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上册)
2960400000081

第81章 灭蝗招灾(3)

李护国道:“办法嘛,倒也有,但现在不同于以前。以前是外甥在鸣沙做官,在那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就是我说了算,当然可以弄到酒,可现在外甥已不在位,要搞到大量的酒难度很大。”李林甫觉得他在推辞,于是直接点破道:“不是说那酿酒的老板,是你的亲哥哥吗?”李护国道:“这倒也不假,但他恨死了外甥。”李林甫道:“为什么?”李护国道:“外甥的犯案,差点满门抄斩。”

李林甫点了点头道:“这倒也是。”想了想又道:“不过你在鸣沙几年,难道当差的人中就没有一个为你卖命的?”李护国脑海中立刻闪现出方刚,便道:“有,他叫方刚。只是他仅是个县衙捕头,那张说到位后,因上面盯着御酒,张说控制得很严,所以……”李林甫道:“好办!找个机会让张说挪个位置,只要方刚成了鸣沙县的主宰,要控制这批酒就容易了。”李护国道:“可外甥没这个能力啊!”

李林甫心里窝火,心想:“这家伙吃准了我,总是让我为他创造有利条件。”于是强忍着怒火道:“不管怎样,你先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我弄一批酒,我要去见宁王。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没有酒,你就别再见我!要知道,宁王的耳根很软,只要把他拿下,他就会无原则地顺着我们的思路走。”李护国忙道:“太好了!只是小人有些不太明白,为何要控制酒呢?”

李林甫怒道:“混蛋!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啊?你难道没发现,陛下的开元之治,国家确实繁荣富强了,外国人不断地到我大唐来。每次举行国宴招待,都使用香山酒。如今只要是官员,不管职位大小,都在想法弄酒,有了酒,就能增加感情。这是晋升的一块敲门砖,也是先行者,明白吗?”李护国恍然大悟道:“真没想到,这酒的威力好大啊!”

二十

李隆基与玉真公主正在太真观观看歌舞,忽然高力士近前低声道:“陛下!边关来人了。”李隆基道:“传!”封常清过来跪倒道:“陛下!我军虽连战连捷,但吐蕃军实在狡猾,一次次偷袭。陛下早有耳闻,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没想到,不久前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留下了仅有九岁的儿子。高仙芝将军不敢自作主张,令我快马进宫晋见陛下,看英雄之后如何处理?”

李隆基见他身边是一个九岁的孩子,便问:“他就是王海宾之子吗?”封常清答应一声,遂拉过一边的孩子道:“快参拜皇上。”孩子立刻跪倒道:“参拜皇上!”李隆基见他可爱,便问:“你叫什么?”孩子道:“王训!”李隆基道:“朕赐你一个名字,叫王忠嗣如何?”孩子道:“多谢陛下!”李隆基高兴地道:“追赠王海宾为左金吾大将军,王忠嗣接入宫中抚养,为朕假子,可与忠王一起游玩!”

二十一

夜晚,杏花看着日渐憔悴的王皇后道:“娘娘,看来陛下说话不算数,真的不来了。”王皇后叹着气道:“龙没心啊,虽然他那天感动了,也说了不再废后的话,但是过后即忘。”杏花道:“真是奇怪,陛下看起来倒也不像是负心人,为什么对您这么冷淡?”王皇后流着泪道:“还不是因为武才人。这个女人,比那个刘华妃还受宠。”

杏花不解地道:“奴婢不懂,也不该问,他为何要对她好?”王皇后平静地就像在说别人的故事,只听她缓缓地道:“也许这是因为武攸止早死的关系,其女自小养在宫中。他们相见后,由于素养好,所以一见倾心。加之她诗词歌赋样样皆通,又擅长琴棋书画,自然讨陛下喜欢。”

杏花道:“明白了,怪不得他虽然宠爱刘华妃,但却不忘天天跟武才人在一起。如今,您完全被冷淡了,武才人就得意了。现在大臣们对武氏的礼节已等同皇后,其母杨氏也被封为郑国夫人。她的弟弟武忠、武信,也分别做了国子祭酒与秘书监。您瞧,陪在她身边的那些侍女,主子一得势,她们也趾高气扬,好不得意!”

王皇后冷笑一声,像看穿一切似的道:“美好的东西都不永恒,也不可能永恒,这些现象更是虚幻,无一真实。即使偶有一丝快乐,也是暂时的,转瞬即逝。”杏花道:“即便如此,世人还是削尖了脑袋拼命谋求?”王皇后道:“那又怎样?尽管武才人得意,但她生的夏悼王李一、怀哀王李敏与上仙公主全都夭折。这种不幸,对她来说是一种打击,她还能快乐起来吗?”

杏花道:“可是最近,武才人又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清。据说,陛下听当年对太平公主行刑的人说,太平公主在死前声称,死后要投生到陛下家里不断地骗人。陛下想起三个孩子的夭折,以为真是太平公主投胎,所以害怕孩子夭折,便命宁王抱养李清,并由宁王妃元氏亲自哺乳。”

王皇后冷笑道:“这就是皇帝,喜欢谁就像度蜜月。他在宠幸武才人前,曾宠幸我和皇甫德仪、刘才人。但我没给他生孩子,她们却生下了李瑛、李瑶、李琚。现在因武才人受宠,我们都失宠了。”杏花道:“说的是,李瑛、李瑶、李琚常为母亲不得宠而不乐,常常多有怨言。”王皇后道:“有怨言何用?也许,没有怨言还能保命,要是让人抓住辫子,连命都没了。”

二十二

在长安隐秘处,李护国看着柳彪道:“你速去鸣沙找方刚,告诉他不论用啥办法,尽快弄一批香山酒来。”柳彪道:“那是御酒?”李护国道:“废话!不是御酒谁稀罕!”柳彪道:“可是御酒让朝廷控制了?”李护国道:“控制得再严,搞出点酒不是难事!”柳彪掉头要走,李护国又叫住他道:“有封信你亲自给他,看完后烧掉!”

