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65

第65章 潜入宫中,找回记忆

半年后,妙锦在浙江行商,忽然全国各地张贴榜文寻求名医。朱允炆为了了解朱棣宫中的情况,特地安排杜老爹入宫。

妙锦得知这个情况后,心里总觉得心神不宁。一连几日,睡觉的时候都会梦见很多真实的事情,醒来之后总是恍恍惚惚。好像梦里的事情,好多都是发生过一样。甚至偶然间想起皇宫,也觉得自己曾经是对那里如此熟悉。

在听说杜老爹要入宫后,妙锦化身医女随杜老爹入宫一探究竟。到了皇宫之后,妙锦换上医女的服装,蒙着面纱跟随着杜老爹。

原来,徐皇后病重,朱棣久治无效,这才到天下广寻良医。

妙锦看着这皇宫,心里越来越好奇,自己明明就像来过一般,但决不是前两次进宫献舞。于是,趁着杜老爹忙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出来溜达。

不知不觉,进到一处僻静的屋子,屋里子布满了许多书画,这个场景在自己脑海一闪而过,妙锦迟疑刹那,便继续往前走,在书房里侧的墙角,妙锦发现了一幅与众不同的画,于是好奇仔细上前观看。

妙锦仔细看着这画,越看越真实,越看心里越激动。

忽然间,脑海的记忆如同山洪一般喷薄而发。

这幅画,是朱棣的亲笔,是当日自己在北平想要画的那幅图,这幅图的场景就是描绘了当日首次与朱棣见面。

那夜,秋月高辉,溪水潺潺,自己温馨的与朱棣依偎在溪边石畔。

只是,画里无人,所绘之景却分毫不差。

妙锦顿时瘫软在地,此刻,脑海中所有的记忆都一片一片接续。

妙锦想起当日被杜老爹强行带出北平城的伤心,想起在济南与平安还有郡主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想起朱棣入应天时,无奈带着朱允炆出逃的情景,也想起和朱允炆流亡天涯的悲楚,也想起自己这些年几次入应天都与朱棣失之交臂,也想到自己本该知晓历史,知晓平安的死劫,知晓皇后的病,可自己为何就这么失忆了?却又为何在此时恢复了记忆?

忽然,妙锦心口疼痛万分,顿时喷出一口鲜血,妙锦赶紧拿衣袖擦了擦。

妙锦靠着墙角抱头痛哭了许久,然后起身悄悄取下了这幅《月下清泉图》,妙锦小心翼翼的把图收好,然后放在衣裙里离开。

回到住处,妙锦把图藏好,便径直睡下了,杜老爹并未发现她有任何异常。

次日,杜老爹带着妙锦前去为皇后诊治时,妙锦伺机留下来。

待杜老爹下去后,妙锦悄悄伏在皇后床前轻轻哭泣,皇后虚弱的睁开眼,看到眼前一个蒙着面纱的女子,遂弱声问道:“你是?---哪个宫---里---的宫---女?”

妙锦见许多年未见,皇后依旧这般慈爱,只是虚弱的身子让人见了万分心疼,于是拉着皇后的手轻轻说道:“姐姐,我是锦儿啊。”

皇后大惊,顿时清醒许多。遂伸手亲自揭开妙锦脸庞的面纱,忽然流着泪道:“你真的是锦儿,这么多年未见,你在哪里?过的好不好?”

妙锦也流着泪道:“这么多年,妹妹一直很好,只怪妹妹受伤失忆,这么多年竟未记起殿下和姐姐,一直这么无名无姓的飘荡着。”

徐皇后道:“妹妹当年从北平府失踪,都是姐姐的错。这些年,姐姐一直心存内疚,派人找了许久,可怎么也找不到妹妹的踪迹,如今,我快去了,我们姐妹还能重逢,这是上天的缘分。”

妙锦抱着徐皇后道:“姐姐,快别这么说,锦儿会想办法治好姐姐的病,妹妹听闻极寒之地的雪莲以及长白山的百年人参能医治百病,妹妹明日就去求药,锦儿一定想办法治好姐姐。”

皇后苦笑着道:“妹妹有这份心,姐姐就心满意足了。我自个儿的身子,我知道,恐怕是再也好不起来了,我只是不舍陛下和几个孩子。”

妙锦亲自抚着皇后眼角的泪道:“姐姐一定会好起来的。”

徐皇后说了一会儿,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妙锦赶紧抚着她躺好,看着皇后渐渐平稳的睡下,妙锦才放心离开。

走到门口,妙锦又回身望了一眼入睡的皇后,心里坚定的说道:“姐姐,你一定要撑住,锦儿这就去求药。”

