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一生都爬坡
31384300000022

第22章 学习英雄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

颜素芬说阿龙“没有志气”。已经是一名少先队员的阿龙,对此耿耿于怀,常常唱着豪情万丈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把日本鬼子带进我军埋伏圈的英雄事迹。六十年代初在平安小学的板报、小报上登的不少。一曲《歌唱王二小》,久久回荡: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丟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旁边。我们十三岁的王二小,英勇地牺牲在山间……”

“阿龙……,下课后,你们3个同学去校长办公室开会。”何老师点兵点将。

熊实,二十多年纪,身高不到一米七,脸廋皮黄,前额略宽,颧骨略高,下巴略长。头发“大背头”修整得很光溜,两条眉毛不算太粗,一双睁不开的眼睛总是带着沉思的神态,一身浅灰色卡叽布中山装加上严肃、老练、精神的气质,联想到他抓纪律的严厉,给阿龙的感觉不是小干部。

熊实眯着眼冷冷扫视了一下在座的同学,然后慢条斯理地开讲起来:

“你们都是学校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我就不一一表扬。学校前段时间在开展学习***舍身炸碉堡、***舍身堵枪眼、***舍身救少年和***、***、王二小英雄事迹的基础上,根据上级的通知,立即开展‘学习刘文学、做党的好孩子’活动。现在,我把刘文学的事迹读一遍,你们回去好好宣传。”

回到班上,好奇的同学七嘴八舌地问开了:“喂,铁柱子,眯眯眼开的什么会?”

既然话已送到嘴边,阿龙就油炸麻花干干脆脆,接机宣传起来: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十八日晚,合川县云门镇双江小学四年级、年仅14岁的刘文学,从队里干活回来,发现地主分子王云学偷摘集体海椒,与其搏斗,被活活掐死,成为英雄。校长要求大家要向他学习。”

“那个地主还摸出一块钱收买刘文学。”一个开了会的同学刚说完这句,另外一个接过话头补充:“刘文学说不要地主的臭钱。平时还帮人挑水、喂牛、捡柴。”

“啧啧,不得了。那,我们啷个学?”菲菲问。

最后阿龙总结性的要求:“人家刘文学的事迹传遍苏联、朝鲜、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好多国家。大家都要向英雄学习,从点滴做起!”

“渠江水呀,弯又长,有颗红星放光芒。少年英雄刘文学,他是我们的好榜样……”这歌曲,很快在校园传唱开来。

一九六三年,全国开展“向**同志学习”。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因公殉职,年仅22岁。他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那“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干一行爱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铭言,阿龙倒背如流。

“学习**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圆汤圆汪尚的音乐课,自然把《学习**好榜样》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下课后,还不忘吩咐:

“阿龙,你明天把这首歌,工工整整抄写在宣传橱窗里。我要检查。”

情以真为贵,言以实为贵。有一种童真叫做纯洁可爱。阿龙在校园板报上写到:英雄从事的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需要一代代人的前仆后继,先躯们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要接过英雄旗帜,培养面对困难、面对强权不屈服而仍能争取胜利的英雄信念。

童真、理想、希望,这三样东西,阿龙不想放弃!

学校号召远学**,近学刘文学,“学英雄,见行动”。阿龙积极参与。那时要求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放学后象打扫公共卫生、办板报、搞宣传等等公益活动比较多。阿龙如果要回10里外的家吃饭,再来校,是不现实的。家事国事天下事,没钱吃饭是大事。那么,这个“坡”,啷个爬呢?!

人生之路哼哼/山坡多啊/横横,我要加油哼左哼/哼哼/爬山坡呀/嗬哼

爬上山坡哼哼/唱山歌啊/横横,山歌比山哼左哼/哼哼/还要多呀/嗬哼

“我再也不去三姑家混饭吃了!英雄死都不怕,饿一下肚皮,算什么!”时下的阿龙,忒像啄木鸟啄木~嘴壳子邦邦硬!

在家里,阿龙也渐长志气……

天净沙.担水

落日北风冬岁,赤脚担水驼背,半路歇肩敲腿。汗妈流泪,终把大缸灌醉。

家里的重体力活全部压在芳芳身上。尤其是天天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都要由得了风湿关节炎的芳芳一人承担。那大大的水缸,要装七、八担水;可那罪该万死的水井,又在本冲田野的正中央;那一里多的担水路程,需要经过四合院、到院门口、下石梯弯弯曲曲过曹家坝子、然后再下几步石梯、走完有五块田埂的端头后,才能到达井旁。

“不怕别人看不起,就怕自己不争气。活电报说我没有志气,现在我就要做点有志气的事!”一早醒来,阿龙以为自己长大了,原来是被子盖横了。作为长子、已经11岁的阿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心挑起这副重担。可是芳芳使用的水桶~超大;扁担~超长。他整不伸展。啷个办?

事在人为!一天,趁芳芳不在家,阿龙找来两个树丫做成钩,系上绳子,挂在扁担的两端,提着大大的空水桶,来到井旁,分别将两只大水桶装上半桶水,哼哧、哼哧担起水来......来来回回小半天,才把水缸灌满。

“菲菲,人家铁柱子丁点儿高,都在挑水了!还在学校和生产队学英雄、做好事。你呢?一根电线杆,唉!却没有好大的力气。”段三娘埋怨。

芳芳回到家,看着满满的一缸水,急在心上!一阵数落:“儿啊,你骨头还没有长硬呀,重压后,你啷个长得高啊!咹?”

“没得事。”阿龙红彤彤、笑嘻嘻的脸上,挂着汗珠。

从此,一家人的用水,就由阿龙~全权负责!

一次,颜素芬突发奇想,打着一个小圈的手势说:“铁柱子,你与那个英雄比,真是有点像,只是'小了一圈'……”

“人家是英雄,他的伟大形象我哪能比?你这是在侮辱我们的英雄!”阿龙借题发挥。

“咳!铁柱子,我好久侮辱了英雄?你一个小崽崽,吃奶的屎都还没有屙撒个(完),嫰求得很!就想把老娘往黑巷巷牵,你这人小鬼大的东西,旗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胆敢给我上纲上线?”

“我懂求不起你那个什么钢线、铁线。反转你说了。”

“我说了吗?我说的啥子?好久说的?在哪里说的?”

“刚才说的。”

“谁作证?咋啦,我没有说,是你在诬蔑我!可惜……啊,你没有留音机,留不下声音。今天,我就要看你有多大的屁儿劲,能够把老娘的船弄翻!”

不久,芳芳知道了,语重心长地说:“铁柱子,人家颜素芬是干部家属,你要忍倒点。这次,黄荆棍~不打你了。”

正在学英雄的阿龙啊,多么盼望快快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