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家日月
29613200000358

第358章 官兵来了

随着三人在书房密议,又或者是神侃天下大势,纵兴探讨,他们忽而掩面痛哭流涕,忽而击节高歌,兴致飞扬的好不痛快!这时间却也是不知不觉的溜到黄昏边际。

在这三人酒足饭饱之际,忽然听到屯里有人一阵声嘶力竭的呼喊:“不好了!有官兵来了!···”

随即便是屯里一阵的锣声催命声大作,整个屯里到处是呼爹唤娘,鸡飞狗跳之声。

三人被这忽然而来的人们恐慌动静都是吓了一大跳,尤其是作为地主的郑启发浑身一激灵,吓出了一身的冷汗,一点酒意不翼而飞。

说来,郑启发这个乡下小屯位于燕山南麓,靠近长城边关,由于是兵家路经边防要地,经常会有一些朝廷外地的军马路经这里,前往建昌营。

说实在的,如今大明的官军,军纪恶名是天下远扬,特别是过境客军。

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剃,就足以道尽其中真昧。

由于这个乡屯地处边关纷乱之地,又是毗邻燕山山脉,那深山老林里的匪徒多如牛毛,平常就有那山匪下山掠夺。

匪徒虽然凶狠,但是毕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像那梳子一样,把乡屯梳理了一遍,把屯里值钱的财物都掠走,但是梳子齿与齿之间间隔大,毕竟仍有漏过的。

但是官兵就不同了,虽然也是劫掠,但是下手狠毒。

众所周知,剃刀那是什么玩意儿?凡是官军过来掠夺,是明火执仗的,他们时间充裕,仔细地搜刮,掠夺钱粮时恨不得掘地三尺。只要官军过来搜刮,地方就像被剃头一样寸草不生。

而且官军不像匪徒,匪徒虽然凶残,但最多也是杀几个人立威,他们好歹也知道羊毛长在羊身上,一次剪毛后,至少还留有余地,期待着猪羊养点油水后,留在下次搜刮。

而官军就不同,在没有打战的时候,稍微还有上官约束军纪,但是地方乡屯遭殃是肯定的了,不但乡民手中仅有的口粮,或者辛苦养着耕地的畜生们被一扫而空,就是乡屯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是纷纷被拉走祸害。

如果地方乡屯稍有抗拒,这些官军更是立马翻脸,随便栽个“通匪”,“细作”的罪名,就是全村屠绝!

如果是战时,朝廷官军索性是什么理由都不要了,直接赤/裸、裸的屠戮,他们或者杀良冒功,或者劫掠粮草,或者杀人取乐,或者“****妇女”,无恶不作,总之官兵所到之处是人烟灭绝,被洗成白地。

在这两年,这个偏僻的乡屯倒也过境了两三次客兵,作为地主的郑启发也是竭尽心力去“接待”和“犒劳”。

总之,那些过境的官军看到郑启发如此上路,再加上郑启发作为举人老爷,地方乡绅的地位,倒也勉强给了面子。

可是如今的世道是每况愈下,这武将越发有恃无恐,凡有战事,听宣不听调是常事,底层官兵更加凶狠贪婪。这中央朝廷管制无力,地方官府还得哄着、供着官军的的苗头越来越明显。

如果说早年作为地方乡绅身份的郑启发对官兵还有“社会地位”的震慑力,如今却是不折不扣人家眼中的“肥羊”。

看着郑启发连叫“苦也!”,黄梨关冷笑道:“官军过境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是可预见的,启发兄,这天下崩坏,覆巢之下,你还真以为可以避世,处桃源?”

同时,吕晚林却是仿佛看到了马上就要发生的祸事,只是连连叹息:“···兵呼一何怒!民啼一何苦!···可怜!可怜!”

在两位好友嗟叹下,六神无主的郑启发终于定了定神,连声道:“快!快!快!通知屯里丁壮,如果来的官兵少,就闭上堡门拒之,如果来的人多,我等却要速速整理衣冠,杀鸡宰羊,到屯口去犒劳官军的到来!”

