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下册)
2960500000089

第89章 马嵬之变(4)

史思明率领几万士兵迎接安庆绪派来的使者,在见到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后,下马行礼道:“欢迎欢迎。”握手叙旧,十分殷勤。阿史那承庆等人不好下手,只好随其进了范阳城。在范阳城,史思明迎上阿史那承庆等人道:“诸位大人,请进客厅接受款待。”阿史那承庆等人道:“好,好!”

史思明将阿史那承庆等人领进客厅后,又下令道:“奏乐设宴,盛情款待!”下人立刻在酒宴大厅设宴,史思明带着阿史那承庆等人进了酒宴大厅,当到了酒酣耳热之际,史思明掷出一只酒杯,发出动手的信号,埋伏的士兵一拥而入,将阿史那承庆三人拿下,史思明道:“速去截住他们带来的队伍!”

二十八

安庆绪带着官员来到大明宫,见这里确实富丽堂皇,便坐上龙座,感到这里另有一番感受,便看着金殿下的百官道:“众爱卿,有本奏来,无本退朝。”众官没有什么奏本,正要退朝,忽然伍思禹从殿外进来道:“陛下!郭子仪和李光弼打进来了。”安庆绪惊道:“速传令,逃往邺城。”戴洪波道:“那带来的哥舒翰及三十余名俘虏呢?”安庆绪道:“全部杀掉!”

在野外,王维边走边对萨费尔道:“刚才,我到朋友家里,得知子仪和光弼围攻长安,安庆绪屡屡受挫。”萨费尔道:“我也听说史思明投降了唐朝。”王维点头道:“是的。他说他是少帝李重茂,重归于唐才是正路。所以,肃宗下诏命他为范阳长使。”萨费尔大惊道:“哎呀不好!这种人反复无常,怕是要出大事。”王维道:“朝廷也怕他叛变,已派人秘密监视。”

在灵武皇宫,刘正谦见礼道:“如陛下见用,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亨大喜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就封你为左拾遗。”刘正谦大喜道:“多谢陛下!”在范阳街上,大将走到史思明身边道:“大人,我们的行动已经被朝廷监视。”史思明冷笑一声道:“先敛迹收形,顺其自然。到时机成熟,正好作为理由!”

二十九

夜晚,在北庭府内,岑参在地上来回走着,内心总是不能平静,有关安禄山造反的事,他早已得知,恨不能飞回长安亲自杀敌。在这期间,有一个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天宝十一年(即公元752年),他在凉州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

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道:“这个小孩子是一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放羊的。”岑参转过头问放羊娃:“是谁教你汉语的?”放羊娃道:“是我父亲。”一个士兵道:“他家是早年流落到这里的。”放羊娃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书递给岑参。岑参不懂回鹘文,便问放羊娃。

放羊娃道:“是爷爷写的,叫《论语》。”岑参没再吱声,抚摸了一下放羊娃,给放羊娃题了一幅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放羊娃把题词揣到怀里,向岑参深深地鞠了三个躬,高兴地走了。第二天,放羊娃的父亲听说诗人岑参来此,就领着放羊娃找到岑参说,他家是书香门第,原来在漠北草原,因宫廷之乱逃亡西域。他恳求岑参收孩子为义子,教以成人。

从内心来说,岑参非常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内心里又想,在西域军队很缺翻译,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于是,他便对放羊娃的父亲道:“我是一个军人,要收他为义子,还得把他带走。”放羊娃的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岑参。放羊娃的名字原来叫也里,岑参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岑鹘”。就这样,岑鹘跟着岑参参军入伍,来到了轮台。

几年后,岑鹘在岑参的教导下,不仅聪明干练,而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后来,岑参入关赴任,向朝廷举荐了岑鹘。岑鹘边做事边培养翻译,学生到处都有。岑鹘晚年回到了家乡蒲昌,享受天伦之乐。他教育他的儿孙们讲岑参的故事。后来,回鹘首领仆固俊尽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岑鹘后代多有在王国为官者,元代,高昌著名的尼僧翻译家舍兰兰,就是岑鹘的后代。

