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谢谢你流经我生命
29127000000028

第28章 网络菜鸟的旅行初心

与你的相识

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为了这不了的情缘

前世我已祈祷百年

没想到

命运之神竟贪杯睡过了十载

难怪

在柳絮飘飞的日子里

在雪花狂舞的梦境中

我常会看到有位一袭白衣的女郎

在风中寂寞的舞着舞着

转瞬间便模糊成一副山水画

在光电交织的传媒里

我迟到了近十个春秋

你憔悴成一弯湖畔垂柳

也许你还不曾把我全部遗忘

梦呓声唤醒了眠中的蝌蚪

你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远不会老去

以至于今生的邂逅

恍若一出斑斓童话剧

那尾恋上天使的鱼

在刻有你名字的烟卷上

仿佛又看到了

柳絮如雪花在飘

交织着冬春姑娘涩涩的笑

这首小诗叫《柳絮雪花飘》,是我2007年4月18日正午写的,写给一个叫絮儿的女网友。在写之前,我还在与她聊天,也正是那次聊天,让我知道了,絮儿比我大了近十岁,已是两个男孩的母亲。这与我想象的偏差太大,让我竟一时认定她是在跟我开玩笑。可当她把与儿子的日常生活照发过来后,我内心仅存的一点儿侥幸终于被击碎,也不得不相信,她所说的一切都是客观的存在。

2006年,已是我走出校园的第五个年头,最初的两年在学校代课,04年养病一年,病好之后又踏上了打工之路。这也许就是一个农村娃的宿命。虽然我在上学时,就已经农转非,可毕业了,铁饭碗没了,又交不起昂贵的上岗费,甚至在家里原有的一亩三分地也被收去了,所以打工几乎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我相信,我的经历绝非个例,有可能是我们80后一代人的“杰出代表”。由于在校时,学习的普师专业,所以进入工厂后,所学基本完全没用。一切还需从头再来。原来结识的人,完全是围绕教育,进入社会,我必须入乡随俗。它是一段痛苦难熬的时期,由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风尘仆仆江湖中,相当于把我原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重组一遍。脱胎换骨的过程,其惨烈犹如凤凰涅槃,好在我活过来了。

2006年下半年,并没有进工厂,而是跟着爹来到了工地。我这里说的爹,并不是我的父亲,由于小时候家穷,怕养不活,所以除了父母外,还认了爹娘和干爹干娘。在三对父母在关爱下,我茁壮成长,健康地活着。爹是个小包工头,他包了一个工地,缺人手时看到我在家无所事事,于是便把我带了去。这是我第一次干建筑活儿,并且干的是钢筋工。秋冬时节,有个工地在无锡,那儿有个影视基地叫三国城,《三国演义》便是在那里拍摄的。工作的地方,相对偏僻,记得那附近有个吴文化公园。无锡古时称作吴地,是蚩尤的部族所在地。在那里,和小伙伴出去玩,我对网吧和上网聊天有了初步的认识。由此可知,我是多么落伍的人,甚至连一个普通的农民工都比我懂得的网络知识丰富。后来,从吴地归乡,我也申请了自己的第一个QQ号。

那时,与我联系的朋友中,也就剩笔友毛毛了。可自从知道,她在大学里有了男朋友后,我俩的联系也渐少。情感一片空白,20郎当岁,一闲下来,真的很无聊。我在网上练习五笔打字,渐渐地已有些成效。于是,胡乱的加了自己的第一批QQ好友,当然初始时以市内的女性为主。QQ聊天,不愧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可以让两个人通过文字迅速地拉近距离,引起内心强烈共鸣。心里却明白:这个人也许只是过客,也许刚好TA和你一样正无聊着,也许他是个哑巴,也许她是个男子,也许……谁知道呢?正如网上流行的话:你看得到我打下的字,却看不到我流在键盘上的泪。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我遇到了絮儿。已经记不清,最初的时候,是谁加的谁。她经常在线,却相当安静。每次我忍不住问她“干嘛呢?”她也总是不急不慢的回复“听歌呢”!为了让我相信,她也总是会把自己在听的歌与我分享,她听的多是经典老歌。能称为经典的,必是能引起多数人共鸣的,所以很多老歌我也很喜欢听。

一次聊天时,她听说我曾经做过老师,表示很惊讶。在后面的聊天过程中,不止一次的劝我不要放弃,对此我只能“呵呵”,不是我要放弃,而是根本就没有给我放弃它的机会呀!她问我:“平时闲下来一个人时,喜欢做些什么?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我回答她:“上学时,喜欢看看书写写诗。进入社会,开始工作,突然间发觉这些兴趣和爱好之类的东西,正在渐渐地远离自己的生活。因此常会陷入一种迷乱的状态,不知眼下的路选对了吗?亦不知未来的路在何方又该如何去走下去?“每每这时,她总安慰我,鼓励我,也总会打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八个字。这八个字,一度成为我的奋斗格言。

我当时加的网友很少,能真正聊的开的也就只有絮儿。我感觉,她应该比我稍大一点儿,是个很文静很典雅的女子。所以我心有困惑时,也常会征询她的建议。在书上看到:身体与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很喜欢,这种状态正是我所追求的。我问她:”怎么看待‘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平时喜欢旅行吗?“她说,前几年很喜欢这种游山玩水的生活状态,但却并不总是在旅行。旅程打破人的生活模式。一个经常在旅行的人,没有秩序和原则,喜新厌旧,不安全感,随时变换方向。显得既执着又有太多无情。而我只是觉得从一个城市跳脱出来,也许可以打破惯性。人在习惯中获得太多禁忌。这是不好的。

当我一个人行走在路上,在远离故乡远离某个人的地方,突然发现,想念如同骨髓里的血液、每天的呼吸一般。忙碌时候不觉得什么,可沉寂下来,便会不经然忆起。知道她好,知道还有一天会再重逢,便会开心。没有别的,只想写一封信,告诉她如菩萨般温柔的月光,旅途中的微茫生物,以及哀伤时刻的思考。忽然想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够为心中的那个她自然地做一些琐碎而澄澈的事,譬如倒一杯水,烧一顿饭,只要知道她也在吸收与接纳,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治愈。若心一直这样,时间它并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