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一生都爬坡
31384300000021

第21章 人在囧处

人生之路哼哼/山坡多啊/横横,我要加油哼左哼/哼哼/爬山坡呀/嗬哼

爬上山坡哼哼/唱山歌啊/横横,山歌比山哼左哼/哼哼/还要多呀/嗬哼

“阿龙,你的脸啷个肿了,还青了一块?“汪尚颇感吃惊。

“汪老师,我不小心绊了一脚,被黄荆棍刺……了。”阿龙辩解。

“还好,没有整到眼睛。小心点。”

经过黄荆棍的侍候,阿龙沉默了。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对于过去,阿龙选择忘记,不管谁是谁非,都忽略掉。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坚强、幸福、快乐,从而把所有精力花在当下。

一天,菲菲兴高采烈告诉阿龙:“铁柱子,我也要到平安小学读书了?”

“电线杆,你是在吹牛吧!”

“你不信?跟你一个班,气死你!”

阿龙那个班55人,密密麻麻座满了一教室。一天,老师何正同根据一个个长高的学生,重新安排座位。考虑到菲菲刚来,有些陌生,便把菲菲安到与阿龙同桌。

菲菲插班的第一天,上身穿着一件干净、带英丹蓝底色的花衣裳,背后拖着两条小辮,干干净净的手,白白嫩嫩的脸,炯炯有神的两只眼睛始终注视着黑板,显示出一副聚精会神、旁若无人的表情,一动不动,在聆听着老师讲课。

众目睽睽之下,阿龙一副囧态,规规矩矩。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的座下,在桌子三分之一的长度内,轻轻摆好书,开始听课。

“何老师,他的手大拐,压倒我的书了。”突然,坐在后面的朱阁大声呼喊。紧接着“啪!啪!”两声脆响。

“唉哟啊,屁儿虫!”

“对不起,敬个礼,打个屁,臭死你!”

“嘣……!”

“你们在干啥子?这样打经过捏的!简直不像话,站起来!”何正同厉声呵斥。

“他超过了中界线!”

下课后,阿龙一看,好多桌子中间的楞楞上,都用刀刻了一个缺口或者划了一条线。

每天上课,阿龙都只用桌子的三分之一。有时从鼻孔里掏出的鼻屎,生怕被菲菲看见,就悄悄黏在桌子下方。偶尔,一旦不小心挨着了菲菲,朱阁和几个调皮的男生就会求莫名堂的惊叫唤、或者发出“哇…哇…哦…哦”怪怪的响声。

搞得阿龙很“囧”。

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流过血的心灵更坚强。象阿龙这样的农村孩子,又是经过黄荆棍“洗礼”过的,读书再苦再累,与在生产队劳动相比,不知要好多少倍。他常常警告自己:不能成为调皮学生。下定决心,严格要求,克服困难,发愤读书,争取品学兼优。

人生如戏,是什么角色就演什么戏;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阿龙每天沉默寡言,认真听课,遵守校纪,不与同学争执,积极参加班务活动和公益劳动。渐渐地,何老师开始重视他,同学们刮目相看。渐渐,成绩追到中等偏上,很快,光荣地戴上了红领巾,还当上了中队长,班干部也扣在他头上,有点像拔节高粱~步步高的架势。

家事国事天下事,没钱吃饭是大事。遇到下午有公益活动时,肚皮饿,咋办?这时,阿龙就会跑到三姑家门前绕过去、绕过来的晃。一旦发现三姑在家,则马上撤退。如果三姑不在家,街上人多,怕奶奶看不见,他就会像大院坝跑马~绕圈子。反反复复,一旦被两个不懂事的表妹看见了,就会“多多(哥哥)多多”喊个不停。

这就有“戏”了!

这时,阿龙的奶奶哪怕是在热气腾腾的炒着菜,也会丢下菜铲,急急忙忙跨出门外,用一只手挡在她那浑浊、模糊的眼睛上,上街、下街望望,大声呼唤:“阿......龙,阿......龙!”

此时,阿龙就像炮弹进膛~直来直去,得意洋洋地跨进三姑家门,根本不把俩个表妹放在眼里,反客为主,很是随便的憨吃哈(傻)胀起来~大口大口的刨饭,大架大架的夹菜,大砣大砣的找肉,大碗大碗的喝汤,大声大声的说话。吃个贼饱后,挺着肚皮,扬长而去。

菲菲看见了,便对朱阁说:“你看铁柱子,吃饱了撑得,猴跳舞跳,瞎胡闹,不得了!”

“给他一点阳光就灿烂!拿他没办法。”朱阁摇摇头。

好事不过三!自然也有“失手”的时候。当奶奶喊阿龙进门后,三姑却从里屋出来了,这时的阿龙立马囧求起来,就像霜打的叶子~蔫了。在恨自己“观察不够”的同时,常常是转身要走。奶奶又一拖再拖,此时,就等“关键人物”一句话,当听到三姑重重地说一声:

“你把在这里~吃……呀!”

这下,像猫不吃鱼~假斯文的阿龙,才会用半边屁股坐在板凳头头上,紧贴桌子角角,采取不抬头、不夹菜、不说话的“三不”主义,吃上几口,说声“饱了”,瘪着肚皮,哼着《山歌好比春江水》,屁颠屁颠向学校跑去。

不久,颜素芬晓得阿龙的囧事后,开始发报了:

“小乖乖,听说铁柱子经常跑到他三姑家,下流兮兮的混饭吃。”

“活电报,你不要发报了!如果黄荆棍知道,可怜的铁柱子啊,又得被黄荆棍侍候。”段三娘特别提醒。

“这个娃儿,贱!脸皮比城墙还要厚。没有志气。如果是我的娃儿,还得打!”

“真是你的,舍得打吗?人心都是肉做的。活电报,你这狼心狗肺、铁石心肠的东西,肚里长牙~心真硬啦!难怪生不出娃儿。报应!”段三娘重话轻说,颜素芬不觉得刺耳,没有反应。

……

关于少年,肚子空虚、饥饿的滋味,只有阿龙自己知道。最朴素的需求,最痛苦的选择,最难堪的“囧态”,真是可叹可笑。

人啊,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丢人呀!”这一切,已经化作云烟,不时浮现在阿龙眼前,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