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梦幻人生
2653200000039

第39章 心无二用

先前雪梅觉得她和卓为的相遇和相识完全是一种偶然,极少的一两次信件往来也仅是一般同志之间的正常交往,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因此自己就没怎么在意此事,直到乡亲们近几天总在她身边唠唠叨叨,她才警觉起来。她想,这要是真传到父亲的耳朵里,那就非同小可了。那她这书还怎么读,学还怎么上啊?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要毕业考试了,为确保圆满完成小学学业,升入初中,她认为对此事不能听之任之。她要正视现实,抓住放农忙假的这几个夜晚好好思考思考。

夜晚,雪梅躺在床上仔细回想与卓为的交往:两次见面的粗浅交谈和三次书信往来的简短内容中,从未涉及到男女之间的****和个人问题。言语纯洁朴实,行为端庄检点,既无矫揉造作,也无污言秽语,这足以说明她和卓为的认识和交往是极为普通的朋友之间的正常交往,大可不必因一些不辨真伪的人胡言乱语就忧心忡忡。

和卓为认识以来,最让梅子感动的是卓为赠给她的那句至理名言——“有志者事竟成”,这成为她在十字路口徘徊未决的导航,照亮了她奋勇前进的方向。继而是在通信中,卓为充分表达了他对雪梅的渴望与追求的理解,为她的失学感到遗憾和惋惜。他还为她的复学而欢欣鼓舞,字里行间全是支持、赞同与勉励。

雪梅觉得,承蒙老天眷顾,让她无意中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能理解她的想法,能鼓励她继续努力。她真的不愿意,也没有任何理由要斩断这份纯洁的友谊,更不可能,也不应该去伤害一个诚挚纯朴的好人。因此,她暗下决心,要让这难能可贵的友情继续维持下去,既不伤害别人的自尊,也有助于自己专心致志地学习。

雪梅提醒自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谨言慎行,把握分寸,让他们之间的往来,仅局限于一般同志间的纯正友谊范围。

农忙假结束,该返校了,雪梅在返校途中先去拜祭了母亲。她提着香蜡纸烛和挂钱,还有肉和斋饭,快步如飞地往林家老坟山方向奔去。

五个年头了,雪梅来此地二十多次,每次都是悲痛欲绝而来,痛不欲生而归,从未有过平静的心情。

雪梅悲戚地按风俗习惯给母亲叩头、供饭、挂纸、焚香点烛、烧纸。她把带去的香蜡钱纸全部烧掉,心里默默对母亲说:这其中有外婆的一份,烦母亲抽空给外婆送去。她也在旁边的坟前叩了头,烧了纸,求他们多多关照可怜的母亲。

陡然间,她产生了一种幻觉,看见外婆和母亲出现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她非但无恐惧之感,反而觉得这是真实的,她实在是太想她们了,毫不犹豫地朝她们飞奔过去。一块大青石绊了她一下,她急忙爬了起来,往前眺望,除了荒山野岭,什么也看不见,一个人影也没有。

雪梅眼里噙着泪水,使劲地捶了一下脑门,喃喃自语:“我真傻真笨,天底下哪有这种称心如意的事!我真是白日做梦呀!”

眼看着夜幕快笼罩山野,她匆匆忙忙地赶回小镇,这学期,中心校开始实施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并贯彻《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除语文、算术课程外,还开设体育、音乐、图画教育课,随后又增设了手工劳动课和自然综合技术课,五、六年级还增加了地理课。

雪梅对自己的各方面都冷静地做了客观分析,她清楚自己未受过一至三年级的基础教育,因此丝毫不能懈怠,要比其他同学更努力、更勤奋。从年龄上讲,自己是名副其实的超龄生,比不得那些适龄儿童,学不好还能留级,只有奋起直追才是唯一的出路。而客观上,外界的干扰和家庭琐事也是影响自己专心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身为青年团员、学生会主席和班、团干部,雪梅必须在同学中起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这势必要占据一定的学习时间,把握不好,就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即将来临的毕业考试。

主客观因素都分析了,雪梅非常清楚,要克服这些困难,排除一切障碍,变不利为有利,就必须付出最大的努力,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心无二用地投入学习。

她理解自己所肩负着班、团及学生会工作,是组织和学校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对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她不能辜负众望,不能错过培育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她想,万一升学考试失败,就只有从事社会工作。要真如此,现在能在学校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负责一些课外的工作,在实践中磨炼一下,积累点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也是一件大有好处的事。因此,她对组织上安排的工作总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完成。由于工作干得出色,她还被评为优秀青年团员、优秀团干部以及五好学生干部。

社会活动越多,雪梅对各门功课抓得越紧。她深知,身为班、团干部,不带头搞好学习,不以身作则,是难以服众的。为使学习、工作两不误,她把所有的星期日和课间休息都用上了。若遇作业过多或碰到难题时,就通宵达旦,完成为止。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当时的小学生中是很难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