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家日月
29613200000351

第351章 花园会议三

“诸位,所谓凡事预则立,谋则兴!”

于望说到这里,轻轻的呷了口茶,眼看小小茶杯马上见底,不由微微皱了皱眉。

而一直伺立在他身后的华驰书时刻留意着于望的动静,马上小心的捧着茶壶来续茶。

“罢了!老华,还是给本将换大碗茶!”

“是的,老爷!”

看着华驰书一溜小步的忙前忙后,于望不由心思一动。华驰书这个家伙,其来历早年虽然是杨嗣昌推荐,但是根底很是不清不楚,不过他为人既小心,又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对自己似乎又有那么几分忠心。

就在于望看来,这个家伙的奸猾程度和全兴有的一拼,再说老华来自己身边的日子也很长了,这样的“人才”似乎也可以一用。

转眼,于望在这个问题上就不在为意,继续朗声道:

“诸位,有鉴于此,我等在民政方面,以肖先生为首,吏书司要在七天之后给本将拿出具体措施来···”

“我等需在永平府建立‘日月’学堂,该学堂分为三级,每级学期三年,每级学成学子可冠名为初生,专生,博生···”

“在我永平日月学堂,学生们主学明法、明算、明字,这三门知识将作为毕业考校的基础主科,至于其他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的东西则是辅助,全凭学员的兴趣,不作为考校的额外加分···”

“在我永平日月学堂,只要博生以上毕业的学员,吏书司优先授予实习身份,可以在实习和试用一年后,正式授予吏员身份···”

“当我日月学堂正式成熟和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吏员后,吏书司所有空缺职位,日月学堂的学员优先录取,而外来投奔的人才想要谋缺,同样须得经过日月学堂正式的同等的考核条件,不然,将不于考虑聘用···”

当于望说到这里,武系官员还是无动于衷,毕竟事不关己。但是那些文系官员却犹如面临泰山崩坍,一下子都目瞪口呆,甚至全身激动的都发抖起来。

本来,大将军一直在大力鼓励民间学习文化,尤其是在军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一开始,听到设立什么学堂,大伙都认为它会和大明遍地的学堂私塾都是一个模式,那里不外乎是传授圣贤书的地方,那些学员学出来之后照例是去参加大明的科举,去求功名。

然而,听大将军这么一说,那什么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的东西则是一概不重视,其他学习的什么明算明法更是和大明传统的进士科没有一铜板关系,学习的内容反而是这些吏员的吃饭本领,那么永平学子去这样的学堂,未来还有出路么?

哪知大将军语出惊人,不仅明确的指出了日月学堂分为三个三年九年制,更是下令在博生毕业后,吏书司直接录取任用。

如此看来,大将军完全把日月学堂里育人、取才的职能合于一途,这样一来,岂不是永平府内的“小科举”?

尽管这个学堂里面学的东西都和大明正规的私塾官学完全不是一回事,也不被如今的世人所认同,不过大将军也明说了,出来给予的将是“吏员”身份,不能称之为官。

然而,大家伙却又都知道,在如今的开平中屯卫,所有的百姓几乎大部都被将军收编为军户,除了少数一些勉强能自足的自耕农还在观望,还有大部的乡绅、豪族无可奈何在谨慎隐忍。

摊明白了讲,如今的开平中屯卫各地照旧还是驻有朝廷派遣的文官在治理地方,然而这些官员空冠于“父母官”的名头,治下却是没有丝毫可以治理的子民。

如此光杆父母官,如今个个闲的不得了,因为在他们手中,完全没有任何公务可以办理。

至于早年威严的衙门,更是门可罗雀,冷冷清清,父母官需要的威严和排场更是丝毫都无。

由于没有公务,没有需要治理百姓之人,这些父母官都没有了搜刮财产的去处,衙门更是养不起早年官府里应该有的大批胥吏、衙役。

如今的日子里,在上头,朝廷不会拨下丝毫钱粮让父母官建设施政地方,就是每年的俸禄也是时有时无,相反每年朝廷要求这些文官上缴的赋税可一分不会少。

如此凄惨的情况下,本来在大明的制度里,治理县州的正式文官也不过三五人,那么其他胥吏人员在没有好处,没有俸禄、没有填饱肚皮的额外进项的情况下,不管父母官愿不愿意,全部作鸟兽散,各奔东西。

在普通县衙里该有的衙役,吏员全部解散后,县衙空荡阴森的犹如鬼府。

往日的二堂或三堂本来是作为县衙的核心区域,为知县、州官审案、办公之所;这样的核心所在地方,如今却犹如空山幽谷,一年到头也听不到人们走动的脚步声···。

大堂两侧耳房本来是作仪仗库、銮架库等库房,还设有“典史厅”、“典幕厅”、“幕厅”、“县幕”或“赞政亭”,为幕官典史办公之所,如今也是老鼠当家···。

大堂院内两侧厢房又分为吏员办事之六房所在,左侧为吏、户、礼三房,右侧为兵、刑、工三房,粮科(房)、马科及承发房、铺长司等也排列于左右厢房中。

如今也是看不到往年那熙熙攘攘的盛况,只有散乱的公文狼藉遍地,还有东倒西歪的案几椅子,不论何处都是灰尘遍地···。

至于什么吏廨、监,狱、仓库等建筑里更是徒留四壁,一空如洗···。

其实说起大明的州县衙门,建筑面积是不小的,除了以上的建筑,县衙中还有马政厅、马房、官仓、门房、里舍(里甲房)等建筑。。

在普通规格下,县衙甚至还设置有房舍供官吏居住。比如明文上,知县要有十间,县丞八间,主簿七间,管马主簿七间,典史六间,吏舍四十间····。”