三十

在范阳府外,史朝义看着史思明道:“爹爹,这么一做就跟安庆绪决裂了,要是他发兵来打,我们就腹背受敌?”史思明干脆地道:“立刻向唐廷奉上降书,就说我愿意率领管辖的十三郡及十三万兵力向唐投降。”史朝义道:“您不是想当皇帝吗?怎么投降?”史思明诡诈地道:“孩子,此一时彼一时,你要好好跟着父亲学。”

在长安,李光弼和赵仇已将杜甫救出,杜甫见国已残破,山河尚存,满目凄凉,草木荒深。花感伤时而落泪,鸟怅恨时而惊心,心想:“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少,简直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李光弼道:“没想到你会关押在这里。”杜甫道:“是啊!”遂边走边吟出《春望》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灵武皇宫,李辅国进来见李亨正听众臣上奏,便道:“陛下,史思明向朝廷奉上降书,说愿率十三郡及十三万兵力向唐投降。”肃宗大喜道:“封史思明为归义王,兼范阳节度使。其七个儿子,都全部授予显赫官位。”李辅国道:“陛下,臣认为这是计策?”肃宗道:“不,他是不瞒安庆绪,没什么计策!”

三十一

在北庭内室,岑参一边走一边想:“自到北庭以来,闲时于府庭内栽树种药,故而有交河小吏献此花,方得见。见花后,惊异于此花高贵秀媚,香气袭人,叹此花委诸山谷,未能生长于内地,反使牡丹、芙蓉价重誉高,可惜之至。进而由花及人,如同怀才之士未遇明主,有感而歌。”走到桌案前,拿起笔来,写下《优钵罗花歌并序》: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庚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 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刀众草,势笼众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歌曰:

白山南,赤山北。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

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岑参刚刚写完,外面进来传旨官道:“岑参接旨!”岑参跪倒道:“臣接旨!”传旨官道:“陛下命你回京复旨。”在大唐营帐里,李光弼看着赵仇道:“几次的进攻你始终冲在前边,那些贼兵见你力大无穷,先从气势上就输了。”赵仇道:“我妈说过‘兵败如山倒’,我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

三十二

在灵武皇宫,李辅国从殿外进来道:“陛下!郭子仪、李光弼收复了长安。”李亨大喜道:“好!安庆绪活捉了没有?”李辅国道:“他为唐师所败,退保邺城。因唐军攻势极其猛烈,便不得已降唐。”李亨道:“封他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李辅国道:“陛下!这种人只能杀之。”李亨道:“先回长安,然后用计杀他。”

在金陵王元宝家里,大家等待着有新的消息。王元宝出去后不久,回来高兴地对大家道:“长安收复了。”杨茹高兴地道:“太好了!金陵再好,总感到没有家乡的月亮明亮,也没有家乡的月亮圆。”艾特古丽道:“是啊!逃离长安几年,真的是太想长安了。”萨费尔道:“那我们回长安?”王元宝道:“该回去了。”王维道:“对,该回去了。”

三十三

李亨在大批军队的护卫下回京,见身边跟着李辅国,便对他道:“辅国啊,朕封你为郕国公!速派人将太上皇接来。”李辅国犹豫了一下,提醒着道:“陛下,您是私自登基的,若是太上皇回来,恐怕……”李亨道:“没事儿。不接他回京,天下人必然骂朕。朕遵他为太上皇,限制他的权力即可!”

在北庭,大将盖超骑着马跑来道:“刘节度使!吐蕃与葛逻禄的联合来打,十分厉害。今天一战,我们丢失了北庭都护府。”刘节度使大惊道:“啊!岑参走了,我们就吃败仗,怎么办?”盖超道:“我也没有办法,我们的很多人都被俘虏了。”刘节度使想了想道:“看来,我们只能向河西败退。”

在酒泉太守府里,太守看着岑参道:“岑大人,你先后两次来到西域,前后共有六年,想必这次回去,必是飞黄腾达,何不乘兴留诗一首?”岑参道:“好!你来舞剑如何?”酒泉太守遂下场舞起剑来,并有乐声相伴。岑参想了想,起身吟出《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道:

酒泉太守能舞剑,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茄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鸡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