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战国物语
2609700000015

第15章 翟璜再谏名将 乐羊大战犬子

赵烈侯闻知中山武公率大军向邯郸进发,大惊失色,急召群臣议事。

公孙连奏曰:“不如求救与魏。”

牛畜上前曰:“不可,此计虽能退中山之兵,魏文侯非等闲之辈,必趁火打劫也。”

群臣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赵烈侯左右为难,决定起倾国之兵与中山国一决死战。

忽报魏使至,赵烈侯请入。使者翟璜施礼毕,上奏曰:“昔日赵、魏先君本同属晋国大夫,后三家合力于阳晋水淹智伯瑶,而后共分其地,三家休戚相关不言而喻。今予君闻君侯出师不利,魏(文)侯特派予为使欲同与君侯共伐中山国,彼此团结互帮互助,以慰先君之灵哉。”

赵烈侯居王座,踌躇满志。

一人出班谓翟璜曰:“吾闻韩(景)侯派使者携千金至贵国,请魏侯起兵伐宋;今魏侯不爱千金,意欲何为?”

一刹那,群臣皆齐刷刷地抬头盯着翟璜看,赵烈侯亦然。

“哈哈,赵国果然人才辈出,请问先生姓名?”

“吾姓徐名越。”

翟璜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先生乃智士也,岂不闻皮之不附,毛将存焉!”

翟璜说罢,即拜退。群臣错愕,不明所以。赵烈侯急忙闻徐越,徐越整理好面容,方欲对答,忽牛畜出班曰:“魏侯要君侯以智地作为攻打中山的回报啊。”

倏忽之间,王廷上下惊叹。赵烈侯恍然大悟:“依卿之意,若何?”

公仲连曰:“可联合魏共击之,这样就减少了我国的压力。”

牛畜曰:“可不必理会魏国,与中山一决胜负。”

赵烈侯不能决,廷下一片岑寂。大臣赵利奏曰:“可联合魏国。”

赵烈侯曰:“试言之。”

赵利曰:“魏国攻打中山国,君侯大可偃旗息鼓,坐观胜败。如果魏国不能获胜,必定消耗重大,致使国力衰弱。假如魏国消灭了中山国,但因为我国位居中间,魏侯也无法长久保留中山的土地,唯君图之。”

听了这番话后,赵烈侯大喜而起,于是答应借道给魏军,坐收渔人之利。

翟璜出使回国后,准备入朝见魏文侯。

忽一人从背后叫道:“先生留步。”

翟璜转身视之,乃乐羊(据史记载为燕名将乐毅之先祖)也,现为翟璜门客。

乐羊曰:“某闻君侯欲伐中山,先生观某若何?”

翟璜想在集市上不宜谈论国家大事,遂与乐羊入府邸。分宾主坐定,翟璜品茗,并不提魏文侯欲图中山之事。

乐羊胡乱地喝了几口茶后,见翟璜不发一言,便问道:“先生岂无意乎?”

翟璜沉吟良久,对曰:“汝子现为中山武公麾下大将,助中山武公大败荀欣于代郡,赵国上下震动,若汝请缨,岂不父子相残耶?”

乐羊伏拜于席,言辞肯切:“昔者某子杀先生之子,蒙先生宽宏大量,不予计较,今君侯有意,某当上报君王,下报先生,以慰先生之子。”

“汝不后悔耶?”半晌,翟璜方道。

乐羊稽首为礼,义正严辞:“大丈夫一言既出,决不后悔!”

翌日,魏文侯闻赵烈侯答应了借到的要求,大聚文武百官商议。

“寡人欲图中山已久,今赵烈侯已允,不知哪路大将愿替寡人率军伐中山国。”

魏成子乃前曰:“吴起用兵如神,君侯可遣之。”

魏文侯对曰:“吴起坐镇西河,已属重任,稍有不慎,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吴起自被魏文侯任命为西河郡守之后,子夏应魏文侯肯请往西河坐镇,吴起向子夏学习儒术。

吴起在西河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规定凡是能够身着全副甲胄,执十二石之弩,背负箭矢五十枝,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租税。魏武卒经过吴起的严格训练,成为魏国的精锐之师。

不仅如此,还以士兵在考核中的表现,将之编入各种不同作用的战术分队,例如惯于近战的编为一队,擅长设箭的编为一队,善于攀爬的编为一队。

临战时,将各个战术分队按需要的不同临时搭配使用。吴起把魏国的军队改造成“居有礼,动有威,进不可档,退不可追”的无敌劲旅。

王廷之上,无人应声。魏文侯环顾廷下文武百官,见翟璜心不在焉,便唤翟璜问之。

翟璜闻声出班,权衡再三,奏曰:“君侯想谋取中山的话,臣推荐中山人乐羊。”

此语一次,如天崩地裂,魏国文武群臣皆议论纷纷,强烈反对,认为让乐羊带兵一定会投降。

“百官如此,卿亦然焉?”魏文侯正襟危坐。

翟璜拜伏于廷,泰然自若:“亦然,臣肯请以全家保之。”

“既如此,乐羊为人若何?”

“将才也。”

“乐羊何在?”

“现为臣下门客。”

“卿真乃贤臣也!”

翟璜拜谢。