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63

第63章 商队入宫,建文复辟

商队行进缓慢,无影这几日气色也恢复的不错。

大家走到一处集市上,正巧碰见一家刀剑铺里人流汇聚,爱凑热闹的妙锦便和鹊儿一同前来,原来是这老板得了一把好剑,大家正在竞价得宝。

无影也跟着妙锦前来,看到眼前的好剑,心中十分喜爱,只可惜自己身无分文,若不然定会得了这宝剑。

妙锦看到无影目不转睛看着宝剑的样子,觉得无影和这把剑颇有缘分。

于是道:“老板,只听说你这宝剑是个宝,但不知道与普通的剑可有不同?不知可否先验验货?”

那老板接到挑衅,遂说道:“姑娘若不信,可先试试手?”

妙锦一个迅疾上前,抽出宝剑,转身只是轻轻一划,空中飞叶尽碎,毛发皆断。

妙锦合剑入鞘,称赞道:“果然是宝剑!”

人群中也是一片称赞。

大家开始相互竞价,妙锦直接拿出一颗宝珠道:“老板,这颗宝珠,实乃罕见,价值连城,不知我拿宝珠换宝剑您可否同意?”那老板拿了宝珠,验了验,果然是好宝贝,于是欣然同意这桩卖卖。

妙锦拿起宝剑,满意的离开,转身看着无影,仿佛无影还没有从宝剑的世界里回过神。

妙锦走到无影面前说:“这把剑就当送给无影大哥的见面礼,从此商队的安危,有劳无影大哥了。”

无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傻傻站在原地。

妙锦拿起无影的手,把剑放到他手中,然后继续行走。

好一会儿,无影才回过神,紧紧握着妙锦赠给的宝剑,赶紧追上来。

从此,无影每日安排好商队的保护工作之后,便寸步不离的护在妙锦左右,不让别人伤她一丝一毫。

商队人马越来越壮大,妙锦主事,无影的妹妹乐颜帮妙锦打理财务,鹊儿代领雇佣的18绣娘按照妙锦的要求制作名族特色衣服,无影协助杜仲负责商队安全及运送货物。从此18绣娘和8大守卫死心塌地跟着妙锦走南闯北。

妙锦初到波斯,闲时无事,在街上观看了波斯舞娘的波斯舞,觉得十分欣赏,便带领绣娘一起学习了波斯舞,妙锦把在波斯国看到的波斯舞和自己所感觉的舞蹈柔和起来,与18绣娘一起编排了《云间飞舞》,动作婀娜多姿,再配上绣娘自己的招牌服装,个个宛如天上仙子。

从此妙锦每到一个新地方,便带领舞娘舞蹈自己的《云间飞舞》来推销自己的锦衣,服装。

妙锦的生意越来越好,生意也越做越大。

当妙锦从波斯返回时,顺路去目睹了帝都应天的盛况。

朱棣为取悦高丽来的妃子高兴,听闻有个通晓各处文化商队正在应天,于是命人找到妙锦的商队。

杜仲听闻担心不已,甚至有些害怕妙锦和朱棣相遇。

想着妙锦平日乔装打扮,深居简出,倒也没有人能认出她来。

于是杜仲做了一个特殊精巧的面具给妙锦,让妙锦只需好好觐见丽妃,勿与宫里的人过多攀谈,以免惹祸上身。

妙锦记住杜仲嘱咐,带着面具小心翼翼的进宫觐见了丽妃。

妙锦与舞娘们穿着华丽的高丽服装共同献了一段高丽舞,丽妃看过竟有些难过而落泪。

就在商队快要大难临头之时,妙锦用高丽礼节跪下,并用高丽语恳求丽妃让自己端出亲自做的高丽饭菜请丽妃品尝,丽妃只是尝了一下,顿时心情好了许多,遂求朱棣放过妙锦与众绣娘舞乐。

妙锦起身谢恩时,悄悄抬头看了一眼高处的朱棣,恍惚间觉得这人似乎在梦里见过,于是起身走了几步,又悄悄回头看了一眼,仍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便径直带着舞娘们退下。

妙锦出宫时,丽妃派人赠了金子,妙锦告诉来的人,自己下次入高丽,会把丽妃娘娘赠的金子都捐给高丽的平民百姓。

如今,妙锦越来越富有,平日里各种布施也越来越多。

杜仲在一寺庙进行捐赠时得到一位主持回赠的刻有经文的金佛扇,妙锦与这把金扇子特别有缘,一见面就爱不释手,杜仲便送给妙锦,从此妙锦每天都带在身上,或拿在手里。

妙锦做善事,从不留下自己姓名,所有人只知道是一位拿着金扇子的女子,民间便叫她金姑姑,从此金姑姑的名气在江湖中颇具声威。

马和再度出海,谁知却在人群中悄悄见到朱允炆,于是乔装夜探朱允炆。

朱允炆让马和帮助自己复国,马和哭倒在地,发誓不背叛永乐,允文复国梦碎,于是黯然神伤挥袖落寞离去。

朱允炆得知有位乐善好施又富足的金姑姑,于是命手下一路打探商队的踪迹,想让她做自己的资金后盾。

这日,妙锦的商队驻扎在一处客栈,忽然有人鬼鬼祟祟偷窥,无影迅速跃出来,两人打斗一番,却发现竟是相识之人。

无影得知此人来意之后,心中颇为犹豫。一方面他想帮助朱允炆复国以报自己的血海深仇,一方面又想保护妙锦,使她不要卷入这种纷争之中。

这日,妙锦收到一封书信,是杜老爹的亲笔。

原来,妙锦外出经商的这些年,杜老爹已经投靠建文旧党。在得知妙锦的下落后,杜老爹就让妙锦和杜仲一同到云南见他,妙锦想着父女多年未见,心生愧意,便随杜仲去往云南。

妙锦和杜仲到了云南,刚进屋,杜老爹便出来了。

父女俩还没来得及说句话,屋里忽然又出来了一位带着斗篷的男子说道:“金姑姑,欢迎回来!”

