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人都能成功(智慧生存丛书)
2751000000048

第48章 单靠思维研究物理学的人

史蒂芬·霍金是英国当代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中学毕业时,他决心献身于物理学的研究。开始时,他想搞实验。但是,有一年暑假,他去格林尼治天文台实习,站在高台上看了半天望远镜,只是看到一些模模糊糊的光斑。这使他改变了想法。他感叹地说:“唉,看来我不是做实验物理学家的材料,还是钻我的理论物理吧!”钻研理论物理有一个健全的大脑就够了,其他什么都不用了。

幸亏他当时做了这样的选择,不然他的研究就得被迫停顿下来。因为60年代初期,他得了一种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这是一种不治的退化性神经肌疾病。这种病,使他失去了任何行动的能力。他的全身只有三个手指可以动。连表达思想的语言能力也急剧退化,他几乎无法与人交流了。他学习时也无法做笔记了。这真是一个几乎灭顶的灾难。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这一生注定会在不断地向上帝抱怨的叹息声中度过,任何成绩也不会做出来了。

可是,斯蒂芬·霍金却有着足以令全世界震惊的意志力。他绝不放弃已经开始的理论物理学的研究。他说:“幸亏我当初选择了理论物理,而没有选择实验物理,好像当初我就有了某种预感。不管怎么说,我很幸运,即使我全身不能动了,我仍然会继续我的研究。因为我的研究仅仅需要大脑,这就足够了。”

是足够了吗?他怎样记笔记呢?他怎样在纸上演绎他的思维呢?对于这个缺憾,他找到了弥补的办法。他靠记忆。他把自己的记忆逼追得超常惊人。他思考出来的任何成果,都能超乎寻常地印在他的脑海中,任何时候想取出来,都丝毫不会走样,也不会遗漏。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科学家看着他说出来的一黑板像乐谱似的数学推导公式,异常惊叹地说:“神奇的霍金真像大作曲家莫扎特创作一整部交响乐一样,把整个宇宙都记在脑子里了!”

面对霍金的神奇记忆,有些人不理解。可是有的人说,这是可能的。没看见吗?当一个人失去视觉的时候,耳和手就灵活起来;当一个人失去双手的时候,脚就灵活起来。人类总会找到替代的办法。有些人找不到,是因为他不愿意找。

斯蒂芬·霍金的工作方法也与任何人都不一样。我们看见他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双目炯炯有神地凝视着远方,我们可别以为他是在休息,他正在工作。他的大脑里正在演绎着宇宙的神奇变化。一个一个结论和科学的发现就是这样思考出来并首先记忆在他的大脑中的。

他用这样的方式提出了宇宙爆炸、黑洞理论。他用这样的方式写出了他的惊世之作——《时空的大尺度结构》(1973年,与埃利斯合著)、《超空间和超引力》(1981年)、《初始的宇宙》(1983年),以及畅销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1988年)。他用这样的方式于1974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他用这样的方式成为爱因斯坦以来人类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他面前,全世界任何有成就的人都会感到惭愧。他们会齐声感叹说,如果发扬他的精神,成就一定会成番论倍地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