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人都能成功(智慧生存丛书)
2751000000112

第112章 管理要有制度

管理离不开制度。制度是什么?制度是企业组织中所有成员一切分工合作的基本规范,是成员在组织中的行为规范。任何成员的行为都要遵从企业的制度。制度是要大家来遵守的,所以,让人能够接受、容易遵守的才是好的制度。

如果说中国人最会定制度,不知道大家感觉如何?是否会同意我的观点呢?

我们现在满脑子都是“美国很先进”,其实未必。

美国有一条街叫做华尔街,全部是金融业、银行业。实际上,全世界最古老的第一条“华尔街”是在我们山西的平遥,那里的钱庄制度绝对不比现代金融制度差。我们现在想到的,他们当时就已经做到了,那些制度、办法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的。

中国从周朝开始就很会定制度。周公为什么了不起?因为他很会定制度,我们周边的国家差不多都是学我们的。问题是,管理一定要制度化,但是仅仅制度化绝对不是好的管理,因为制度会把人搞得很僵化。

我们的国有企业为什么搞不好?不是人不行,而是制度把它绑死了。所以,如果我们谈到制度,常常有来自两个方面的声音:民营企业会觉得没有制度很糟糕,但是国有企业觉得制度会使它们动弹不得,制度是很僵化的。好不容易定了一套制度,环境变了,于是大家没法适应。

所以,为什么法令定了以后,我们总是觉得它不合时宜?就是因为整个世界在变,整个社会在变,整个环境都在变,法令却还是在三五年前定的那一套,如此,怎么可以规划现在?

可是,法令常常变,朝令夕改,弄得大家根本无所适从,这也是个很大的矛盾。

受西方的影响,很多年轻人告诉我,一家公司只要把制度定得很完善,然后很彻底地执行,大家都很重视执行力度,那就很好了。我认为,毫无经验的人才会讲这样的话!

我们很少有人敢照制度去做,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常常讲,制度定得很规范,不是不执行,而是不敢执行。例如,在我们的制度中,每一个领导都有权力开除员工。可是每个领导都抱怨说,自己没有开除员工的权力。那是因为他不敢用这个权力,一旦使用肯定后患无穷。

制度规定:上班时间不能看书报杂志,否则就要罚1000元人民币。制度定得够清楚、够严格吧?假如今天你当这个经理。部门里面有一个人上班时间就是看书报杂志,而且高高地举着看。你就不敢抓他。

大多数中国人自己会衡量,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敢公开看吗?不敢。我们是能屈能伸的:没有什么优势可用的时候就埋头苦干,就很听话;当有贡献、背景很好的时候,当有“两把刷子”的时候,就耍大牌,量你也不敢把我怎么样!而事实上我们也真的不敢把他怎么样。

但是,作为领导,一定要想办法做点儿事情,此风不可长,否则以后其他人你还能管吗——你管不了他,你就管不了别人!

道理非常正确。可是只要一处理,你就完了。有些中国人则必须要想一想:这个人我动得了动不了?动不了我也要动啊。不然我没有尊严了。

他们常常会叫别人去“看看他在干什么”——你看得那么清楚。还叫别人去看,是因为你要把责任推给他。如果你一下子抓住当事人,把他报上去,他一定会否认:“他栽赃我,他冤枉我,他想借机会整我,百口莫辩,百口莫辩啊!”

所以,有些人明明看到违规的事情,他一定先拐个弯,让别人去“看他在于什么”——这个人将来就是证人。

被要求去看的人,警觉性很高,他也知道,经理明明看到了有人上班看杂志,于是,他就再叫另外一个人:“哎,你离他比较近,你去看看。”

为什么我们总是推、拖、拉呢?因为这样一来,证人就会有好几个。

但是,这样做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如果那个违规的人是老板的红人,你敢动他吗?你动他就是不给老板面子,老板虽然会很严厉地处理这件事,但从此老板会跟你产生很大的隔阂。

合理的制度,合理地执行

同样是违法、同样是没有遵守规定,中国人会有两种处理方法,一阴一阳,一种是抓,一种是不抓。不抓,有不抓的做法;抓,有抓的做法。

那么,抓怎么做,不抓又该怎么做呢?遇到了这种情况,主管、经理应该怎么处理呢?

所谓抓,就是找到很多证人,然后叫当事人自己来说在干什么,自己写报告。老板经常说“做了什么你自己心里最清楚”,就是这个道理。报告写完给证人看,大家都认定,而作为管理者的你却一句话也没说,这个无为有很大的作用。

不抓,就更妙了:经理赶快拿一本杂志去,站在看杂志的人面前:“哎,你在看什么杂志啊?一定会有很精彩的内容,你才会这个时候看。哎,我这本也有很精彩的啊。”然后,就把他另一本拿来,跟自己手中这本卷在一起,大声说:“两本都带回去看啊,免得人家误会你上班看杂志。”

说你没有处理吗?你处理掉了;说你处理了吗?你没有处理呀。上面一定对你非常满意,因为他知道你是会做事情的:给员工和老板都留了面子,也给自己留了退路。

很多员工一辈子在基层,他们常说,所有一切都要依法办理。坦率地讲,如果一切依法办理办得通的话,干部就可以统统被裁撤掉了。因为依法可以办理的事情,基层都办完了,要干部干什么呢干部没事干了某公司需要干部,就是因为基层依法办事行不通,干部如果还要依法办理,我看这个干部还是干脆不要当了。

进门要用识别卡。你有识别卡,门口警卫就让你进去;如果没有识别卡,有身份证,警卫也会让你进去。基层的作用就在于警卫把事情处理掉了。

如果有一个人,既没有识别卡,也没有身份证,就要闯进门,警卫就要赶快叫干部。

干部怎么依法处理?他不可能依法处理。当干部的,如果满脑子都是依法处理,就不是一个好干部——不够格。

制度只能管例行,没法管例外。但是,中国是例外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嘴上讲“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实际你一看曹操就明白了:

曹操带兵出去打仗的时候,看到麦田里的麦子长势很好,于是下令:大家注意,不要踩踏麦田,哪一个人踩踏麦田,斩!刚刚讲完,他的马(也就是他自己)就踩倒一大片麦苗。怎么办?当时曹操就拿起刀来,所有的人都跪下去求情:“千万不可以。”曹操坚持认为,自己发布的命令,一定要遵照。大家又赶紧求情:“绝对不行!绝对不行!”那怎么办呢?于是曹操“割发代首”。

这叫变通,至于合不合理,大家衡量。如果曹操将自己也执行斩首,那还打什么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