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家日月
29613200000339

第339章 纷纷请战

此时离清军大寨的二里地外,天津的明官兵们已是蜂拥而至,在一片乱糟糟的的整顿中,并摆下了一个阵势,便是大明传统的三叠阵。

此阵前方为正兵,又有左、右两翼,还有中军与预备队。

中军位置,一根大纛正高高竖起,旗下有着人影重重,里面的陈新甲一句川骂脱口而出后,他身旁的保定总兵刘光祚、天津总兵马爌、山东总兵刘泽清人等都是巴结道:“有大人亲自出马,这奴贼肯定是灰飞烟灭!”

陈新甲作为文臣,难得的今天也是身披盔甲,他踌躇满志地瞟了身边的于望一眼道:“哼!奴贼如此猖獗,今日我大军云集,主力尽出,定要将那些奴贼一网打尽!”

然而作为同样在陈新甲旗号下的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却是不语,他们或是凝神观望清营的动静,或是忧心的看着附近的明军在整阵。

由此一来,陈新甲身边的各将官连在于望在内隐约就分为三拔,除了于望镇之以定,其他的总兵各自目光闪耀不定。

看到曹变蛟二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吹捧陈新甲,就连于望也不禁惊异的打量了他们一眼。

此刻,整个战场上双边都是火炬熊熊,照得这片地带犹如白昼。

于望举目望去,只见自己的汉家军作为中军主力,全体将士已经立阵完毕,在火光的照耀下,是一片红色的海洋。

在此次明军的军阵布置中,汉家军作为陈新甲的依靠和保命的底牌,当仁不让地的占据了中军的位置,其他总兵的人马大部摆在左右翼、后翼,在每翼里又同样分前、左、右、中人马布置。

由于此次陈新甲剿灭奴贼的决心极大,有了于望的壮胆,加上似乎清兵势弱,军功眼看着唾手可得,所以这次这些总兵官也没有保存实力的心思,他们各自的人马同样已经列阵。

所以···,和以往打战不同的是,这次这些总兵官纷纷把自己部曲中的精锐家丁都摆在了军阵的前哨之地。

在一片赤潮中,于望全体战兵那一色的铁甲,分外刺激人的眼球。

这些总兵看着近在咫尺的于望军士的装备,这些兵丁不是一色披着便帽连网似的水磨铁帽,便是高钵式六瓣明铁盔,身或穿着圆领对襟的恺甲,又或穿着红布铁甲,甲叶内露簇新红色的布料。

这样齐整的盔甲,并且人人装备的军队,在天津所有官军的眼里来看,当然是“富”的流油了。

这种情况让这些总兵官眼红之极。

因为,这些总兵官麾下的兵马虽然人数不少,但部下有这样齐整盔甲待遇的人们比例极少,有份的大都是在各营中那些游击将军,参将,总兵的亲信家丁。

至于其余大部分的官军,有的官兵连鸳鸯战袄都典当了,身穿的衣裳破烂的象乞丐。

眼下就算汉家军战兵他们穿的普通衣甲,放在这些“穷”惯了的将官眼中,也皆是上等货色。

看于望这种奢华“浪费”的部队配置,这些人等都是又羡又嫉,纷纷龇牙咧嘴,暗暗心道:以往的于望名不经传,真真是暴发户啊···,也亏他舍得下了如此血本!

于是有些人便是想找理由安慰自己。

其实论盔甲精良华丽,大明自然是以京师三大营为第一。由此在早年,大明京营一直是各地官军嘲讽的主角,往日各人还可用绣花枕头大草包来嘲笑安慰自己,不过眼下汉家军军功赫赫,显然这嘲笑理由己经站不住脚。

到底是圣上钦点勇冠三军的宠儿,这些总兵在嫉妒的同时,却都以为这是朝廷额外照顾的结果。

有这样粮饷充充足,盔甲齐备的军队,这些总兵都认为就算是换了自己统帅这些官兵,那打鞑子不说必胜,但也是不败。

要不是今天的战斗还要靠于望压阵,这些总兵早有人大呼不公了···。

此时虽然已经开春,不过眼下气温仍是极低,尤其是在这个夜里,大明官军的“老爷”们何曾吃过这样的苦头?