当然,作为一县的行政中心,县衙之外还有其他官署和设施,比如有县学、社学、城隍庙、际留仓、禄米仓、预备仓、便民仓、养济院、漏泽园、管河房、巡检司、水马驿、急递铺、递运所、社稷坛、山川坛、邑厉坛、僧会司、道会司、河泊所、工部分司等。

排除了设置在衙门之外的官署和设施,其实光光就衙门之内所提的一些建筑设施,整个县衙的地盘就可谓是庞大无比,可如今偌大的官府衙门,每天驻守的却只有大明“正牌正职”的有限官员三五人。

这三五只大猫小猫分别为朝廷委派的县令、县丞、主簿···等。

开平中屯卫境内如今所有的父母官的境况可谓是凄惨无比,不说没有了平时的前呼后拥的排场,就是在官府衙门口,连个守门的人都没有···。

也幸好平时开平中屯卫的治安一向良好,这些没有了所有权柄的官倒也不至于害怕自己的人身安全···。

也幸好自从于望在马头营千户所崛起的时候,就和当时的乐亭县令约法三章。由于当时于望大规模的收编民户造成了县太爷的赋税流失,当时陈县令甚至还派了陈典吏到马头营和于望谈判。

当时于望为了不至于闹出大事情,大包大揽的承诺,由此产生的赋税缺口,全部由自己补齐,这个惯例一直延续到了今日。

之所以这样,于望还是存了不和整个大明的文官体系大翻脸、大冲突的决定,毕竟全面摔棋盘还不到时候···。

所以这样一来,开平中屯卫境内的“父母官”其实是大明中最轻松最好做的官,这每年的赋税由于被于望代补,这些父母官就算是每天呼呼大睡如猪,每天逐色征歌,这每年的政绩照样是“卓异”!

对于在开平中屯卫官场的朝廷文官来说,这样的局面自然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不用丝毫心力,也不用催科,也不怕引起什么民变,躺在家里就可以混个卓异。

但这样一来,无数大明地方官同僚所共有的刮地皮绝学“天高三尺”再也没有丝毫用武之地···。

总之,眼下开平中屯卫里,代表官府,代表权威的部门是谁?自然是于望属下的吏书司了!

吏书司里办事的人员,虽然是称为“吏”,但是在所有百姓眼中,是不折不扣的“官”!

本来在大明的官场中,作为吏员是不入品的,是最为低贱和被人轻视的存在。然而如今在大将军的口气里,吏员这地位和重要性更要超过传统的“进士科”文官?

大将军这是要给吏员翻身!要给吏员重用!要抬举吏员的社会地位呀!

这在大明来说,可谓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如果传了出去,也可为是惊天动地,叛经逆道的轰动之举!

所有的吏员此时都是倒吸凉气,如此重大措施,想来将来大将军所面对千夫所指的局面必定不会少了!

因为,废进士科而抬举杂科,这已经是侵犯到了全天下文人和官绅的一体利益。眼下大将军虽然掌控只是一府之地,但是在旧的既得利益官绅阶层眼中,于望此举简直就是要挖了他们家族未来的根啊!

这个消息传了出去后,天下风起的波诡云谲显然可预见,这大将军更是无数潜流攻击的靶子!

任凭换了谁来做这个举动,大都结局都会千夫所指,死无葬身之地!

但····!放眼天下,也只有于望大将军横刀立马,才有这打破旧有统治阶层腐朽桎梏之豪壮举!

说实在的,在场所有的吏员往年虽然身份底下,不仅被官蔑视,还被百姓蔑视,但是人人都是一肚皮的瞧不起朝廷的这些文官!

这些所谓十年寒窗苦读的才子,除了能子曰经云的,一口口的四书五经,他们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他们有实践才干吗?知道钱粮粮征收、销算,册籍书写吗?钱谷刑名可通?

这些文官除了口口声声的圣人大义,除了用老爷的身份压人,又哪里有可取之处?

在这晴天霹雳的震撼消息下,过了小会,所有在场的汉家军文系吏员都骚动了起来,在大将军亲自主持的会议能出现这样相像实为罕见!

人人眼中开始发红,心中无不是在呐喊:大将军此恩!···此德!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

以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女为悦己者容,士为己知者死!以前,咱们有些人虽然干的刻苦,但或许是为谋权,或者是为谋俸禄···,从今以后,咱们这些烂命的人再也没有异心,这条老命就全卖给大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