而其本体已经脱壳而去,再也寻不到踪迹。在军事上,该计策主要是迷惑敌人,但又不会使得自己的友军被欺骗到,在使得自己脱离险境后再择机寻找击败敌人的方法。

公元1856年,清政府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毫无意外,腐朽的清廷再次惨败,1860年,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皇帝带着两位老婆以及一班亲信仓皇逃窜到了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让自己的亲弟弟恭亲王奕去与英法两国谈判,毫无实权的奕只能背这个黑锅,无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第二年,咸丰皇帝在热河去世,他唯一的儿子载淳继位为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同治皇帝,为了防止自己去世之后,某些人垄断权力,架空自己的儿子,咸丰将自己的权利一分为二:首先,任命了八位自己信任的大臣为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大学士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额驸景寿,四位军机大臣:杜翰、焦佑瀛、匡源、穆荫。这里面的老大就是这位肃顺同志,他们这几位掌握了咸丰去世之后的实际权力,注意,这里面并没有恭亲王奕,咸丰一直都不信任自己的这位能力超强的弟弟。第二,为了防止这八位大臣有异心,搞架空皇帝的幺蛾子,咸丰将另外的权利赋予了自己的两位老婆:叶赫那拉氏以及钮祜禄氏,一人给了一个大印,不盖章的话,上述八人的任何行政命令都是废纸一张。

此时,辅政大臣与叶赫那拉氏以及钮祜禄氏都在热河行宫,从咸丰皇帝去世到辛酉政变发生,这中间的时间内,顾命八大臣犯了几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其一,未能阻止从北京奔丧而来的奕与叶赫纳拉氏、钮祜禄氏见面,使得这三人达成了密谋;其二,未能在上述三人达成协议之后,密切监视并切断奕的活动,说实话,作为晚清时期最出色的皇族子弟,恭亲王奕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其三,在大家都知道肃顺等人想要争权夺利的情况下,却未能觉察到叶赫纳拉氏的阴谋,最终失败。

实际情况是,在护送咸丰的灵柩回京过程中,叶赫纳拉氏及其儿子载淳,钮祜禄氏等人都被严密的监视起来,如果一旦回到京城,她们就不得不交出玉玺,然后军政大权都会被肃顺等人把控,此时,叶赫纳拉氏选择冒险一试,采用“金蝉脱壳”计策,在中途悄悄的与两位宫女换了衣服,带着小皇帝乘坐小车,抄近道,提前几天回到了京城,这下,手里有玉玺,手里还有皇帝,所有事情准备好之后,坐等肃顺等人入彀。肃顺等人还天真的以为两位太后还在车中,未作更多准备,在政治斗争中,棋差一招,满盘皆输。

回到京城的八大臣先后被各种罪名杀掉,叶赫纳拉氏与钮祜禄氏彻底掌握了朝中的局势,恭亲王奕也获得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可谓皆大欢喜,后来我们都知道,钮祜禄氏就是慈安太后,而叶赫纳拉氏就是著名的慈禧太后,整个事件后世称之为“辛酉政变”。

这个过程中慈禧等人正是利用金蝉脱壳这一计,甩脱了肃顺等八大臣的严密监视,提前回到京城,谋篇布局,彻底扭转了败局,一锤定音,达到了预期目的。

谢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