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闲说三十六计
31430800000018

第18章 攻战计(2)—— 借尸还魂(一)

这个计策的意思其实是非常浅显易懂的,直白的讲,自己没有实力了,就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换个躯壳继续搞事儿,至于是靠偷还是靠抢,那就是实际操作者的事情了。

原文: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段话稍微有一些绕,翻译过来就是说,能够自己合理利用自己的人,你是没法去借助其他的力量的,我们毫无机会可言,只有那些有实力却自己不懂得利用的,才是值得我们去谋取的。利用那些不能自我利用的人的力量,与那些幼稚无知却需要借助智谋的人一样,而不是反过来干这件事。这段话我自己也觉得实在是有点搅,再说得简单些,你自己没有能力,又想出人头地,就需要借助那些有实力却不如你聪明的人,将其手中的力量转化为你自己的,这就是借尸还魂。

历史上,刘备这个人的脸皮非常厚,很多时候别人干不出来的事儿,他干起来都是毫无压力,节操与道德基本为零。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的诸位诸侯中,大小都会有点地盘,唯独就这位刘皇叔真的是白手起家,空手套白狼,硬生生的打下了一片江山。虽然我有些不喜欢这个人,但是三十六计中的“借尸还魂”还真就他运用得最好,在其一生中数次采用该计策,化险为夷,不断累积自己得实力。实际上,那时候的刘备是没有什么人看好的,其名声也不是很好,想想看,三国时期牛气的武将与谋臣几乎都在曹魏集团与孙氏集团一边,说明大家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回过头来说,其实刘备也算是一方枭雄,能够在乱世成就自己的事业,光是靠脸皮厚显然是不够的,借着这个机会正好跟大家讲讲这家伙的故事,你听完指定唏嘘不已。

刘备这人年轻的时候不消停,逢人都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皇家正宗血统,实际上他的血脉已经稀释到了没法检测的地步,吹吹壳子,忽悠乡下人还是可以的,真要拿到台面上,没人理他。

年岁大些的时候,刘备就跑到大儒卢植那里混了几天,据说还是一位插班生,其实他倒不是真的想做学问,纯粹是卢植的名声能够带给他完全不一样的身份,毕竟人家一说那是谁谁的学生,还是有些作用的。此子一开始就是居心不纯,虽然也认识了同班同学比如公孙瓒这些厉害人物,但是还是谈不拢,毕竟公孙瓒这人雄心勃勃,野心比刘备还大,断没有给刘备做马仔的觉悟。倒是后来,公孙瓒被老对头袁绍灭了满门,刘备巴巴地把公孙瓒曾经的亲卫头子赵云给忽悠过来了,实际上,赵云不见得是真心喜欢他,说是无奈的选择也不为过,从后来的际遇可见一斑,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公元184年,在他大约二十三岁的时候,爆发了黄巾起义,这人显然没有加入起义军的心思,倒是从这次事件看到了政治机遇,这可是需要天赋的,只有政治嗅觉极其明锐的人才能抓得住。此时,刘备已经与关羽、张飞义结金兰,称兄道弟了。从这里我们发现刘备与曹操的做事方式完全是南辕北辙,刘备靠的就是到处与人结盟,称兄道弟,因为他确实没有其他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你说那些高级打工仔比如荀彧、荀攸、郭嘉亦或是张辽、张郃等人凭啥要跟着你混啊?大家都不是白痴,没好处的事儿大家都不想干,况且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高危行业。人家张辽最开始就是跟着吕布混的,就吕布这样的节操,在大部分时间都比刘备有人气,神奇不神奇,就算是在曹操没有发迹之前,也没有人看好刘备,不得不说王霸之气还是略显不足,加上没啥本钱,自然招不到好员工。

靠着镇压起义军,刘备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家乡干了一个县的县尉,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兼任联防、城管等部门的头头。据说有一次上级来传达工作的时候,张飞把这位上差捆起来抽了一顿,想起这位三弟,刘备是很头痛的,事实证明,这不是这家伙第一次给大哥惹事,以后还会捅出更大的篓子,没法,刘备的人马本就不多,大将更是稀缺,刘备索性就与关羽、张飞直接跑掉了,官都不要了。有人开始讲,刘备果然是好哥哥,为了弟弟连官都不要了,错了,真的错了,其实刘备早都不想干了,县尉真心没有什么前途,指不定哪天就被攻破城池,脑袋落地。跑路了一阵儿,一看没事儿,又去投奔政府军,继续镇压起义军,继续干着县尉,最高做到唐县令这样的职务,实在是没啥前途,在高唐县干县令的时候县城还被盗贼攻破了,这家伙带着人马仓皇而逃,没处可去,就跑到辽东投奔了老同学公孙瓒。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第一,刘备至少在守城能力上很差,毫无军纪的盗贼都能干爆他;第二,刘备是没什么节操的,遇到任何失败,第一时间跑路,而且毫无心理压力,这告诉我们就算失败千次万次,不要灰心,更不要自杀,只要坚持,也还是有机会逆袭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就不要出来混了。

在老同学手下也没混出来,毕竟公孙瓒对他还是防范着,知道这家伙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混到公元191年,距离出来混社会已经过去了七年了,刚刚三十岁的刘备依然原地踏步,平原县县令,悲乎,七年的时间,高中到大学都读完了。古人经常讲三十而立,因为古人的寿命不长,三十岁还这个样子,正常情况下都是废了,刘备显然不是正常人。这一段时期,刘备混的还真是相当的惨,每次出去打战的时候基本都是兵马两三百,大将两名:关羽、张飞,都是敲敲边鼓,也没捞到啥战功,必然也就升迁不上去,看来正常途径是没啥指望了。

此后,黄巾军的余部在管亥的带领下包围了北海的孔融,此北海不是现在的广西北海,而是现在的山东潍坊附近。孔融虽然可以让梨,却不敢让黄巾军攻入城中,吓惨了之后派了自己的大将太史慈去找刘备救自己,太史慈就是后来跟着孙策驰骋疆场的那位凶残哥们。接到太史慈之后,刘备第一句话居然是说“孔融居然也知道我刘备的大名儿啊”,**丝气质顿显,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的刘备带了自己的全部家当:三千精兵,火速驰援孔融。不管怎么样,帮助孔融解决问题的刘备名声开始大起来了,毕竟孔融可是当时的明星级的人物,帮助大咖解决难处就是帮助自己提升档次,刘备一直很懂,这次算是打响第一炮,当然了,这仅仅是个开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