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谢谢你流经我生命
29127000000044

第44章 只是风筝不在天上飞

那天,高筝对我说,她希望自己的人生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做一只高高飞在天上的风筝。然而事实是,她更像是一只被收藏在博物馆里的风筝,根本就没有飞上蓝天的机会。

小筝比我小两岁,是我2004年底通过广播交友平台结识的一个朋友。她是我诸多朋友中的一个,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所以想记录下与她相识的经过,希望看到的人能从中得到一些思考。她的身上有很多人的影子,包括我自己的,所以我记下她,其实也是在剖析我自己,剖析当下农村的年轻人群体,在面对情感时内心的追求和迷惑。

结识小筝时,我刚好大病初愈。这场病让我淡忘很多人,很多事,也让我感觉到生命的美好。我想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显然是不会再进入校园了,因为我因病已错过了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的机会。我想开一家书店,于是我开始忙着寻找合适的地段,并考虑订做几个书柜等,然而我做这些时,心里是没底的。原因是我没有资金,这一切若要实现,是需要家人的帮助才可以的,而父亲听了我的计划后,二话没说就全盘否定了。我和父亲的关系,又变得敏感起来。开书店,是我长期以来的梦想,不管赚不赚钱,它都是我所想要从事的事业,而父亲更多考虑的是现实和家庭状况。他更希望我能老老实实地找个合适的人,把婚结了,然后老老实实地过日子。他喜欢有保障的投入,而开书店在他看来显然是高风险的事情。他问我,是否知道周边有多少书店?现在卖书还能否赚到钱?还有门店的租赁费用以及营业执照之类的办下来,又将要一下子花费多少?其实,他谈到的这些,也是现实问题,我并非没有考虑和预算。只是,我们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他又使出惯用的杀手锏:等你结婚了,想干嘛就干嘛,我绝不干涉!那一刻,我真想跑到大街上去拉人。

在那段日子里,听广播依然是我与外界沟通的方式。那些轻柔优美的语音,以电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再飘进我的耳朵,那真是一种身心的享受。我最喜欢的是音乐电台和读书时间,偶尔地也听听交友及信息发布频道。其实,通过广播,我真的结交了很多值得珍惜一生的朋友。那时的信息并不发达,与外界接触和沟通的途径也很有限,电视频道往往只有固定的几个。可是,人们对于精神和新事物的追求却是不满足的。据我所知,乡下和小县城的人们,精神文化的追求多半还停留在读书和看电视、听广播上,而真正喜欢的读书的人,又以学生居多,可学生因需要应对繁重的学业,所看之书也多半是教科书。我注意到,虽然每个县城都会有几个书店,但多是以售卖教辅书和学生学习资料为主,有些书店也会填充一些古龙金庸琼瑶等人的书来装点门面,但想买一本世界名著或散文名家之类的书看看,却很难。如果新华书店也如此了,那么,这个社会肯定是病了。也许是现实所迫,毕竟人要吃饭,吃饭需要钱,而学生的钱相对好挣一些。

当我在广播中听到交友的人,资料里面含有“爱好文学和音乐”的介绍时,我总会忍不住内心的激动,默默地记下这个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骨子里对于文字的敏感和热爱,让我愿意相信物以类聚。我和高筝就是这样结识的。当我把电话打出,她接听的那一刻,仿佛是两颗心跨越时空的交汇,瞬间便产生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第一次交流,我们就像一对故友,从文字聊到音乐,从校园聊到家庭,从理想聊到现实。不经意间,一个小时已经溜走。我放下话筒时,仍意犹未尽,感觉胸口还有好多话想要往外冒。酒逢知己千杯少,此言不虚。

我俩相识时,临近春节,小伙伴们陆陆续续从外面赶回家,这是一年之中全村最热闹的时候。有些人,节后外出,节前回来,终年在外漂泊,一年之中也就在家这么几天。春节前后,也是相亲的高峰期。适龄的人群,每天被媒人带着走村串户,有时,一个媒人会带三四个人去同一家相亲,场面相当壮观。相亲,是农村娃找对象的一条捷径,也是流传已久的习俗。因为过完年,很多人又将踏上外出打工之路,所以春节的这个时间段,可谓是相亲的黄金周。春寒料峭,北风呼啸,但相亲大军在路上,他们浩浩荡荡,热情高涨。有时候,我也会混迹其中,像个被拉出来演练的小丑,每天重复着千遍一律的台词。这就是让人一直又爱又恨的风俗,尽管人人口里说着想要逃离,却又眷恋着它那特有的乡土温情。

春节过后,我和小筝聊起这段趣事,她说,她也深有体会。原来,小筝是家中长女,初中毕业后,就待在家里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和妹妹。虽然她也想像其他女孩一样,外出打工,可父亲出去后,家里的一切全靠母亲一个人忙碌,实在有些吃不消。她说,人有时候真的很矛盾。古人常说“忠孝两难全”,联想到自身,何尝不是孝心和自由一样两难全呢?我能理解她的苦楚,她一方面心疼母亲,另一方面也心疼父亲。毕竟一家的重担全压在父亲一人身上,她真怕父亲哪一天会吃不消,所以她想尽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家庭变得好一些,却又不知从何做起。

小筝的话和她的经历,让我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父亲,我们的境况何其相似,我只相着开自己的书店,实现自己的梦想,何曾考虑过家庭的实际状况。从学校毕业出来已经好几年,如今还是一个待业青年,何时为这个家做出过什么贡献呢?我一天天变大了,对应的是,父母一天天变老了。那天,看到母亲额头的一缕白发,虽然很心疼,感叹时光飞逝,可之后呢?子欲养而亲不待,会是多么残酷而让人心生遗憾的事啊!我如果真想圆梦,就该靠自己的双手去实现它。

我决定外出。在外出之前,我去见了小筝,在另外一座小城。当她一身邻家小妹的装扮出现在村口,瘦小的身躯像风中的杨柳。见到我时,她微微一笑,说:“没想到你会来找我。”我说:“我要出去了,你要一起吗?”她咯咯笑起来,说要和母亲商量一下。于是,我们在路口简单地聊了些家常,无关文字和音乐,便匆匆告别了。

小筝终究没有与我一同外出。又过了半年,我联系小筝,是她母亲接听的电话。她告诉我,小筝已经订婚了,让我不要再打扰她。我同意了,我没有理由不同意。当春天再来时,我一定要去放一只风筝,让它在天空中高高飞翔,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