“犒劳?是让我们读书人当孙子般的去伺候吧····”

“嘿嘿嘿,官军?····”

此刻的郑启发是火烧眉毛,再也顾不得好友的冷嘲热讽,直接找了下人过来密密吩咐,同时更是没忘了让自己的侄儿和婆娘火速躲到家中的地窖之中。

等到一阵的慌乱过后,郑启发带领了二三下人,十几个屯里的“乡勇”,偕二位好友赶到屯口,却是看到东南方向一阵的尘土扬起,期间大明王朝那赤红的军旗若隐若现。

看着远方的旗帜和若隐若现的黑黑的人流,郑启发跌足惊道:“苦也!看这阵势,这过境的客军还不得人数上千?···”

“这么多人马,我这小屯本来就是凋敝,就是杀光屯里所有的牛羊也是招待不起啊!”

当然了,在这个恐慌的节骨眼里,本来在郑启发的主导下,乡屯里还算是稍微恢复了一些平静。

然而,就这遥遥的官军大队身影一现,他身后十几个的壮丁立马炸窝,不论郑启发是急的如何跳脚,他们顿时做鸟兽散。

同时在乡屯里,衣衫褴褛的民户及军户纷纷“砰砰”的关上自家的破门,只见各人呼儿唤女,期间又一阵的打儿骂女声大作,除了少数一些胆大的人只是畏惧地躲到自己房屋里通过门隙往外偷偷看。不久以后整个乡屯便彻底死寂下来,天地间居然没有出现一丝喧哗声。

要不是郑启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恍惚中,他还真以为自己身后的乡屯是人烟灭绝的鬼蜮!

······

春末的蓟州迁安地带,虽是隐约能看到大地各处出现了绿色,但还是寒气袭人,干涸的水渠、水道随处可见。

“孙大人,据我开平‘龙虎府’下发的地图和详细资料,前方不远就是一个乡屯,唤曰郑庄,离着咱此次要去驻军的大崔庄还有十几里地。····”

“据属下手中的资料上写:这个郑庄丁口如今不到百户。堡内共有四眼水井,不过有三眼都干涸了,堡内只余一眼活水。···”

“按着咱迁安巡检署定制的行军计划,今晚我们就要在那郑庄外扎营,由于那屯内水源不足,咱巡检署大多数的将士们吃水都要到堡外几里地的白羊河上去挑。···”

“据资料上写,这郑庄里倒是出了个人物,此人名为郑启发,举人出身,倒也是个颇有良心的乡绅···”

“至于庄里,由于在郑启发的庇护下,人们倒也没有彻底的逃亡,而且里面居住的大都是民户···”

在通往郑庄的土路上,大队的明军在展旗行军。

在队伍的中间,当年于望顶头上司朱雨泽的心腹武将孙忠明赫然正骑在一高头大马上,他身边,一个巡检司的亲信护卫正在为他指出这附近的所有水土乡情情报。

“哈哈哈···”孙忠明听到属下如此详细的情报报告,不由挺了挺自己那硕大的肚子,意气风发的道:“啧啧啧,龙虎将军他老人家属下的夜不收那工作效率真是没法说了!这一路行军而来,资料一一对证,竟然是丝毫不爽!也真不知道那些夜不收什么时候就备下了如此详细的情报!”

“嘿嘿嘿···”在为他说明地方情况的护卫一边谨慎地陪笑起来,一边小心的看往孙忠明身边同行的一个武官。

和孙忠明这些巡检司官兵装束稍有不同是,这个武官赫然身着汉家军制式军袍,肩膀上一杆三星,居然是个哨长级别的高级军官。

只见这个体格壮硕的军官笑道:“孙大人!不要说如今整个永平府尽在大将军的旗帜麾下,其实就是在早年,大将军还在乐亭潜邸的时候,这整个蓟州的各方情报、地图还不是早早就绘制总结了?”

“那是!那是!”孙忠明感慨的道:“毕竟是大将军他老人家高瞻远瞩,他的手段布局,又岂是我等愚昧属下能揣度的?”

“孙大人,此次我部官兵受了军令,前来大崔庄附近剿匪,你贵为迁安县新任巡检局局长,连巡检局衙门的太师椅都没坐暖,何必亲自下乡陪同?这一路车马劳顿的!····”

“嗨!既然大将军下令了永平府全面剿匪的军令,作为属下的我等又岂敢怠慢?自然是诚惶诚恐,竭尽全力去执行!”

“呵呵···,如此,此次行动就有劳巡检局弟兄们的一番辛苦了!”

“哪里,哪里!说起剿匪,咱这些巡检司的兵马也就是配合我永平正规军的行动而已,哈哈哈,打打下手,····配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