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37

第37章 霸气借兵,回旋北平

当日宁王看到宁世子的手指,顿时吓得腿发软,赶紧叫人过来商议。

如今宁王妃及其世子妃妾都在燕王手中,思前想后,宁王最终还是同意借兵。

三卫也权衡再三,遂愿意追随燕王。燕王得到朵颜三卫骑兵,兵力骤增。

次日雨停,殿下早早起来,点了朵颜三卫五千精骑,众将士一同吃早饭准备返回北平。

妙锦早上穿戴整齐,刚打开门,发现杜仲竟在自己门口打坐,看这架势,倒是来了许久。

杜仲看到妙锦立即站起来说到:“紫菀师妹起来了。”

妙锦苦恼,我哪里是你的紫菀呢?

妙锦哭笑不得道:“杜师父早。”

杜仲竟羞涩的摸摸头。

妙锦出来吃早饭,递了素斋给杜仲,杜仲坐在一旁吃的很香。

众人吃过早饭,殿下带兵启程,妙锦辞谢小枫爷孙二人,临行拿出殿下打赏的银两给爷爷,小枫不舍妙锦,哭着要随妙锦走。

妙锦劝说:“如今天下战乱刚起,小枫年纪幼小,上不得战场,若是真心想为殿下效忠,待两三年之后,天下稳固,到时小枫也长成大人了,再来为殿下效忠也不迟。”爷爷也舍不得唯一的孙子,于是也苦苦规劝,小枫这才安心留家陪着爷爷。

妙锦留下一把剑给小枫,并叮嘱时常苦练,小枫把那串心爱的项链送给了妙锦,并亲自为她带上。

妙锦随殿下启程,众人快马加鞭,妙锦虽为女流之辈,马术却也不差,殿下问:“妙锦可否跟得上大家的步伐?”

妙锦挥挥马鞭说道:“殿下可放心前行,妙锦必不会落后。”说完,扬鞭而去跑在众人前头。殿下也挥鞭追上,众人紧随殿下身后。

快马加鞭跑了一日,还未入北平境内,殿下下令众人停足休息片刻。

这时有信使来传信道:“禀告殿下,王妃和世子守城不出,李景隆大军还未攻下。”

殿下听完道:“知道了,立刻传信给王妃,说本王即刻入北平围攻李景隆。”

安宁道:“如此,我等快马加鞭回去助王妃一臂之力,定当把李景隆大军驱逐出北平。”

妙锦听到李景隆的名字,心中不禁有一丝好奇,难道这就是日后背叛朱允炆的大将军。

此刻,北平已经进入冬天,飘雪慢慢开始。

李景隆着急,想趁着朱棣不在北平的时间,一鼓作气攻下北平城。

燕王府的气氛顿时凝重,王妃与世子说道:“世子与姚上师坚守城门,本宫这就去迎战!”

世子担心说道:“还是母妃率众人守城,孩儿出战即可。”

王妃道:“世子行动不便,还是母妃去,本宫料那李景隆见到本宫也不敢轻举妄动。”王妃心意已决,世子只好谨遵母命。

王妃披着战袍,在寒风中威风凛凛。

王妃手持宝剑在城门上激励众将士:“今日---本宫亲自出战---众将士定当紧守北平---不日---殿下回来---定当赶走李景隆大军---还我北平自由!”

本来面对李景隆30万大军的围困,北平众将士感到守城颇为吃力,人心开始窜动。

如今王妃在城楼上披巾挂帅,意气昂扬,众将士受到鼓舞,内心充满力量。

李景隆派人挑战,这次城门打开了。

只见一将领骑在马上飞奔出城,看着气度不凡。

李景隆正纳闷这是哪一位将领,这时王妃已策马飞奔至近处。

李景隆身后有人已瞄准王妃准备放箭,王妃看见却毫无惧意,李景隆遂扬手拦下,那人慢慢收起弓箭。

王妃道:“李景隆,我们顺天之意,你又何苦步步紧逼?”

李景隆这才发现是燕王妃亲自出战,于是作揖笑道:“哈哈--朱棣果然不在城内,竟让女流之辈出战。燕王妃若识时务,率众缴械投降,我李某人定当奏明陛下,从宽处置。”

王妃也从容笑道:“李将军切莫过度自信,如今殿下虽不在城内,但本宫依然可与你僵持不下。不日殿下回来,李将军的项上人头可危险的紧呐。”

李景隆也笑道:“如此,我倒要看看一个妇人能奈我何?”

王妃道:“出招吧,本宫今日定要与李将军一较高下。”说完便出手,王妃招招夺人要害,李景隆招招守住。

双方坚持许久,王妃体力有些不支,遂瞅机会撤回城内,世子令人放箭掩护王妃让李景隆追不得,待王妃刚入城,世子即刻关闭城门,李景隆怒命众人强攻。

世子率众将士在城楼上及时泼下冷水,天气寒冷,城门上瞬间结成一道保护冰墙,冰墙滑滑的,士兵们站不稳,也攀不上去。

李景隆大军尝试了许久,仍强攻不下,大军也身困体乏,加之天寒地冻,南方来的将士多受不住这严寒,都冻得瑟瑟发抖。

李景隆只好作罢,驻扎城外不远处,另谋计策。

天气越发的寒冷,北平城内战事也越发的紧张。

李景隆久攻不下,只好广筑工事,把北平城围得密不透风。

朱棣快马加鞭带着朵颜三卫从大宁返回,朱棣在北平城外目视着远处的一切,脸色颇为沉重。

安宁问道:“主子可有对策?”朱棣摇头不语。

妙锦看到殿下忧心忡忡的样子,遂过来说道:“若论打仗,李景隆绝非殿下的对手。此人年轻气盛,贪图安逸。殿下可以一边对阵,一边拉拢。”