十几天后,方刚与毛重利在鸣沙饭馆坐着吃饭,毛重利问:“最近,有李静忠的消息吗?”方刚道:“他已逃到长安,有李林甫保护他,已经进了宁王府。”毛重利大喜道:“好!宁王是李隆基的哥哥。当年是他让出太子,才有了李隆基的今天。李隆基感激他,常去他家问事。进了宁王府,就能知道李隆基的行踪。”方刚道:“前不久,他让我弄了酒送去,就是想拉近与宁王的关系。”

毛重利道:“如今县尉是谁?”方刚道:“张说!”毛重利猛地一愣道:“是以前的宰相吗?”方刚道:“正是,他因犯事被贬。”毛重利道:“宰相降到低位,是冰火两重天的感觉,难道他没怨言?”方刚道:“此人既做过宰相,自然城府很深。”毛重利道:“怪事,难道他没想法?”方刚道:“肯定有,不过别说像他这样有阅历的人,就是我也知道祸从口出。”毛重利道:“要这样,你就把他拉过来。”

方刚道:“难!这人是死脑筋,迂腐得很!他来抓李大人时,李大人跑了。到沙漠抓你们,却又扑空。他没法交代,就把李大人的哥哥、侄女抓走。到长安交差,就被皇上抓了,后来李大人的侄女李春燕求情,才把他放出。皇帝让他到鸣沙做官,回来后妻子死了,有人劝他娶李春燕,可他说要对得起妻子。那李春燕也说不能对不起死去的丈夫。你说她们,不是太蠢了吗?”

毛重利道:“奇怪,李春燕既是李静忠的侄女,李静忠犯的是灭门之罪,怎么皇帝不治罪,反倒听她的话?”方刚道:“主子这么一说,还真奇怪。”毛重利道:“依我看皇上跟这女人定有关系,如果没猜错,她的女儿定是龙种。”方刚恍然大悟道:“我想起来,在皇帝做太子时,曾被刺客追杀到鸣沙。”毛重利点着头道:“这风流皇帝定是到鸣沙后,跟这女人有了私情,我有机会了。”方刚道:“什么机会?”毛重利神秘地道:“看我的好了!”

二十三

在荆州府,姚崇真诚地看着杨勤道:“谢谢你!如今我已到了安全之地,请速回去复旨吧。”杨勤摇着头道:“陛下让我跟着你,也许就在最近,还有人行刺。”姚崇纳闷地道:“不会吧?”杨勤道:“小心没大错,要是你出事,我难辞其咎。”姚崇道:“即便有人行刺,我这边有人。”杨勤道:“如果再来杀手,必是功夫奇高。”姚崇道:“那多谢你了。”

在河西营地,高仙芝从那边巡营过来,见赵国栋陪伴在钱丰跟前,但钱丰却痴呆呆的,长叹了一口气要离开,这时月月走来道:“哥哥,你说他这么久了,怎么还是这个样子?”高仙芝看着钱丰叹气道:“郎中说,他用的是最好的药,可就是一点也没效果。”月月立刻道:“是不是再请一个郎中?”高仙芝道:“他是整个河西最有名的郎中。”这时蒙安跑来报告:“将军!吐蕃兵杀来了。”高仙芝道:“好!准备迎战!”

二十四

夜晚,李护国看着李林甫道:“舅舅,宋璟不知受了谁的鼓动,紧盯住你不放,可要做好应对准备。”李林甫道:“他盯我什么?”李护国道:“他说行刺姚崇,你是幕后主使。”李林甫道:“那陛下咋说?”李护国道:“陛下倒想遮护你,但宋璟口气咄咄逼人,陛下便令人召姚崇回京。”李林甫更惊:“哎呀,这下可糟了!”

屠城坦然地道:“别一惊一乍的,你在京多年,啥事没有经历过?也许,这阵姚崇已死。”李林甫看着屠城道:“你是说……?”屠城道:“那次你行刺不成,我就马上派了五人又去杀他。”李林甫高兴地道:“太好了!要是将杨勤杀掉,那就死无对证了。”屠城道:“废话!要杀姚崇,怎么能不杀杨勤?”李林甫道:“可我担心,他们不是杨勤的对手?”

二十五

在荆州郊外,姚崇正带着仵作察看杀人现场,从地沟里跃出五个刺客向姚崇行刺。杨勤杀掉四个刺客,准备留一个活口,没想到这个刺客却横剑自尽。姚崇看着杨勤道:“看来你知道是谁派的?”杨勤道:“如果知道,幕后之人早该死了。”姚崇道:“陛下怎么断定有刺客杀我?”杨勤道:“大人三起三落,难免得罪人。陛下认为你很正直,不想让人害你。”姚崇道:“请告诉陛下,就说我知道是何人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