妙锦听着这声音如此熟悉,心里一边纳闷着,一边脱下头上的斗篷,那男子遂也摘下头上的斗篷,两人均是大吃一惊。

妙锦眼前的男子不正是昔日在寺庙里的主子杨应能(朱允炆)么?那男子见到自己眼前的金姑姑不就是昔日差点和自己结成良缘的莞姑娘么?两个人呆在原地互相默默盯着对方,半响都不说话。

杜仲和鹊儿也觉奇怪,不知眼前的男子是谁,只觉得菀姐姐一定是认识的。

这时,景凌云穿着苗服和其他几位护卫从屋外进来,看到妙锦大吃一惊:“菀---姐姐?真的---是你吗?”

妙锦回过神,把斗笠递给鹊儿,于是躬身对朱允炆行礼道:“莞儿,拜见主子。”

朱允炆亲手拉起莞儿,忽然忍不住抚着妙锦额头的伤疤道:“这些年了,还是没有完全好。”

妙锦尴尬道:“已无大碍,谢谢主子关怀。”

众人见妙锦回来,都高兴道:“莞儿回来了就好。这些年你都去哪里了,大家都十分想念你。”

妙锦道:“那日和云儿走散后,便和爹爹、师兄重逢,此后便与师兄一起走南闯北行商。”

云儿担心妙锦的记忆,于是问道:“姐姐的记忆可有恢复?”

妙锦摇摇头道:“如今,还是没有恢复,不过忘却了从前的种种,如今倒也活的自在。”

杜老爹见妙锦竟然和旧主相识,难怪当日不愿嫁给杜仲,原来竟是旧主的人,如今再与旧主重逢,真是喜事一桩,遂也高兴的流着泪看着妙锦和大家重续旧时之宜。

当所有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悦时,只有杜仲心中担忧不已,从前的莞儿,不论心里住着谁,至少是单纯快乐的。如今和这些复国旧臣联系起来,迟早会惹怒朱棣,此后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谁会知道呢?

忽然杜仲内心有一丝后悔,当日再度进宫,为何不让她留在朱棣身边,至少也会后生无忧。

为了欢庆团聚,朱允炆带着大家一同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众人一起举行篝火晚会,朱允炆的旧部聚在一起,大家心潮澎湃。

杜仲一个人在席间喝着闷酒,鹊儿看出端倪,过来道:“杜大哥,是不是因为姐姐而伤心。”

杜仲醉道:“我想小心翼翼呵护着她,让她做那自由自在鸟儿,可是她总是逃出一个笼子,又被关进了另一个笼子。怎么办?鹊儿,你说我该怎么办?”

鹊儿安慰道:“杜大哥担心的也不无道理,不论姐姐作何选择,只要姐姐的内心是快乐的就好,鹊儿会永远护在姐姐身边。”

杜仲拿起酒瓶,踉跄着醉步道:“我不管---这天下是谁的,我只要她真的开心---快乐就好!”鹊儿见杜仲醉的不浅,便扶着他先回屋休息了。

妙锦和大家一起跳着舞,尽情的玩耍着。

玩累了,坐下来喝水时,朱允炆走过来道:“我们一起走走吧。”

妙锦点点头,两人在一幽静之地坐下,妙锦躺到草地上看着漫天灿烂的星斗,不禁笑了一下。

朱允炆遂也静静躺在妙锦身边,认真的看着她的侧脸,忽然想起第一次在宫里见到她的模样,再到后面一起流亡经历的种种,心中不禁涌现出一丝温暖。

眼前的女子,着实令自己着迷,也着实让人心中安宁踏实。

朱允炆忍不住,轻轻握住了妙锦的手。

妙锦觉得尴尬,遂挣脱了一下。

朱允炆紧紧拉着不放,并把手放到自己心头说道:“记得那日,在茶花帐篷里,我们也是这般静静躺着看着天空。”

妙锦想不起来,于是问道:“是吗?这么美好的事情,我怎么会忘了呢?”

朱允炆道:“你忘记的从前,却都深深烙在我的心底。以后的日子,我会慢慢帮你想起。”

妙锦坐起身,仔细看着朱允炆,心中涌现出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可是自己却又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

朱允炆也起身,一把把妙锦拉近自己怀里,坚定的告诉她:“等本宫蓄集足够的力量,一定会拨乱反正!那时,你便是本宫唯一的皇后。”

妙锦突然不知所措,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自己想要的却不是这样的,妙锦什么话也没说,就这么脑海一片空白的任由朱允炆抱着。

正巧被走过来的杜老爹瞧见,杜老爹便转身退下,原来莞儿果然是旧主的人。次日,朱允炆亲手做了锦串戴到妙锦的手上。

几日相聚之后,大家回归平静。

自从莞儿回来后,朱允炆更加信心满满的谋划着自己的复国梦。

朱允炆联络发配云南的各个旧臣,在各地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

妙锦虽然内心不赞同,但仍是拿给了朱允炆不少的银两。可是花费较大,妙锦商队的银两顿时亏空不少,妙锦决定再带商队出去。

听闻妙锦要出去,郁闷了这些时日的杜仲,心情豁然好了起来。

朱允炆不放心妙锦,派云儿相随,妙锦坚决让云儿留下来照顾朱允炆。

本来云儿也对朱允炆暗生情愫,如今能留在朱允炆身边,自好不过,于是便没有跟随妙锦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