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16

第16章 琴友误会,寺庙偶遇

次日,妙锦便去赴如香的约。

妙锦与如香在湖畔论琴,一连几日畅怀而谈。

一时兴起,妙锦想学琵琶,如香便亲自耐心的教妙锦。

妙锦每日早出晚归和如香学琵琶,妙锦心想说不定日后还能为殿下王妃解解闷儿,于是学的更加勤奋。

妙锦天资聪慧,不出几日便能能弹奏几曲。

待妙锦跟如香告别回府后,又托了马和帮她借一把琵琶来练习,世子妃听闻妙锦在学琵琶,遂送来一把上好的琵琶给妙锦,妙锦心中甚是欢喜。

妙锦一有空,就去找如香练琵琶,如香觉得与妙锦投缘,便倾囊相授。

不过月余,妙锦的琵琶倒是弹得有模有样了。

忽一日,如香接到一封信,心中欢喜,说要去庆寿寺祈福,顺便也去寺中看看妙锦。

于是清早便带着娟儿来到庆寿寺。

如香祈福后,便向小僧打听妙锦,那小僧问道说:“妙锦,可否是燕王府的徐妙锦?”

如香说道:“只是借居在寺庙里的妙锦姑娘。”

小僧强调道:“施主是否记错?本寺借居客人并没有妙锦,倒是偶尔收到燕王府徐妙锦姑娘的信,每每也都是主持打发了人送到燕王府去。”如香听闻,心中瞬间一阵难过。

原来徐妙锦竟是燕王府的人,和妙锦在一起欢谈月余,妙锦居然骗自己。

难道就因为自己出身卑微,妙锦就不真心以待么?如香回乐坊后便毅然断绝与妙锦的往来。

接连几日,再不去找妙锦。

几日没有如香消息,妙锦疑惑,便亲自提笔写了帖子约如香湖畔弹奏琵琶。

谁知如香收到妙锦帖子,竟看也不看就放在那里。

妙锦一个人在湖畔弹奏琵琶等待如香,整整等了一日,如香都没赴约。

妙锦害怕如香遇到什么事,便亲自抱着琵琶到乐坊找她。

乐坊下人告诉妙锦如香在屋内,妙锦便在大厅等候。

不一会儿娟儿出来说道:“妙锦姑娘好,如香小姐今日身体欠佳,不便会客,请姑娘回吧。另外如香小姐说姑娘既然已经学到了如何弹奏琵琶,日后便不用来找她了。还望姑娘莫要苦苦追缠。”

妙锦心想,难道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好么惹了如香生气?

妙锦便拉着娟儿的手问道:“如香姑娘是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为何一反常态呢?”

娟儿喃喃答道:“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姑娘不必担心,如香小姐就是--就是--”

妙锦着急,:“就是什么?娟儿你快说啊--”

娟儿低声答道:“就是--如香小姐那日从庆寿寺回来--便开始生姑娘的气了。”

妙锦心中咯噔一下,是了,当日自己骗如香说自己借居庆寿寺。

既然有缘相遇,相聊甚欢,犹如知己,当日为何还要撒这谎。

以如香这般性子,岂容他人假意欺骗自己。如今如香知道真相,必定生气。

于是妙锦求娟儿带自己见如香一面,娟儿不敢忤逆只好带了妙锦去。

谁知娟儿一转身的功夫,如香已不在房内。

妙锦看到桌上自己写给如香的信,如香并未启封,妙锦心中哀伤,便怔怔站在房内。

娟儿劝导:“看来如香小姐是有意不愿见妙锦小姐,妙锦姑娘和如香小姐到底怎么了?”

妙锦摇摇头说道:“没什么,娟儿可否让我留几句话给如香?”

娟儿遂拿了纸笔过来,妙锦写到:“深庭别院锁重愁,浅荷倚栏潋情柔,巧得琵琶弦拨心,错付知己碧波情。”妙锦写完便独自抱着琵琶回府。

妙锦饿了一天,此时天色已暗,大家都已用过晚膳,妙锦饥肠辘辘,只好去厨房寻吃的。

刚出厢房,便遇到修平,妙锦问道:“没去休息么?这会儿还来做什么?”

修平担心到:“整日不见你在府中,也无人知晓你在哪儿?心里总不踏实,便来看看。”

妙锦心里感激,虽然也知道修平的心意,但妙锦心里只有殿下,别人谁也容不下,于是委言说道:“如今既已知晓,可以回去了吧?”

修平嗔笑着说:“这么快就赶我走啊?”

妙锦也嗔笑着指着府门方向说道:“门在--那边--,路在--这里---”边说边推着修平:“你快走吧?大晚上的让人看了成何体统?”

修平笑道:“既如此,那我白天来找你好了。”

妙锦嗔怒道:“白天我不在府里,随你来好了。”

修平笑道:“不在府里更好,我们外边去玩耍。”

妙锦甩着帕子道:“谁和你玩耍?说的好不害臊。”

修平扮着鬼脸笑道:“那我回去休息了,白天见。”

妙锦径直转身不语。

被修平这么一闹腾,本来想去吃点东西,这会儿也不知道饿了。

妙锦不知不觉来到殿下书房前,书房的烛光还在亮着,妙锦在外边静静站立良久。

看着书房的灯,想着殿下的种种,妙锦心中涌起一阵莫名其妙的伤感。

殿下啊殿下,你到底是否知道我的心意呢,你既知道我的心意为何又这般平静?你若不知道我的心意却又为何对我如此特别?