妙锦未告诉杜大夫自己已经找回记忆,便独自收拾好行李出宫,悄悄外出寻药。

妙锦单枪匹马,历尽千辛万苦寻得天山雪莲和长白人参。于是,兴奋的连夜赶回应天。

刚入应天,看到全城银装素裹,家家户户挂满了白灯笼。

妙锦知道,自己回来晚了,徐皇后已经病逝了,顿时瘫倒在宫门口。

徐皇后丧事期间,妙锦再次混入宫中,身穿素衣,跪在不起眼的一角虔诚为徐皇后拜灵,朱棣每次来探望徐皇后的遗体时,都会看到她的背影,于是便多看了几眼。

妙锦思绪混乱,只是静静的跪在那里,并没有注意到朱棣,可这一切却被玉妃看在眼里。

朱棣离开后,玉妃找借口扣押下妙锦,却没有问任何缘由。

几日后,朱棣打算送徐皇后灵柩到北平。

妙锦趁着看守松散,打晕宫女,逃出玉氏羁押,混在护灵队里,逃出宫。

徐皇后的灵柩到了北平后,按照朱棣的旨意顺利入葬。

妙锦一个人混进了曾经的北平的王府,妙锦再次来到王府的西厢阁,看着曾经自己居住过的地方,又看了朱棣的书房,只是如今物是人非,内心感触颇深。于是,一个人蹲在朱棣曾经的书房前那蔟幽竹下轻轻哭泣。哭到无泪,才起身离开。

次日,妙锦去了北平的客栈安排商队之事,看到茶具不禁想起了平安,遂又买了祭物去平安的坟前祭奠。

之后又去了如香的坟前祭奠,妙锦看着这冰冷的墓碑道:“许久不见,不知你们在那边可还好?想必香儿也该长大了吧?不知道下次见面还能认得出么?”

妙锦放下祭物,起身又去了修平的坟墓。

从前自己插得几枝梅花,如今都已长成强壮的梅花树。修平的墓被这梅花萦绕着,显得格外有生机。

妙锦起身在梅花树林里又跳起了《旋叶舞》,许久,舞累了,便靠着修平的墓碑睡了起来,梦中一幕幕重现着曾经在北平府发生的一切。这一切似乎那么真实,仿佛就只是昨天。

小香在护送徐皇后的灵柩回北平后,这日也去了如香坟前祭奠。

小香发现如香的坟前有新的祭品,这些祭品精细之处,绝不像男子准备的。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是谁能来祭奠如香和姐夫。

小香祭奠完离开,一路都在思索,忽然想到知道姐姐坟墓的人只有妙锦和北平府的些许人,这么多年未见妙锦姐姐,难道是她回来了?小香心里激动不已,对,如果是妙锦姐姐回来,那么她还会去看一个人,那就是修平哥哥。

于是,小香赶紧赶往修平的墓地,此时,妙锦刚刚离开。

小香看到修平的墓前,果然放着和姐姐墓前一样的祭品,于是激动的在山中大喊:“妙锦姐姐,你在哪里?我知道你回来了。我是小香啊,你快出来看看我!”

妙锦走到山底,依稀听见有人似乎在喊自己,但是几句之后,便静悄悄的无了声息。妙锦以为自己出现幻听,于是便径直离开了。

在北平停留了几日,妙锦准备离开,走之前又去看了北平的王府,顺便探望了慧娴。

慧娴已经不计较从前的种种,只想好好跟孩子们一起过完后半生。

妙锦辞别慧娴,不知不觉走到修平的老屋,如今已经换了人家居住,院子修整的宽敞整洁,屋内也显得人气旺盛,于是妙锦默默转身离开。

忽然,一位十几岁的妙龄女子出现在妙锦身后喊道:“妙锦姐姐!”

妙锦心头一颤,转过身,眼前的妙龄女子,甚像香儿,那女子见到妙锦,直接扑到怀里哭泣道:“姐姐,这么多年,终于又相见了!”

妙锦也激动的抱着香儿哭道:“你果真是香儿?”

香儿哽咽着点点头,一别十年,姐妹相拥而泣许久。

两姐妹心情平复后静静叙旧,在听闻妙锦这些年的经历后,香儿劝妙锦回宫找陛下,妙锦点点头,两人遂返回应天帝都。

到了宫门口,妙锦忽然停下脚步,妙锦不知道这样迈进宫门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将来面对朱允炆的是什么?于是告诉香儿,先不要告诉陛下自己回来的消息,等自己想好了会主动联系香儿去见陛下。

香儿应允妙锦,遂于和妙锦约定了见面地点和方式。

妙锦遂去找杜老爹和鹊儿,皇后去世后,杜老爹被玉妃安排在宫中御医房协助其他太医,鹊儿跟在一起帮忙。

杜老爹回到住处,妙锦叫鹊儿跟自己换了衣服。

次日,妙锦混进宫拿走自己从前藏好的《月下清泉图》回来。

以前朱棣忙着皇后的丧事,未曾仔细去书房看书。

这日,路过御花园看到满树的叶子,不禁又想到了妙锦,心情失落:“锦儿,你离朕而去多年,如今皇后也离朕而去,朕的身边没有了你们,内心是多么的孤独,你知道吗?”

随后,朱棣转身去了书房,看着书房的一切,蓦然间想起了北平府内的种种。

忽然,抬头发现墙角的《月下清泉图》不见了。

起初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朱棣走到近处一看,再拿手摸摸墙壁,果然没了《月下清泉图》。

当即,朱棣召人彻查书房,所有书画皆在,唯独单单丢了《月下清泉图》。朱棣心底疑惑,到底是谁盗走了这幅画,这幅画的意义除了自己和锦儿,天下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明白,难道是锦儿回来了?可是锦儿回来了为何又不来见朕?亦或是哪个别有用心的人做的,以此来引起自己的注意。不论如何,只要找到这幅画,真相就能大白。

当时,朱棣下令彻查此事,务必找到这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