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芦荻村
2866000000173

第173章 8、股东们一个个铩羽而归

8、

过了几天,田仁喜回家来,见家里没个人操持,决定去南李家接理娘回来。

南李家是个几十户的小村庄,一条笔直的官道东西横穿其间,把整个村庄切割划分成南北两半,所以俗称为“两半子李家”。理娘很不喜欢这个俗称,所以大槐树田家从来没有人这样称呼过。官道两边是参差的高矮不一的宅基,上面是凌乱的院落和土墙草盖的农家茅舍。村子尽西头儿路南坐落着一家坐南朝北的独门独院的人家,这就是理娘的娘家。从官道南侧沿一道斜坡而上十几步就到了大门口。进了大门迎面是一堵山墙,宛若影壁一样。往东转过山墙,才看清整个院落。这是一个不大却显得空旷的院落。正面是三间南屋,南屋门东旁生长着一棵枝叶繁茂的石榴树。西首是一间低矮的锅屋,在大门口儿看到的“影壁”就是这座锅屋的北山墙。院子前面和东面是低矮的土砌院墙。院墙东边是一条南北短巷。短巷南口儿连接着前门一排南向人家。巷口东侧是田仁喜的大姨家,西侧是理娘娘家伯父李希文家。钱儿就是李希文的大孙子。

钱儿抱着转转在前,理娘领着改改在后,相继进了大门,感觉着空旷的院落死一般的寂静。钱儿进了大门就喊道:“大姑来了!”接着传来了哭声。理娘的弟媳妇红肿着两眼迎了出来,身后跟着四岁的女儿香果儿。再后面,理娘的母亲哭号着颤微微地迎了过来。这一来可把理娘吓坏了——兄弟到底怎么啦?理娘也莫名地跟着流下泪来,带着哭腔问道:

“兄弟他怎么啦?”慌忙丢下改改,颠着一双小脚咯扭咯扭就往南屋跑,慌得弟妇一把搀住,一起往南屋奔去。

进了南屋,当门儿那架理娘十分熟悉依恋的织带子机静静地立在那里,显得十分失意和冷落。理娘在弟妇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冲进东间,一下子怔住了——只见她亲爱的兄弟直挺挺地僵卧在床上,脸上和露出的胳臂、腿上一个连一个地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大脓泡,好像一个刚从开水锅里捞出来的人那样瘆人可怕。理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抬起袖子擦了又擦揉了又揉,定睛细看,依然如此。理娘撕心裂肺地嚎叫一声扑了上去,伏在兄弟身上痛哭起来。弟妇赶忙把她拉起来,这时母亲已经进来,于是三娘母抱头痛哭起来。哭了一阵,收泪来到外间坐下来,述说着李义新的病情。

李义新得的是天花。发病很急、很凶险,头痛、背痛、发冷、发热、呕吐……后来说胡话,最后僵卧在床,奄奄待毙。

“昨儿个傍晚,一口气没来,就过去了……”弟妇说着,眼里又噙满了泪水,“俺娘几个就像塌了天一样趴在他身上哭号。咱娘更是喊着他的小名儿哀嚎……结果,过了有一顿饭的工夫,他又悠悠醒过来了。”

李义新醒过来说,他先是飘飘荡荡地飘上了南天门,守门的天神拦着他不准他进去;接着他又像是被一股风吸着滴溜溜落下来,落到一座城池门口,城门上写着“丰都”二字。他正要进去,忽然听见母亲撕心裂肺地呼喊着自己的小名儿的哀嚎声——“铁锤儿!快回来!”他猛一激灵,就退了回来,一下子就醒了。

“看他病得那个凶险的样子,咱娘说得接您回来,见一见。说不定就是最后一面了。”弟妇说着擦了擦眼泪,“这会儿他刚安静地睡着了。咱只能哀告老天,保佑他能闯过这一关!”

理娘过来后,也许是“吉人天相”吧,兄弟的病情稳住了,而且脓疱有的已经逐渐干瘪,都在朝好的方面转化。理娘又买来香烛,每天早晚都虔诚地焚香祷告,祈求老天爷,祈求过往神明保佑兄弟闯过难关。

这天,田仁喜过来,看了看李义新的病情,述说了家里的情况,说出想接理娘回去的想法。理娘见兄弟病情已经稳定并且开始好转,便带着孩子跟着丈夫回家去了。后来李义新终于闯过了这场劫难,可是一个原本眉清目秀的翩翩少年却变成了满脸麻子、右眼凹陷失明的半残之躯。当时正值宣传《婚姻法》,有好事者据此动员其妻与之离婚,都被其妻严词拒绝了。

再说黄氏回到黄大庄子娘家,备数婆家的不是,所以赌气回来了。黄母听来听去却怎么也听不出田家有什么错处,所以就劝女儿回去。黄氏抵死不肯,说,要回去也得田家来接。谁知,这一过十来天,一直没有田家要来接的消息,黄氏自己倒坐不住了。求助于母亲,母亲说,是你自己要回来的,当然得你自己回去。黄氏慌了,这面子朝哪儿搁呀!于是深深后悔自己的轻率。见到自家的宝贝女儿为难着急的样子,黄母心疼了。于是,托拐弯抹角的亲戚来到田大忠家通融,请求看在亲家份儿上,原谅黄氏年轻不懂事,来人接一下,给黄氏留个面子,给个台阶下。田仁学听了,不肯去接,说,自己走的,就自己回来。理娘劝道:

“老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更何况还是自家人呢!老在娘家住着总不是个办法。她这会儿也接受教训了。女孩子家,顾面子,去接回来吧!给您自家的媳妇留个面子又有什么不好呢!”

田仁学把黄氏接回来了,黄氏果然好像变得懂理多了似的。

联营布庄出多入少,生意每况愈下,最终只有散伙儿一途,股东们一个个铩羽而归。田仁喜是义合成布庄的大股东,自然亏蚀最大,三大捆布匹投入,销蚀了半数返回。原来布庄里的悬挂着的布帘子、已经不会转动说话了的话匣子和《武家坡》《洋人大笑》唱片等无用物什都折价归了大股东田仁喜,一并带回家来留作了永恒的纪念。

生活还得继续。芦荻村四家铩羽归来的布庄又重新开张起来。尤其是田仁喜,家里增人添口儿,而田亩没有增加,倍感生活压力的沉重,只好加倍努力。早先,在联营之前一般只赶路庄子、下桥子两个集,一个月还歇几天;而今除了路庄子、下桥子之外,又增加了赶池村集,有时还赶杏沟和道疃,天天赶集,想尽力多卖几尺布,多赚几文钱。在星期天,还让儿子陪着赶集,帮助开发票,以便腾出手来更好的应承顾客、量布、扯布。因为田仁喜没有文化,税务部门卖给他的发票是另一种板式:票面数据齐全,只需要在相应的数据上画圈就行了。所以,田明理开发票一点儿也不困难。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