妙锦呆立良久,见殿下仍在房中苦读,不忍打扰,便转身离去。

这时殿下正巧起身从书房出来,看到妙锦远去的背影,静静立在那里心中怅惘。

妙锦回到房中,找来香儿白天剩下的点心充充饥,便洗洗睡去。

第二日清早,妙锦饿醒,早早便起床收拾妥当,等香儿醒来便带着去吃早膳。

早饭时,香儿一直悄悄夹菜放到妙锦碗里,妙锦心中感动。

妙锦吃完一碗,香儿主动去给妙锦盛饭,众人不解笑着说道:“香儿今日是怎么了,都不顾自己吃却一直顾着妙锦吃。”

香儿听闻,害羞的答道:“姐姐昨日没吃,早上早早就饿醒了。”

妙锦听香儿此说,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众人疑惑,王妃问道:“妹妹昨日在做什么,整日也未见妹妹,妹妹竟连吃饭也顾不上,身子要紧,可别饿坏了。”

妙锦吱吱呜呜答道:“也没—没什么,妙锦出去玩耍,一时竟忘了时间,忘了饥饿。”

高阳郡王追问道:“是什么事小姨母快快说来,竟有让小姨母玩的忘情的事情,必定很好玩。”妙锦流汗,不知如何作答。遇上这位贪玩的小主,说什么都会当真。

世子妃看到妙锦为难,于是帮着解围:“小姨母定是在苦练琵琶了吧?昨日,我见您抱着琵琶出府,不知何处寻师练习呢?”

众人又是意外,郡王说道:“小姨母竟会弹琵琶,不知改日可否弹来大家听听。”

妙锦说道:“只是初练,琴技粗陋,恐污了众人耳朵。”

王妃笑道:“无妨,大家听听便是。”

妙锦浅浅一笑道:“若是姐姐不嫌弃,改日我便弹与姐姐听。”众人吃过饭便各自忙碌,近日殿下也颇为忙碌。

因妙锦假借庆寿寺借居之名,惹如香生气,此刻妙锦心中自责,想着自来到北平还未虔诚的到庆寿寺祈过福。

于是妙锦今日留香儿在府中跟着燧儿习字,自己独自前往庆寿寺。

妙锦虔诚的祈福过后,便到寺中游赏。

走到一座桥上,妙锦扶栏驻足环视这四处的风景,脑海想到元朝王冕的诗文便随口吟出来:“宝刹都城内,今朝旷野中。浮图瞻宝志,书记忆刘聪。画屋烟花绕,青松雨露浓。徘徊增感慨,历落问英雄。”

此时微风拂过,枝头树叶摇曳生姿,妙锦的秀发也丝丝飘荡在风中,妙锦捋了捋飘在脸庞上的发丝。

刹那间看到殿下站在自己跟前,妙锦竟然莫名其妙的紧张。

殿下看到妙锦问道:“妙锦怎会来这里?”

妙锦含羞答道:“妙锦特意前来祈福。恭祝殿下王妃姐姐平安康宁。”

殿下沉默片刻答道:“妙锦有心了。”妙锦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就那样怔怔的望着殿下。

殿下见妙锦不语,也默默站在桥上看着风景。

这时有小僧过来请殿下用午膳,殿下遂叫了妙锦一起。

姚大师见到殿下带着妙锦,便让人多备了一副碗筷。

妙锦吃饭的时候心不在焉,姚大师慈和问道:“妙锦姑娘可是有心事?”

妙锦低声回道:“大师慧眼,识得妙锦心中彷徨。”

大师笑道:“可为之前如香姑娘来信。”

妙锦羞愧道:“大师也只此事,妙锦本知朋友间该坦诚相待,妙锦却刻意隐瞒欺骗,如此心中愧疚。”

姚大师宽慰:“相识本是缘分,既在乎这段缘,当可用心解开这误会便是。”

妙锦谢道:“大师所言甚是,妙锦定会诚心消除误会。”

吃过饭,殿下又与姚大师禅聊,妙锦便在偏房等候,不知不觉手扶着脑袋睡着了。

殿下出来,看到睡着的妙锦,不忍打扰,便坐在一旁独自品茶等候。

不一会儿,妙锦迷迷糊糊醒了,看到旁边的殿下,恍恍惚惚仿佛又在梦中,妙锦怔了一会儿,揉揉眼。

原来殿下真的在自己身旁,妙锦心中涌出一阵暖流。

殿下见妙锦醒来说道:“睡好了么?”

妙锦微声答道:“嗯,睡好了,殿下什么时候出来的。”

殿下沉默片刻道:“既睡好了,跟本王回府吧。”

妙锦乖乖的点点头。

看着殿下转身的背影,妙锦心中无限欢喜。

殿下与妙锦各骑一匹马,妙锦心中欢愉,便策马疾奔,殿下紧紧跟上又超越了妙锦,两人互不相让,便默默开始赛马。

到人多之处,殿下和妙锦互相浅浅一笑,放慢步伐。

妙锦回到府邸,心情愉悦。

一连几日妙锦都高兴地出府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