安宁疑惑道:“姑娘如何可知?”妙锦一时竟也答不上来。

殿下说道:“此计可一试。待我想到更周全的计策再施行。”

妙锦看着殿下感觉殿下心里或有点眉目,于是站在风中不语,陪着殿下静思。

这时有人来报:“禀告殿下,账外有人鬼鬼祟祟窥探我军情况,现已经被拿下。”殿下转身前去查看,妙锦和安宁也一同前去。

那被抓的人不是别人,竟是杜和尚。妙锦惊讶问道:“杜师傅是来刺探军情的么?”

杜仲看到妙锦立刻惊喜万分:“不---不是的。姑娘不要误会,我是一路追着姑娘来的。”

妙锦解释道:“我已说明白了,我非杜师傅的师妹,请杜师傅切莫苦苦纠缠。”

杜师傅坚定的说道:“不--,你一定是。”

殿下道:“来人---拉下去处置了。”

杜师傅绝望的看着妙锦道:“紫菀师妹若不认我,我又何必孤零零的独活于世?”说完闭目准备从容赴死。

妙锦忽然觉得此刻他还不能死,还有好多谜团没有解开。

于是恳求殿下:“妙锦恳求殿下饶他一命。”殿下犹豫片刻,挥手收回命令。

杜仲睁开眼,感激的跪在朱棣面前:“谢燕王殿下不杀之恩。只是--,平僧以后可否---跟随---姑娘身边?”

朱棣扭头看了一眼妙锦,妙锦低下头不敢看殿下,但是却微微点点头。

朱棣遂沉默不语转身进入军帐。

杜仲抬头疑惑的小声问妙锦:“殿下是同意了?还是不同意?”

妙锦抬头也小声说道:“默认就是同意了吧?不然你的脑袋早就身首异处了。”

杜仲赶紧傻傻的摸摸自己的脑袋:“阿弥陀佛,还好头还在。”妙锦见状咯吱笑出来。杜仲看到妙锦居然笑了,脸上也露出开心的笑容。

李景隆把北平城围得严严实实,殿下准备找到薄弱的地方作为突破口。

殿下命安宁抄小道进入北平城内,传达燕王殿下的作战计划,燕王妃见到安宁喜出望外:“是殿下回来了吗?”

安宁道:“殿下驻扎在城外,殿下派安宁回府传达作战计划,殿下准备内外夹击,与李景隆大战一场。”

王妃道:“好!如此甚好,本宫依殿下之意准备就是。”

安宁传达完返回城外与殿下汇合。

王妃与姚上师,世子一同准备共同迎战。

11月12日,李景隆再次围击北平城,双方正打的火热,背后忽然天降奇兵。

“报---元帅!燕王从郑村前后夹击我军。”

李景隆豪气万丈:“我军兵力丰足,如今这朱棣自己送上门,本帅定当活捉他。传令下去,谁能活捉朱棣,本帅赏金一万两!”

顿时大军开始陷入混战,有为赏金拼命的,有甘为国家奉献的,有拼死抵抗的。

刚开始李景隆兵力还处于优势,时间僵持的久了,李景隆大军开始溃散。

“报---元帅!我军伤亡惨重!”

李景隆生气提腿踹了一脚马镫怒道:“去你娘的!都是什么吃的!都给老子拼命砍---拼命砍啊!有临阵脱逃或者倒戈者,都给老子格杀勿论!”

李景隆又带大军僵持一阵,伤亡越来越严重,手下将士谏言道:“如今这形势,燕王是有备而来,再这样下去,我大军恐被完全打散,不如元帅先撤退,另寻他计也好从长计议。”

李景隆望着燕王气势汹汹的兵力,只好下令:“传令下去--!都给老子撤退!”李景隆的士卒大多数是南方人,不耐北方的苦寒,朱棣大军又紧追不舍,李景隆被迫慢慢朝山东西北撤去。

燕王带着气势高昂的众将士返回北平城内,妙锦着男装与杜仲也各自骑着马跟在燕王身旁。

小桃高兴的传话:“回王妃,殿下这次凯旋而归,现在已经走到城门口。”

王妃欣喜道:“快!备马来!本宫亲自去迎接殿下。”

小桃道:“我也跟王妃去。”

王妃带着众人去城门口迎接殿下。

快到城门口,妙锦内心有些忐忑,不知如何面对王府众人。于是放慢了马步,慢慢落到后面。

朱棣此时并没有注意到妙锦的变化,依旧带着众将士往前走。

杜仲悄悄跟着妙锦走到后面:“菀妹妹可有心事?”

妙锦不语,只是摇摇头。

杜仲又说:“如此这般,定是有心事了。”

妙锦不知从何说起,便不开口,杜仲就默默跟在妙锦身后。

王妃见到殿下,夫妻情深自是欢喜:“臣妾恭迎殿下!”

朱棣看着王妃一身戎装,感动道:“这段时日,爱妃辛苦了。”

众人也都参见殿下,殿下亲切挥手道:“都免礼---大家都辛苦了,朱棣深深感谢大家的支持与贡献!”

众人起身与殿下一同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