所以,在整个官军大阵中,各地明国将士们虽然是勉强立阵,在熊熊火把的照耀下,个个都是露出愤恨的神情,他们队列不仅排得东倒西歪的,其中的人还或站或坐,顾自歇息。

其实,在这年代,朝廷老是拖欠粮饷,就算偶尔发下来一点,上官也是经常克扣,被他们拿去养自己的丁,他们常年吃不饱穿不暖,加每年难见几次训练,大明的军士人数虽然还是颇多,但己谈不起有什么军人的样子。

明军里只有这次排在军列最前面的各武将私人家丁们还有点看头,只见他们个个身体粗壮,装备也精良,看起来个人技艺很不错的样子。

大明的官军也就是这个德性了,这些家丁毕竟是各地实权武将身边的家丁,他们粮饷足,配给好,个人素质不高才怪。

不过显然的,今晚这些准备打头阵的官军“精锐”仍保持着军中重视个人武艺的老套思路,对于阵列配合组织等不屑一顾,看他们同样乱七八糟的阵列阵形,人人一脸的不耐烦,在冷眼观望的于望暗暗摇头:这就是所谓朝廷官军的精华,但···这些人个人武力再强,也是匹夫之勇,军阵大规模厮杀中只怕是未见其利先见其害。

反观汉家军军士,结阵严整,军容肃杀,没有上官的军令,他们只是纹丝不动,沉默的只是持刀持枪肃立着。

汉家军军纪极严,队列训练尤其是重中之重,长久下来,军中列队齐肃的观念,已是深入到各将士的骨髓中去。

看到大军互相对比的情形,就算陈新甲是文臣,也感到其中额外的不同,他注视良久,抚须点头道:“于将军的虎贲大军,果然名不虚传!”

同时在于望身边的虎大威闻言便是笑道:“陈大人有所不知,如今于将军在清军眼中可是明国之虎,清兵闻风丧胆,今晚的战斗,只要把于将军的旗号一亮,接下来的战斗,易而···”

杨国柱不动声色,看着虎大威颇为兴奋,心道:跟着于望打战,自然战功多多,油水多多,不过看着今晚的形势,这些总兵都是争先恐后,这厮杀起来,有没有咱们上阵的份也难说···。

众人笑语中,山东总兵刘泽清阴沉着脸看了于望方向一眼。

刘泽清此人在官场擅长钻营,本来济南城破后,作为山东总兵,他罪无旁贷,朝廷是要问斩。幸好在那场祸事中,主要罪责人是遥控指挥官军作战的朝中诸公,另外他观望形势,又是下了血本送二万两黄金给东山再起的周延儒作为贿赂。

同时,他在天津又是极力巴结陈新甲,力图脚踏两只船,最重要的是,在鞑子大军侵略山东的同时,他的官军到处转进,得以主力保存,由此一来,在这场天大的祸事中,他居然无事。

不过,随着于望到达天津,陈新甲明显看重他,自己也成为了陈新甲身边可有可无的人物,这样一来,哪能不让他阴沉了脸?···

看着清军营寨没有丝毫动静,明军中军大纛下,一番军情商论后,山东总兵刘泽清首先请战,随后各人纷纷高叫要战。

杨国柱和虎大威也不示弱,称愿领军前往。

其实就今天情况来看,这些集结的总兵官个个狡猾如狐,因为在以往的战例中,明军能够这么大喇喇的逼近清军营寨,清兵反而毫无动静,这是前所未有的反常。

在以往的经验中,明军不要说靠近清军大营,就是远远的露个头,就被清骑杀的屁滚尿流,驱逐的哄堂大散。

难道说,今天面对的清兵真的只有三千多的正牌旗丁?清兵看到明军势大,自己就怕了?

如此说来,对面的清兵属实人少,但其大营中却有海量的金银财帛。

大军围困之下,军功、财货唾手可得,这样的软柿子,谁不想去捏?

就今天的战斗而言,这些总兵无不盼着自己捞得盆满钵满,尤其是刘泽清,先前为了给自己脱罪,早就掏空了多年积蓄的老本,他就想着今晚能够大大的抢一把。

于是,本来议定由于望主攻,其他官军困守的决策忽然就变了。在今晚的战斗中,这些总兵人人争先恐后,发誓要头一个攻入清营。

看到军心可用,陈新甲拈须微笑,大感满意。

尤其是他看到身边一票红着眼睛,纷纷请战,一副胜券在握的神情的武将,他的心中也不由一动。

说实在的,于望在这次满清入关中,己经立功够多,其军功和收获早就让友军眼红的不行了。

通州大捷,尤其是于望抵达了天津,自己属下的明军锐气高涨,“十万”大军对阵区区三千清兵,应该是犁庭扫穴,不费吹灰之力,一鼓而平的事情。

况且,杨阁部来的密信,敦敦教导自己要保存好于望的实力,再说了,鞑子大军淫威不是一日两日了,没有于望的官军在身边,自己实在是不放心。

那么,这些军功就让其他官军去得吧,至于以后的收获和“分赃”再议···。

在众人踊跃之下,意气风发的陈新甲轻轻咳嗽一声,用威严的眼光扫视过身边各将,严厉地道:“今晚出战,各将均需同心戮力,如有贪生怕死,作战不力之辈。本兵决不宽纵!”

眼看大战将起,军功唾手可得,天津各总兵,哪怕平时对这个“大司马”不以为然,眼下却都是激动的须发张扬,轰然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